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肥东县半年多时间已经地震4次,而且都是同一位置,为什么会这样?

@无边桃炎:

刚才合肥地震,去问候合肥的朋友,他跟我说全楼的人都跑了出来,而且他在考虑搬家的事。我问为什么,因为他才买了新房不久。他说今年合肥已经地震了四次了,而且都在合肥市的肥东县。我一查,还真是……

500

500

500

500

500

从几次地震发生的位置来看,地震均发生在郯庐断裂带上。

9月14日,合肥肥东县发生地震后,上观新闻报道:

对于今年以来肥东县已发生几次有感地震,安徽省地震局合肥地震监测中心站副站长陆栋梁告诉记者,考虑到肥东县处于郯庐断裂带附近,地震活动相对较多,“这个频次比往年多但也并非特别密集。”陆栋梁表示,自今年224日肥东发生3.5级地震后就已加强监测力量,“在震中附近架设了3个流动台站,并一直保留到现在。”

以下内容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教授吕洪波:

500

郯庐断裂是中国东部一条巨大的岩石圈断裂,向南西至少到达湖北境内的长江沿岸(有人认为经江西向南延伸至广东境内),向北东方向经安徽省的潜山、巢湖、庐江,经江苏省的泗洪、宿迁,山东省郯城、沂水、潍坊,穿过渤海和东北三省而进入俄罗斯远东地区。断裂带整体呈一条缓S形状(即:在中段呈NNE向,而在南北两端呈NE向延伸),总体长度超过3500km,在中国境内逾2400km。从卫星图片上可以看出,断裂带在西南端汇合成一个带,而向北北东逐渐分开成两条近平行的大断裂带,而且呈宽度加大趋势。郯庐断裂带的宽度从十几至上百千米不等,大断裂带本身又由一系列近乎平行的断裂组成,在地形上构成明显的地堑或不同岩性对接的地貌景观。

郯庐断裂带的深度超过100km,因此为深切岩石圈的深大断裂(万天丰,1996)。

郯庐断裂带总体上为一条典型的走滑断裂带,将中国南北两大板块之间的碰撞带(秦岭—大别造山带,苏鲁造山带)左行错开,但在不同阶段,其活动性质和强度都有差别。

郯庐断裂带的活动历史悠久,有人认为起始于两亿多年的三叠纪(万天丰,1996),但也有人认为早到10多亿年前的中新元古代。其最主要的活跃期为中生代:三叠纪至白垩纪的大规模左行走滑,而近现代则主要受到来自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

郯庐断裂带是长期活动的断裂带,而且今天仍在活动,而每次明显的活动都会引发强烈地震,对地表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留下很多地震遗迹。其中1668年7月25日发生的郯城8.5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人类记载的最强烈的地震。

郯城麦坡遗址展示的是郯庐断裂带内的一条断裂,也是多次地震所留下的活动痕迹,断层面直立,走向为N15oE,表现为:东侧的深紫色砂岩与西侧的粉红色松散沉积层直接接触,宛若两块不同颜色的蛋糕贴在一起,极为壮观。

郯庐断裂带的历史非常复杂,人类还远没有认识清楚,即使是上述简单的故事都有不同的版本。我在叙述中既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加入了自己近年来的思考。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而很多问题则需要在今后的不断探索中寻找答案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