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的GDP泡沫到底有多大?
每当国际社会提中国威胁论,官方的回复往往是:我们的人均GDP还很低…..。这样一个说法其实犯了一个概念错误,因为没有理解什么叫GDP泡沫。
提起GDP泡沫,社会舆论大都说中国的GDP有泡沫。其实泡沫是一个相对概念。任何国家可能都有泡沫,但泡沫是比较得来的,我有泡沫,但你的泡沫比我大,因此结论就是我没泡沫而你有泡沫。
说中国人均GDP很低,当然是与所谓发达国家对比。一般来说人均3万美元以上是发达国家,而中国只有1万美元,这就是所谓中国人均GDP低的来源。
要想搞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必须知道人均GDP怎么来的。现在国际上通用的人均GDP是按照国际贸易形成的汇率把GDP换算成美元得出的。这个算法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不会超过整个国家GDP的10%,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大部分商品或服务是不在国际上交易的。因此贸易汇率只代表国家很小部分的商品和服务。如果用这个汇率来计算整个国家的GDP,误差会很大,甚至能大到几倍。
举一个股市中的例子就能理解其中的奥妙。老股民都知道,曾经有一只叫亿安科技的超级大牛股。股价从3块钱一路上涨到了100多块钱,后来遭到调查才发现,原来被庄家操盘,控制了80%以上的流通股。庄家只要每天花很少的钱成交几手就可以拉抬股价。如果庄家没有控盘,100块钱的股价是维持不住的,散户看到挣了几十倍早就抛了。
亿安科技靠少量交易维持很高的市值,就好比发达国家的GDP,它靠少量的国际贸易把自己的优势产品卖个高价,这样就把原本卖不出去的产品都按这个高价折算,GDP的泡沫就会像亿安科技一样膨胀。
理解了这一点,你才能理解美国为什么要打贸易战。因为它怕原来可以卖高价的东西卖不了高价了,它的GDP就会大幅度萎缩。因此必须阻止竞争对手进入可以卖高价的产业!
说到这里,有人还会问,你说发达国家GDP有泡沫,有依据么?
美国制造业只占GDP的10%左右,外卖的都是高附加值产品,因此汇率可以1比6换人民币。但美国国内的服务业是没法国际贸易的,比如美国大学学费很贵,和中国学费比较不要说1比6,反而倒过来变成6比1。美国的律师费用比中国贵不知多少陪。但服务业项目太多,不好一一举例。还是用昨天刚看到的一则电视节目,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例子,能更直观体验发达国家的GDP泡沫。
央视最近一期的一带一路走访节目到了西班牙。西班牙的人均GDP大约是3万美元。比中国高两倍。如果没有泡沫,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应该比中国也高两倍才符合逻辑。但其实西班牙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并不见得比中国高多少。
节目采访一个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水产公司工作的留学生,他租住的小区一居室只有20多平米,见不到阳光,不算什么好户型。每月租金要大概700-800欧元。这个价格约占刚工作年轻人收入的一半(见下面,有图有真相)。
巴塞罗那在西班牙相当于国内的一线城市,年轻人月收入1500欧,如果折算成人民币,相当于11000到12000块,北京2018年的平均月工资已经超过了10000元,年青人低一点也要6000元以上,按汇率折算西班牙就算比北京高,但发达国家除美国物价稍微便宜一点以外,普遍比国内高一倍以上。巴塞罗那的实际生活水平并不比北京高。
可见,所谓人均GDP有很大的水分。越是发达国家,水分越大。它人均GDP再高与普通老百姓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因为占GDP大头的日常服务业价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