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瞭望一号,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中国新一代航天测量船“瞭望一号”,在网上火了有一段时间了,整个八月份军迷们都对这艘新船议论纷纷,各种图片也都上了网,当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因素,咱们不方便多说,但倒是可以管中窥豹——从航天测量船的任务,航天测量船任务所需要的装舰设备,来看一看“瞭望一号”到底执行的是什么任务,为什么会起了这样一个奇特的“瞭望”的新名字、而不是沿用“远望”的旧名号。

500

一、航天测量船,到底是干吗的?

航天测量船,顾名思义,是用于对各弧段航天器、临近空间飞行器等进行遥测遥控的船舶,航天器在发射、在轨运行、再入段,需时刻和地面测控站保持联系,以进行在轨状态掌握,轨道测量,控制指令上传,遥测信号下传等工作,但是,由于大地弧度因素,单一地面测控站无法对在轨航天器全航段进行测量,因此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设置多个测控站,进行接力测量,而在大西洋,太平洋等宽广海域,存在着数千千米的陆地空白区,或者由于政治因素无法在某地设立航天测控站,在此情况下,航天测量船就应运而生,在航天测量工作中,主要承担补盲工作。

因此,从航天测量船承担的任务来看,主要承担的往往都是合作型航天器的测控任务,所谓的合作型航天器,就是航天器初始状态确定,航天器和测量船之间可以建立稳定通讯信道的航天器,在航天器发射入轨时,航天测量船即可通过发射报告,得知航天器的初始轨道位置,速度矢量,航天器和地心间距离等运动参数,根据初始运动参数,建立航天器和测量船之间的窄波束通讯信道,信道建立的方式类似于民航的应答机,在实施测控任务时,利用航天测量船上的统一测控系统向航天器发信,航天器收信后编码转发,根据收发时间,天线方位角和仰角等数据,航天测量船即可测得航天器的运动状态,天地距离和位置了。

航天测量船的核心设备,是安装在测量船上的多波段统一测控系统,一般一艘航天测量船会同时安装多种波段的统一测控系统,比如C波段,S波段和X波段测控系统,不同波段的测控系统适合承担不同类型的测控工作,如近地测控,如中继通讯,如深空测控,同时,为了协助捕获和确认航天器状态,航天测量船还往往会安装一部光学测量系统,光学测量系统由一套大孔径的光学跟踪仪器组成,可以根据报知的轨道参数进行巡天作业,对航天器的在轨状态在可见光波段进行跟踪拍照,多波段测控系统协同工作,完成航天测控任务。

500

所以从典型的航天测量船的外观特征来看,在航天测量船的顶端,往往都会安装有多部大型类似于射电望远镜的抛物面天线,这就是用于对航天器进行测量的统一测控系统,一般一部天线负责一个波段,三部天线分别负责C波段,S波段和X波段等,在工作甲板上,往往还会安装一台类似于天文台穹顶的半圆形结构,其顶部打开之后可以露出里面的光学测控设备,同时,在航天测量船上还会安装诸如卫通天线,长波通讯天线等设备,这就是典型航天测量船的特征。

在明确了航天测量船的外观特征后,“瞭望一号”上的诸多设备自然就得到合理的解释了,位于工作甲板上的三个“大球”,很明显应当是“瞭望一号”上的三部统一测控系统的天线罩,三个大球可能分别对应了C波段,X波段和S波段系统,位于大球中间的半圆形穹顶,则显然是“瞭望一号”的光学测控系统,里面应当安装有大孔径光学测控设备,有所不同的是,相比绝大多数航天测量船的统一测控系统使用的抛物面天线,“瞭望一号”的统一测控系统被用保护罩保护在内了,里面可能使用的是平面相控阵天线,以确保同时跟踪能力更强。

二、除了航天测量,还能干什么?

很显然,“瞭望一号”能做的不止是对航天器进行测量那么简单,毕竟,大家看的清清楚楚,除了位于船体舯部工作甲板上的三个大球,还有一部光学测控系统,瞭望一号真正的大头在烟囱后面呢,在“瞭望一号”的烟囱后方,安装有两部大型雷达天线,在之前的“远望”系列航天测量船上从来没有见过。

