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议员发信,说明美国对中国科技制裁进入了“鸡肋”阶段

1. 8月13日,加州的民主党参议员Padila和众议员Lofgren向商务部负责制裁的副部长埃斯特维兹写信,“我们要求你们暂停额外的单边出口管制,直到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这种管制不会损害美国在先进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竞争力”。这事其实挺有意义。

2. 加州有三家全球半导体设备的核心企业:AMAT(美国应用材料)、LAM(泛林)、KLA(科磊)。三家市值分别是1730亿、1140亿、1110亿美元,提供了无数种芯片制造设备与耗材。另外两家同级别的公司是荷兰的ASML(阿斯麦尔)和日本的TEL(东京电子),市值3710亿、890亿美元。

3. 美国2022年10月推出《芯片法案》对中国下狠手时,预期是先在14nm以上的先进制程动手,彻底毁灭先进芯片制造能力。得手后,再看情况对传统芯片动手。美国人的目标,不仅是限制中国芯片能力进步,而且要将之打得倒退,而这将带来科技战的胜利。王牌武器,就是这三家美国公司,它们立刻停止了对中国公司的服务,并等待中国芯片厂停工、求饶。

4. 事实上,这是一场芯片战争,是美国发动的最凶狠进攻招数。在美国畅销书《芯片战争》中,以及一些分析文中,作者都正确指出,这就是经济意义上的战争行为。与2020年禁止代工华为芯片不同,那是针对一家公司的未来行为,台积电在禁令之后仍然完成了之前签的约1亿个芯片的合同。这次针对所有中国企业,针对正在进行的芯片制造。

5. 奇怪的事情是,战争发动了,又似乎没有。许多人甚至没有意识到有这么一个大事:三家美国业界核心公司,中断了对中国的服务,战争开始了。这是因为中国公司群体静默。相关知识有相当门槛,美国公司做的不是光刻机,而是其它几十上百种机器与耗材,中国活跃的媒体作者只懂光刻机。

6. 战争最激烈的阶段其实已经打完了,结果出来了。结果是,没有美国核心半导体设备公司的服务,中国先进芯片也可以制造出来,性能还在不断进步,虽然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开发比较麻烦。美国公司的服务是可以被取代的,中国公司国产化、其它国家公司的产品与服务。禁令实施一年后,埃斯特维兹的解释是,中国公司仍然有一些以前买的美国设备,等这些设备坏掉,效果才会出来。

7. 无论如何,美国政府证明,几家美国设备企业在业界的地位,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这些美国公司需要用自己的服务去争夺市场、维持技术优势,正如两位加州议员信中说的。在正常情况下,市值巨大的公司显得难以挑战。但经济行为与技术体系非常微妙,人们被逼寻找其它选择时,却发现选择是存在的。美国对中国科技制裁进入了进退两难的“鸡肋”阶段,还是要打,但好象不会有太大作用了。

500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