“逐利的危机”无法用逐利来解决——浅谈私有制危机的本质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私有制为主的社会里,至今未变。当今社会,世界仍是以私有制市场经济为主导的。

私有制的特征就是:

生产资料私有,形成“资本”;“资本”是私有制社会的主要分配依据;资本以“逐利”为首要目标;资本之间是“竞争”关系。

资本逐利,甚至不惜以竞争来压迫人们逐利,但是财富的生成,尤其是利润的生产,在源头上却不是人类可以控制的。

这是因为,人不是天生会劳动的,是正确的方法把人类活动变为劳动,然后指导劳动加工自然物形成财富。所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决定着劳动的种类、数量、质量和效率。由此,科技创新的起伏变化决定了人类财富的起伏变化,特别是“利润”的起伏变化。

由于科技创新非常依赖“灵感”,而灵感是人类控制不了的,所以在源头上,人类控制不了财富的生产,尤其是利润的产生。换言之,就是人类控制不了经济周期。

当灵感减少,科技创新乏力后,经济就会进入增速下滑,利润减少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人类通过主观努力无法逃离也无法改变的。即便增加人力、物力的投资,也不确定它能在何时结束。也就是不知道何时能有足以扭转经济趋势的重大科技创新出现。而这导致了私有制社会的严重危机。

原因是,私有制社会是“逐利”的。它以“资本”为主要依据去追逐利润和分配财富。当资方越来越无法从新增财富中获利后,就会转向从别人的损失中获利,展开“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的输家一定是劳动者和普通百姓。因为,私有制社会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把人群分成了“资方”和“非资方”。前者占据分配优势,后者居于分配劣势。“非资方”主要就是劳动者和普通百姓。私有制社会里,贫富分化从来都是资方富有,普通百姓贫困,很少反例。这就是以“资本依据”为主要分配依据的结果。

所以,一旦经济周期无可逃避地进入“增速下滑周期”后,利润减少的趋势就会用“竞争”把资方从致富能手变为逐利恶魔。致富带头人变成“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就是这么来的。

而这么做的后果是,劳动者的财富减少,“劳动力再生产”无法顺利完成。

这在古代就是,气候变化导致粮食减产,利润减少,但是地租负担不变。于是,佃农负担加重,而地主(资方)依旧享受生活,甚至多子多福。这一方面降低了劳动力的休养生息,一方面维持甚至扩大了不劳而获群体的数量。劳动群体逐渐不堪重负,开始卖儿卖女,减少生育,不再能够完成自身和下一代的“劳动力再生产”,还要去维持不劳而获的规模。由此,民不聊生导致生产力滑坡,最后经济恶化,社会动乱。

有地农民在此时则容易陷入债务危机,变为失地农民,掉入土地兼并的泥潭,从此成为佃农或流民,继而变成不安定因素,成为造反的力量。

这就是“不劳而获”即使不变,其后果也会被“变化的经济周期”放大的现象。更何况“竞争”还会迫使资方趁人之危,落井下石,在经济下滑期扩大自己的资本。这更是让经济和社会形势雪上加霜,走向“王朝周期律”。

在现代社会,气候对经济的影响降低,但是科技创新若放缓,经济增速还是会下降,利润也减少。此时,资方在竞争机制中必须继续追逐利润,展开零和博弈,从劳动者和老百姓的损失中获利。方法就是“直接剥削”和“间接剥削”。

“直接剥削”就是“内卷”。不能从科技创新中获利,就转为向劳动者的体力和休息时间要利润。加班加点不加薪,降劳保,降福利……这就是变相降低“劳动力价格”,拿走劳动者的财富,降低他们的消费力,使他们无法正常进行“劳动力再生产”。

“间接剥削”就是逆势扩大货币供给。经济越下滑,货币供给越多。不断用新增货币制造“货币贬值”。贬值部分被转移到新增货币中,投入市场,制造“利润”。这其实是把人们的储蓄财富强取出来,放入市场,然后按照市场里有利于资方的分配规则去分配。最后实现财富从普通百姓向资方的转移,增加资方的利润。

在实际生活中,经济增速下滑最先导致资方“减薪裁员”。“减薪裁员”之后就是加班加点不加薪等“内卷”现象。这个现象一边减少劳动者的收入,一边减少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消费时间,造成消费低迷,引起产能过剩。这迫使资方又以减薪裁员来应对,继续扩大消费低迷和产能过剩,然后再减薪裁员,形成恶性循环,破坏经济循环,把经济推向危机。这就是直接剥削的危害。

为了避免直接剥削的危害,也由于“内卷”有体力上的极限,私有制经济想出了用“间接剥削”来弥补的解决办法,通过“增加货币”来强取普通百姓的储蓄财富,填补市场对利润的需求。这样,劳动者的工资可以不减少,就业可以不下降,而资方还能有利润。换言之,这就是让劳动者用自己的储蓄给自己发工资,然后给资方白干。

可是,劳动者的储蓄是有限的,而资方对利润的索取是无限的。因此,只要经济趋势不变,还在创新乏力,利润减少的时期里,那么“间接剥削”最后还是会恶化普通百姓的财务状况,使他们不得不减少消费,引起产能过剩,迫使资方减薪裁员,毁坏经济循环,催生恶性循环,直至引爆经济危机。

这就是古代和现代,私有制社会在经济增速下行期,因为逐利,通过错误的财富分配,损害“劳动力再生产”,最终破坏生产,毁掉经济,上演“周期律危机”的过程。

市场经济的危机,乃至整个私有制历史的危机,核心就是——利润危机。

利润的产生在源头上不受人类控制,所以坚持逐利的私有制制度必然导致危机。因为,创新是有起伏的,经济也是起伏的,历史迟早要进入利润下滑的周期。这是人类控制不了的。由此,坚持逐利必然导致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危机。

换言之,就是题目里说的——逐利的危机无法用逐利来解决。

坚持私有制就是坚持“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去逐利。这肯定会伤害财富生产的主力军——劳动者和创新者。他们的贫困化会使“劳动力再生产”和“创新力再生产”难以完成,表现为消费和生育的恶化。接着就是经济循环和实体生产的崩溃。最后就是经济与社会的崩溃。

因此,财富的生产,利润的生产若不能改善,要想解决问题就只能从“财富分配”入手。

即,“逐利”带来的危机必须用“非逐利”来解决。“非逐利的经济模式”取而代之后,财富分配将有利于劳动者和创新者,帮助他们完成“再生产”,从而解除经济危机。

毕竟,科技创新是乏力而非倒退。创新乏力只是经济增速下滑,财富“增量”减少,不是财富“总量”减少。生产生活完全有条件保持在历史最好水平上,不会有危机发生。

参考文章:

《百年变局的经济、历史和哲学内涵》

《“内债不是债”错在哪里?》

《关于“财富的本质是能量”的政治经济学含义》

《“看不见的手”到底是什么?》 

《如何理解宏观经济中的“公平”概念》

2024.09.28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