从这两部雷达天线的外观来看,有这样几个鲜明的特征,第一是面积巨大,根据估测,这两部雷达天线的横向长度在18米左右,纵向高度在15米左右,阵面孔径可以达到270平方米,即使去除一部分封装面积等等,有效孔径面积可能也不会低于240平方米;第二是雷达阵面呈现出弧形外观,弧形外观里面很显然安装有风冷或者液冷设备,意味着这部雷达的发射功率巨大,需要风冷/液冷降温确保雷达正常工作;第三是雷达的高低机、方向机极其粗壮,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这是两部重量非常大的雷达,很有可能单单天线重量就高达上百吨,因此需要巨大的高低机、方向机驱动,综上所述,这是两部功能强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作为对比,目前美国的“霍华德-洛伦岑”号导弹测量船,在舰体后方也安装有一套代号为CRJ的导弹雷达测量系统,这是一套双波段雷达,分别由诺-格公司和雷神公司研制,其中S波段雷达用于广域搜索,X波段雷达用于精密跟踪,两部雷达对弹道导弹的探测距离据称在5000千米以上;再比如同为大型相控阵雷达的美军AN/TPY-2型陆基X波段相控阵雷达,雷达阵面孔径在10平米左右,对于弹道导弹类目标却可以在1200千米左右发现,毫无疑问,安装在“瞭望一号”上的这两部大型雷达,对空间目标的探测能力,预计不会亚于“霍华德.洛伦岑”号测量船。

500

“瞭望一号”航天测量船,为何会安装这样两部功能强大的相控阵雷达呢?这就牵涉到“瞭望一号”的功能升级了,我们前面说,航天测量船承担的主要任务,是空间合作目标的监测和遥控,也就是使用窄波束对准目标,发射一组编码,空间飞行器收到编码后回复一组编码,从而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但是,还有一些飞行器,如果无法和它建立联系,我们和它联系,它也不回复,这怎么办呢?这就是另外一种空间飞行器,顾名思义,这就是空间非合作飞行器了,诸如一些太空垃圾,或者发射出去的固体火箭等等,这都是空间非合作飞行器。

空间合作飞行器,我们可以利用类似于应答机的原理跟它联系,那非合作飞行器怎么联系呢?这个时候,“瞭望一号”上的两部大型相控阵雷达就派上用场了,从这两部雷达的探测能力来看,可以看到近地轨道的目标不成问题,如果是X波段雷达的话,那么对近地轨道目标进行精密跟踪也不是太大的问题,这样的话,即使是非合作型的空间目标,我们无法通过应答的方式对其进行测量测控,还可以直接用相控阵雷达对其进行截获,使用X波段雷达直接测量其轨道数据,然后还可以配合使用光学设备对其进行跟踪拍摄,进一步弄清其外形和状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瞭望一号”是航天测量船,但是,它和传统的、主要对合作型空间目标进行测控,只能兼顾使用光学设备监控非合作型空间目标的航天测量船,完全不是一回事,它可以说是一种全能型的、合作型非合作型目标一把抓的航天测量船,堪称测控多面手。

三、从“远望”到“瞭望”,意味着什么?

所以,从一开始大家普遍认为新一代航天测量船应该叫“远望八号”,现在却被命名为“瞭望一号”,这就得到合理的解释了,之前的“远望”系列航天测量船,只能对合作型空间目标进行测控,且使用的是抛物面天线,测控能力有限,尽管发展了三代航天测量船,但是基本的系统架构没什么变化,但到了第四代航天测量船,我们不仅可以看我们自己的人造卫星,我们的航天飞船,我们的深空探测器了,我们更可以去看人家的空间非合作目标,而且一上来就用阵面如此巨大的巨型相控阵雷达去看人家的目标,这相当于是什么,相当于我们在海上可以“手搭凉棚而望”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的新测量船叫“瞭望”,一点毛病没有。

除了两部相控阵雷达加入了进来,其实根据现有的信息,“瞭望一号”航天测量船的新性能还真的不少,首先是完成了全系统的国产化,中国的航天测量船在一些关键的系统零部件上长期依赖于进口,一直到远望七号上,才在C波段统一测控系统的发射机上实现了国产化,而“瞭望一号”根据现有信息显示,从多波段测控系统的软硬件上,比如发射机,接收机,服务器,交换机,显示终端等,全部都实现了百分百国产化,任务系统使用国产“麒麟”操作系统开发任务软件,做到了自主可控,优化了系统运行效率,更是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500

而在全船伺服系统上,我们要对航天器的位置和运动要素进行测量,首先就必须明确本船的精确位置,或者说,明确每一个测量点位的精确位置,在之前的远望系列航天测量船上,我们安装的都是集中式的惯导平台,统一为各测控点位提供位置信息,但是,一艘航天测量船的长度达到200多米,各测控设备点位之间依然有数十米的误差,仅仅是这数十米的误差,照样会对测控精度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新一代航天测量船上,使用了分布式的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同时还增加了船体形变测量系统,每一个测控点位都可以得到最精确的航位数据,甚至还可以结合船体的形变进行误差修正,从而确保将测控精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总的来说,从“远望”系列到“瞭望”系列,意味着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又有了一件牧星利器,更是意味着,我们至此对于空间非合作型目标的观测、跟踪、监视工作有了全新的手段,可以在海上以机动的方式对此类目标进行观测和跟踪了,这在中国卫星和航天器的测控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大事,也证明了“瞭望一号”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让我们静静地等待“瞭望一号”真正加入中国卫星测控队伍的那一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