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政策重返美国民主党党纲

  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于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在芝加哥举行。本来,按照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惯例,在总统换届选举前举行的「全代会」,其主要功能是选出代表该党出战总统大选的参选人;但今年对于民主党来说,有点「不按牌理出牌」,因为在拜登宣布退选亦即不再争取连任后,民主党已经在虚拟电子投票中正式提名现任副总统贺锦丽为第四十七任总统候选人,而且贺锦丽也已经宣布沃尔兹为其副手搭档,因而这次民主党「全代会」的职能任务有所调整。而其中最重要的讨论及修改党纲一项,竟然摆在「全代会」议程的第一天,可见民主党为了争取胜选,尤其是有应对口才了得,而且发言多变有如「无定向飞剑」的共和党特朗普,是要备足「弹药」,除了是在选战策略上狠下工夫,尤其是要设法稳固「摇摆州」之外,就是要以其政纲吸引非支持者选民亦即「中间选民」的关注和支持。

  根据民主党「全代会」公布的新党纲草案,民主关注的范围广泛,涉及降低通货膨胀、缓解气候变化和解决枪支暴力问题。而在其第九章「强化美国全球领导地位」中,强调继续强化联盟与伙伴关系,确保中国无法胁迫邻国、无法推翻国际规则,以保护美国的安全与繁荣。党纲并称,即使与中国进行竞争,也将持续负责任地管理双方关系,避免升级为代价高昂的冲突。而最值得注意的是,新党纲将涉台部分放在中国一节,而非印太一节。虽然但首度纳入「六项保证」,但却也重申美国的一中政策,坚定承诺维持台海和平与稳定,确保无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

  台湾当局「外交部」对美国民主党新党纲纳入「六项保证」,欣喜若狂,发表声明声称,这不仅是民主党纲再次表明对台坚定支持,更是首次提到「坚定承诺维持台海和平与稳定」以及「六项保证」等文字,足见友台力道强劲。

  但台湾当局「外交部」却不敢提到,美国民主党新党纲却更是重提「一个中国政策」。而在四年前的民主党「全代会」上,是将其党纲中原有的「一中政策」删除了的,现在又重新将之纳入新党纲。因而可以理解,美国民主党为了减轻重提「一中政策」对美国国内及对台湾当局的冲击力度,而也同时将「六项保证」摆了上去。因此,民进党当局的欣喜,可能是「表错情」。

  实际上,在美国的对华政策文件中,「一中政策」是「纲领」,是统领几个文件的统称。而几个文件的排序是,含有「一中认同」的三个《中美联合公报》排在前,为了「弥补」中美建交后对美台关系形成的「真空」而制定的《台湾关系法》跟随在后,最后才是对《八一七公报》进行「补偿」的「六项保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六项保证」是必须服膺于「一中政策」的。

  尽管说,在美国政府的政治语境中,「一个中国政策」并不完全等同于北京的「一个中国原则」,但已经蕴含了「一个中国」这个核心内容。从《上海公报》的「美方认识到海峡两岸所有中国人都坚持有且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对这一立场不表异议,它重申它仍寄希望于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并随着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将逐步减少驻台美军设施和武装力量」,到《中美建交公报》的美方首次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但保留与台湾的非官方往来,再到《八一七公报》的「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都是如此。

  美方在《八一七公报》中就对台售武问题做出了明确的承诺,最重要的三条包括: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经过一段时间最终得到解决。但在翌日亦即一九八二年八月十八日,美国政府私下向台湾当局提出「六项保证」,作为《八一七公报》的单方面内容说明。

  即使是「六项保证」,其内容为:美国未同意设定终止对台军售的日期、未同意就对台军售议题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征询意见、不会在台北与北京之间担任斡旋角色、未同意修订《台湾关系法》、未改变关于台湾主权的立场、不会对台施压并要求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谈判。也没有涉及美国的「一中政策」,只是美台关系的实务性规范。因而民主党新党纲在重提「一中政策」时,也拉上了「六项保证」,并未形成对「一中政策」的否定性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也是民主党人的前任总统克林顿,一九九八年访华时,六月三十日在上海发表了著名的「新三不」: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独立」、认为台湾不应加入任何必须以国家名义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

  在当时,包括笔者在内的一群关心太平洋「大两岸」和台湾海峡「小两岸」关系的人士,都极力鼓吹应当「趁热打铁」,在克林顿的总统任内,达成第四个《中美联合公报》,将克林顿的「新三不」收录在内。遗憾的是,主政者没有预料到后来的形势恶化,而未有接纳这个建言。否则,这是今天对付「台独」势力及美国国内所谓「友台」势力的有力武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