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5、60、17000 | 科技史

23与25

25年前的今天(1999年9月18日),“两弹一星”科技专家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进行。

曾参与“两弹一星”工程的科技专家们,在这里共同接受共和国给予的表彰。

500

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23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500

60

20世纪50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核威胁和核讹诈,党中央毅然作出发展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战略决策。

500

▲1954年12月,钱三强(右一)陪同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右二)、党组书记张劲夫(左三)、副院长李四光(左一)、竺可桢(左二)视察原子能楼时的合影

中国的科研人员仅用10年左右就创造了奇迹。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东风一号”研制成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500

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

500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500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7000

中国科学院在“两弹一星”研制工作中承担了一系列关键性科学和技术任务,其中包括理论分析、科学试验、方案设计、研制制造。

中国科学院投入40多个单位,全院2/3的科研人员17000余人参与其中,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历史性贡献。

“争气弹”“中国星”的背后,是包括中国科学院在内的无数科研人员,将汗水和热血洒在茫茫戈壁的结果。

为了完成神圣使命,他们有的“人间蒸发”二十余年,有的改名换姓默默工作。

500

▲左起: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亚、于敏

实际上,许多人早已在科学领域颇有建树,甚至蜚声国际。

彭桓武师从玻恩,已取得都柏林高等研究院职位

王淦昌发现超子反粒子,引起国际学术界轰动。

为了祖国,他们选择了一条隐姓埋名之路。

1960年,彭桓武参与两弹研究。

1961年,王淦昌受命秘密参与。

哪怕这条路艰苦千百倍,他们无悔。

500

▲何泽慧与钱三强

封存在仓库中的几十麻袋计算草稿,是邓稼先率领理论设计队伍艰苦攻关的记录。

当年他们最先进的运算工具,是两架每秒300次的“乌拉尔”计算机。

许多数据要靠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甚至是算盘。

就是靠这些近乎原始的工具,他们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邓稼先临终之际,仍牵挂我国科技发展事业。他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500

▲邓稼先

郭永怀在美国留学时始终拒绝参加机密工作。

而在祖国需要时,他义无反顾投身到原子弹研制工程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因飞机失事牺牲。

500

▲郭永怀(左)在实验室

1999年3月,张劲夫同志回忆“两弹一星”研制任务,并撰写文章《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

4月27日,党中央领导致电张劲夫,感怀艰苦条件下科研工作者的辛苦工作。

5月5日,新华社发布《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

带人们回忆中国科学院在承接“两弹一星”工程时的峥嵘岁月。

500

历史永远会铭记这些将青春献给祖国,默默奉献在科研岗位上的人。

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技专家:

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上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500

▲“两弹一星”先进群体 新华社发

其中有21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17位曾在中国科学院工作。

他们的智慧和辛勤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

参加这份事业的时候,他们平均年龄是30多岁。

他们每个人都已准备好奉献自己的一生,他们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祖国科研事业。

在研究院所中,在戈壁滩上,还有许多人在默默无闻的岗位上,为“两弹一星”工程奉献一生。

在完成了保密任务后,许多人转身投入到相关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

500

▲钱三强勾画的核科学技术机构沿革图

如今,中国科学院已发展成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以任务带学科,从“两弹一星”工程开始,我国逐渐建立起完善的科学体制

现代中国的科学事业就此发轫。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