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一场关乎你我的重要转型

8月29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

过去10年,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全国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农村地区户用光伏规模达到1.2亿千瓦,每年可为农户增收110亿元,14亿人口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这组数据,来自《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该书1.9万字,阐述了中国的能源转型理念与实践,内容非常丰富。

500

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图源:新华社

能源转型,事关重大。

中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资源环境约束长期存在,而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能源需求仍将增长。应对这些挑战,发展清洁能源、推动能源转型是治本之策。

比如风电。在距张家口市区45公里的张北县,“张北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冬奥会期间,矗立于张北县、桨叶直径146米的风电机组,日均发电约2.45万度,可供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完成全部造雪量。

再如光伏发电。目前,中国正以库布其、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为重点,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无论风电还是光伏发电,都是推动主体能源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更替的重要举措。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4.41亿千瓦、6.09亿千瓦,合计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

能源供应转型能带来哪些好处?

首先,空气质量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近10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209亿元,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推进清洁取暖。截至2023年底,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面积较2016年底增加107亿平方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较2016年分别下降41.1%和30.6%,重污染天数分别减少61.2%、41.8%。

能源转型还拓展了绿色发展新模式。例如山西省临汾市屯里镇大型农光互补电站,采用“光伏+农业”模式,实现棚下种植油用牡丹、棚上发电,一地两用,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可修复治理沙漠面积10万亩,年均减少向黄河输沙200万吨。山东、江苏、陕西、安徽、四川等地利用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建筑屋顶与立面等,开发分布式光伏资源,打造低碳服务区,实现交通与光伏、景观相融合。

中国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10年来,中国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的一半以上,中国能源含“绿”量不断攀升。

500

(图源:《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

中国不仅在能源转型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实践做法,还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介绍,10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年度新增装机在全球的占比均在40%以上。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13.6%提高到18.5%,其中,中国的贡献率为45.2%。中国依托持续的技术创新、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超大规模市场,实现了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

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积极拓展绿色能源领域合作,一大批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为所在国提供了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方案。

比如南美海拔最高、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阿根廷高查瑞光伏电站,就由中国企业承建,年发电量约6.5亿千瓦时,可为当地25万个家庭提供清洁能源,推动当地实现电力自给自足。在西亚,目前建成的世界最大单体光伏电站——阿联酋宰夫拉光伏电站,也由中国企业承建,发电量可满足阿联酋约2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助力阿联酋清洁能源比重提高至13%以上。

这样的合作弥足珍贵。

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关乎每个人的福祉,关乎子孙后代。随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绿色壁垒增多,维护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困难增大。面对新情况新变化,中国方案是稳中求进、久久为功、全球携手。在这场人类必须完成的重大转型中,在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上,中国一直用行动兑现诺言。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