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村社后备干部选育管用“大文章”
村社后备干部是基层干部队伍的“力量源”“生力军”“接班人”。紧抓村社干部“后继有人”这一关键,提高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质量,为推进基层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关键要在后备干部的选育管用上做文章。
一是广开渠道“选”,让后备干部“进得来”。强化集中储备,拓展选聘通道,结合村社干部队伍实际情况,做实人才回引工作,从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创业先锋等群体中培育储备力量,建立主职后备人才库和一般后备人才库,为村社干部队伍“蓄水活源”。
二是拓宽平台“育”,让后备干部“学得实”。结合村社后备干部实际,构建街社两级联动教育培训体系,将“集中充电”和“日常蓄能”相结合,以强化基本素养、工作实务为重点,开展专业化基础培训。拓宽实践锻炼平台,优化年轻干部成才成长的“生态环境”,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要主动“搭台子”“压担子”,让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吃劲岗位、重点项目上历练,推动优秀年轻干部“选得好”又“墩得实”。
三是完善举措“管”,让后备干部“流得动”。优化“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工作机制,畅通年轻干部选拔任用通道,注重完善专题调研、日常发现和动态优化机制,打破隐形台阶,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动态掌握后备干部情况,对不适合继续作为“两委”储备干部培养的,及时进行调整或退出“两委”储备干部人才库,推动优进拙退,确保后备干部人数不减、质量不减。
四是健全机制“用”,让后备干部“顶得上”。建立健全后备干部试岗锻炼机制,采取“以老带新”办法,由现任干部结对“带岗”,让后备干部提前参与村社管理。在有条件的村社设立村社书记助理岗位,把条件基本成熟的后备干部用起来,以干促学,以学促用。积极引导后备干部参与村社“两委”换届,针对特别优秀的,在村社“两委”空缺时优先选拔任用。
扎实推进村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把人才回引摆到更重要的位置,只有坚持党管人才,通过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赋能村社干部成才成长,补强基层治理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支撑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