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旅融合」精神用好用足「东亚文化之都」名牌效应

  第十五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于昨日在日本京都举行。作为会议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举行了二零二五年「东亚文化之都」的授牌仪式,由三国文化部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政、日本文部科学大臣盛山正仁、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第一次官龙昊声,分别向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湖州市、韩国安城市及日本鐮仓市的代表授牌。由此,中国澳门正式当选二零二五年「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增添一张亮丽的「金名片」。

  代表澳门特区政府接受颁授「东亚文化之都」名牌的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在致辞时表示,二零二五年「东亚文化之都」的殊荣,是对澳门在城市文化建设工作的肯定,澳门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与贸易枢纽,在东亚文化交流上,一直担当重要角色,将持续发挥中西文化荟萃、国际交流广泛的优势,藉「东亚文化之都」的城市创建,进一步助力和深化中日韩的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为开拓亚洲文明对话作出贡献。

  据了解,澳门特区政府将趁着荣获二零二五年「东亚文化之都」名衔的东风,进一步发挥澳门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优势,加强国际人文艺术交流,并以「东西汇流亚洲融和」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涵盖大型文化博览、国际会议、非遗展演,以及文化、体育和旅游盛事等的活动年计划。同时,进一步拓展城市文化内涵,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设施建设,深化澳门作为「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角色,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按照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的机制,明年度的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极有可能会在获选当年度「东亚文化之都」的澳门举行。而据报导,国家文化与旅游部办公厅已经于本月五日发出二零二六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与评选工作的通知,请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做好本地区二零二六年「东亚文化之都」的申报工作,于今年十月二十八日之前向国家文旅部报送申报城市材料。具体要求参考《二零二六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验收、认定及管理实施办法》及《二零二六年「东亚文化之都」评分导则》。按照相关惯例,将于明年九月间举行的第十六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将会向获批评选为二零二零年「东亚文化之都」的中日韩城市颁授名牌。如果这个会议果然是在澳门举行的话,由在刚获得颁授「东亚文化之都」的澳门所举行的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又向新一年度荣获「东亚文化之都」的城市颁授名牌,就体现了循环不息、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的精神。当然,更是折射了澳门特区在扩大东亚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注意到,今次随同欧阳瑜司长前往日本东京出席第十五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及二零二五年「东亚文化之都」授牌仪式的官员,除了是「例牌」的及曾经参加二零二五年「东亚文化之都」终审活动的文化局局长梁惠敏之外,还有旅游局局长文绮华。此显示,澳门特区政府已经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文旅融合」论述,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度融合发展」。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文旅融合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实际上,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旅的需求日益增长,现在的文旅活动已不再是少数人的出行观光,而是大众的休闲活动。同时,人们对于文旅融合也有了更迫切的需求。在此情势下,文化就是旅游资源的重要来源,通过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和旅游活动内容,壮大旅游业的规模体量。因而「以文塑旅」高度概括了文化建设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支撑功能,而「以旅彰文」则突出强调了旅游发展对于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做好「以文塑旅」,才能实现「以旅彰文」,反之亦如此。促进文化和旅游优势互补。

  「以文塑旅」,就必须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推动融合发展。一是旅游与文化元素相融合,结合地方文化资源禀赋,深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艺术文化尤其是「澳门历史城区」等文化内涵,根据旅游开发对象特色,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载体。二是旅游与公共文化设施融合,推动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进旅游街区、景区、公园、游园等旅游场所,开展文化便民惠民、文化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增加旅游活动空间的文化属性。三是旅游与公共文化服务相融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美术展览、艺术表演、读书活动、公益讲座等公共文化活动引进旅游活动空间,提升旅游场所的文化氛围。四是旅游与文化产品相结合,大力开发旅游演艺、主题公园等文化旅游产品。将文化创意融入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品位和内涵。

  「以旅彰文」,就必须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推动融合发展。一是加强文化设施场所的旅游开发利用,提升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旅游功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发各种专项旅游产品,增加公共文化空间的旅游属性,加强文物的保护开发利用,在充分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对文物进行旅游利用开发,活化文物资源,形成一批公共性文化景观。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的旅游开发利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结合地域特色,进行非物质文化展示、非物质文化技艺演示、非物质文化体验等旅游活动开发,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旅游旅游。四是加强文化艺术活动的旅游开发,以地方文化艺术地标、大型演唱会等精品为旅游吸引物。

  「文旅融合」,这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一环,应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积极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中所揭示的「旅游+」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消淡博彩业对澳门旅游业以至整体经济的重要性,并让内外游客感受到「澳门历史城区」的文化沉淀,进一步强化澳门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定位,并增强游客们在澳门旅游的获得感。

  本来,从澳门回归祖国的那一天起,特区政府就有了「文旅融合」的「朦胧感觉」,将旅游局纳入社会文化司管理。但后来却以旅游业务实质上是专指博彩业与经济财政范畴密切相关为由,将旅游局划归经济财政司管理。其实,这正是暴露了特区政府对澳门经济财政过于依赖博彩业的心态,也与从中央到对方,以至是香港特区,在政府体制上是将文化和旅游「捆绑」在一起,如中央的文化和旅游部,地方的文旅厅(局),香港特区的文化旅游局,背道而驰。

  希望岑浩辉在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为第六任行政长官后,在「组阁」时,将此「历史颠倒」的情况,再颠倒过来,「校正回归」,将旅游局重归社会文化司。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