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妙用军事英文描写马龙打球,如何翻译?

前文提到英国《卫报》妙喻乒乓混双,奇思妙想,令人难忘,今天我们再来看法新社(AFP)如何妙喻马龙击球,用词同样奇思妙想:

Ma hit the winning shot with a howitzer of a forehand down the middle to put China 1-0 up in the final and on their way to another gold. (August 9, AFP)

8月9日晚,国乒组合马龙/王楚钦苦战5局后3-2险胜瑞典组合。法新社这句英文讲的是第5局马龙正手率先得分,火力之猛堪比榴弹炮(howitzer)。

把“howitzer”用在乒乓球语境下,既是隐喻也是夸张,比直接说“Ma hit the winning shot with a powerful forehand”要生动有趣地多,更容易给英文读者留下印象。

类似的修辞手法在外媒报道中国的文章中并不少见,比如谈到刺激经济的举措时,外媒常常用“bazooka(火箭炮)”一词:

What Is China’s $138 Billion Bond Bazooka Aiming At? (May 17, Bloomberg)

彭博社标题里的“$138 Billion Bond”指的是今年拟发行的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2024《政府工作报告》)。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已于5月17日首发。

在“bond”后面加上“bazooka”,标题立马生动起来,给原本枯燥的财经新闻增添了一抹趣味。既然用了“火箭炮”一词,后面的“aim at(瞄准)”自然也是顺理成章之选。另外,“Billion Bond Bazooka”也有明显的头韵考虑(参见新书《译路行远》)。

近年来,“bazooka”这个词在FT、WSJ等财经媒体涉华报道中频繁出现。比如《华尔街日报》开篇第一句曾这样写:

“Will Beijing bring out its big bazooka to rescue China’s battered stock market?” (Jan 24, WSJ)

把“howitzer ”“bazooka”等军事词语灵活用在体育和财经语境,是写作者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绝非照着中文文本翻译而来。受翻译原则和标准所限,很多时候原文文本恰恰容易束缚想象力和创造力,译者生怕乱用词偏离了原文的“精气神”,因此实践中那些“译腔写作”常常令人感到乏味无趣。

还是那句话,对外讲故事(storytelling),离不开高质量外文写作。无论何种题材,让文字生动一点、活泼一点,都是值得追求的目标。只谈翻译,不谈写作,讲故事总是缺点灵气。如今,很多外语院校大搞“国际传播+”,一定要特别重视写作,这关乎国际传播前途。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