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病的能力都一样,手上的功夫却不同。连沈阳最好的医生都练不出来,何况基层了

【本文来自《基层医院有可能培养出顶级医生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大小叮当
  • 有种说法,医生是个熟练职业。必须见多识广,亲身经历的疑难偏门病例越多,经验积累越厚实丰富。基层医院医生的难处在于长期与常见病一般病症打交道。遇到骨折外伤,割个阑尾就是大手术了。偶遇一例疑难病患,十有八九人家也会转向中心大医院就诊。时间一长也就得过且过,没了精益求精了。没有机会上手锤炼,见都没见过,如何治疗,如何提高,结果就是越没经验越缺乏信任,越无以得到提高,只能咨询师门同行,患者能信任吗,等得起吗?而大医院凭借名气,周边的疑难病偏门病例托人靠友前来求医,医生们见多识广,你的忧心忡忡在人家那里不过是小菜一碟。你若是罕见病例,猜猜谁更心动感兴趣?说不定或有幸得到部分减免优惠呢。据报道,有些罕见病例,国外就有医疗研究中心主动承揽全部费用提供治疗的例子。拿你做实验研究或药物测试对象。各取所需。基层医生孤陋寡闻,有疑难病例也无法获得患者信任,抓不住。这也是无法培养出顶级医生的主要原因。

上半年跑北京看病。

本来在沈阳看,挂的是中华医学会辽宁分会该类病症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的号。病症的各种可能性说得很明确,治疗方法说得很明确,手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后继可能发生的状况说得很清晰,最后的结论是治愈的可能性只有一半,另一半的可能性是滋生的瘢痕组织会彻底抹除治疗效果,二次手术的效果只能更坏。

于是跑到北京,前面说法与沈阳一样,后续要陆续排除这个那个的,各种检查折腾了两个多月,最后进手术室半个小时,住了三天院。后续又去了几次检查,完活。

显然,诊病的能力都一样,手上的功夫不同。连沈阳最好的医生都练不出来,何况基层了。

大医院的不想躺平的大多数医生更感兴趣疑难病。我的一个近亲小腿得了一种不太常见的皮肤病,医大附院的皮肤科国内排名有过第五。第一次看病的教授给开了一堆外敷药,本院还没有。用了一段时间不见好,又换了一位每周只出诊两天的医生,结果立即收住院了。该医生还很高兴,发现我有灰指甲,主动给我加号开药。半个月后,近亲的病好了(病例上写蜂窝织炎,医生的说法不一样);两个月后,我的灰指甲也好了。亲戚去复查,医生拿出相机多角度照了几十张。

大医院内卷严重,疑难病能发有效文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