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个“散装国家”,它的凝聚力来自何方?

一直很奇怪,作为一个“散装国家”,印度这个国家凝聚力来自何方呢?将来会不会分崩离析呢?

一,印度在历史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从来就没有形成大一统国家。

我总觉得印度是个很奇怪的“国家”,它不像中国,2000多年虽然也有分裂时期,但始终是一个大一统国家。

印度历史上从来是一个有教无国的“国家”,或者说它就是一个有教无国的地区。

在英国殖民势力进入印度次大陆并强行将“印度”统合成一个国家之前,“印度”的社会和政治状态是多元且复杂的。这一时期,印度次大陆存在多个独立的王国、邦国和封建领地,数目竟达1000多个,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传统。

直到1947年印度独立。正式登记的居然仍有565个土邦和11个省份。

二,宗教也没有多大凝聚力

有人说印度这个国家是由宗教统合到一起的,它的核心凝聚力是印度教。但事实不是这样。

印度教是公元二世纪的时候开始逐渐形成的。

直到1877年英国女王兼任印度女皇,正式将印度纳入殖民地,直接统辖土邦地区。在近1600多年的历史中,印度教始终没能将印度次大陆统合成一个国家。

在世界上相同宗教信仰而分成不同国家的例子,比比皆是。虽然莫迪老仙一心想赋予印度教“国教”地位,但历史上在印度次大陆印度教从来就没有起到过核心凝聚力的作用。

三,没有主体民族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一定要有一个主体民族作为带头大哥。我们中国从华夏开始,华族——汉族一直是我们的主体民族,是我们这个国家形成并维持大一统格局的定海神针。

印度有100多个民族,却没有一个主体民族。

根据印度官方2001年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印度斯坦族”人口约为3亿,占印度人口总数的30%,是印度人数最多的“民族”。

但既使印度自己国内的学术界,对于“印度斯坦族”是不是一个“民族”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印度斯坦族”支系众多,主要包括阿里尔人、查特人、洛蒂人、马利人、卡迪贡比人、拉其普特人、查米达尔人,邦多人、科尔巴人、拜伽人、莫特拉人、恰布阿人、沙哈利埃人和高尔人等。其中高尔人再分出不少支系,如帕特人、牟里亚人、高亚人、波尔伽人、波罗坦人、波尔海亚人、拉吉衮德人、拉吉牟利亚人等。(观友们自己数数吧,我看着眼晕)

印度学术界认为“印度斯坦族”只是一个总的称谓。上述各色人等的存在,充分说明“印度斯坦族”的融合还没有达到高度统一的程度。

作为一个民族,所谓“印度斯坦族”跟中国的汉族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四,没有自己统一的语言文字

“书同文”在中国2000多年来形成大一统的历史格局,是一个不容置疑的核心因素。

但在印度却是一个笑话般的存在。印度民族众多,语言复杂,据有关资料统计,印度共有1652种语言。

印度刚独立建国时第一官方用语是英语,印地语是第二官方用语。对此政府觉得很没面子,准备用印地语取代英语,并规定了15年的过渡期。15年过渡期到了后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又延续,之后又延续,到现在官方自己也忘了曾经有过这种“期望”。

英语是印度最广泛的用语相当于中国的普通话。在印度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官方语言,除宪法规定的22种语言为联邦官方语言外,还规定英语为行政和司法用语。此外列入印度宪法的还有乌尔都语,泰米尔语、泰卢固语,那加语和米佐语,桑塔尔语、蒙达语,安达曼语等,居然有38种之多。

从2007年开始,在印度最著名的15所大学统一入学考试中,规定学生答题允许使用下列语言之一:英语、阿萨姆语、孟加拉语、古吉拉特语、印地语、马拉雅拉姆语、马拉地语、奥里亚语、旁遮普语、信德语、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和乌尔都语。(13种)

估计那怕判卷老师是语言大师,也得累个半死。

一个国家官用语如此之多,可以申请吉尼斯大全吗?

好了,不多说了,印度这个在历史上就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各种宗教杂处,没有主体民族,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靠殖民者武力捏合在一起的“散装国家”。在英国撤离之后居然能够维持下来,它的凝聚力是从何而来的呢?

现在由于美欧要与中国对抗,大力扶持印度。待将来水落石出,美欧败北,那么失去支持的印度会不会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