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是“没苦硬吃”,能否实行“自愿参训”?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近日,全国各地学校陆续开启军训模式。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各地可谓“卷”出了新高度。比如广西的军训再度登上热搜,捕俘拳、战术演练、步坦协同等,操场变“战场”,军味、战味瞬间拉满。哈尔滨工业大学军训现场开展CS对抗赛,学生们热血“开战”,燃爆现场。不少网民称赞:这样的规格,妥妥的军训“天花板”。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500

但与此同时,网上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军训的吐槽声音。有个别网民表示,“在烈日下长时间站军姿、机械重复队列动作,让身体疲惫不堪,有点没苦硬吃的感觉”;也有网民建议“军训采取自愿制度,没有意愿的可以不参加”……

军训,能否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采取自愿参加的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可见,军训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必须落实,容不得讨价还价。

惨痛的历史给了我们太多的教训和启示。有宋一朝,长期推行重文轻武,使得国民特别是青年人缺失了基本的军事动员能力。而这样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一个外无尚武精神的民族势必会被外力所淹没,一个内无尚武之风的民族也必定落后于时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次次外敌入侵,泱泱大国很快跌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梁启超曾痛心地指出:“是故吾国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因此,培育青少年的尚武精神迫在眉睫。国民心底的国防意识和参与国防的热情,需要靠国防教育去唤醒。

毛泽东同志就曾在《体育之研究》中写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后来,他又亲自决策批准将学生军训工作写入我国第一部《兵役法》。可见,加强青少年军训工作的重要性,它是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同时也是培养和储备后备兵员,壮大国防力量的重要手段。有效地开展军训活动,能够极大地唤起青少年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

军训,是“没苦硬吃”吗?诚然,今天的中国已不像当年那般积贫积弱,我们有强大的国力,没有人再敢随意欺负中国。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心中可以没有忧患意识,每个人心中依然要升起“狼烟”。要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某些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依然想通过思想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就需要全民族要有强大的国防安全意识。而军训是一个向体内注入活力,往意识里输入责任的过程,它的教育意义无需多说。

500

500

当然,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的军训组织形式及内容存在不科学、不完善的情况,除了熬和晒,训练手段也比较单一,难免给人留下死板、枯燥、模式化、走过场的印象。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参训热情,也影响了军训的综合效益,有流于形式之嫌。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变化,军训的内容和形式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及时同受训群体的需求相匹配、同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变化相契合。当军训课目不再局限于站军姿、齐步走、踢正步,而是向实战化、实用性靠拢,充满军味、战味、兵味,变得有意义又有意思,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国防军事知识的热情,从而磨练意志,锻炼体魄。当然,也要谨防军训产生娱乐化等不良倾向,毕竟军训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

500

对一些青年来说,军训可能是一生中为数不多的与国防和军队产生交集的重要窗口机会。烈日下的站军姿、走队列虽然苦累,但当你若干年后回想起这段时光,定会觉得它是学生时代中一段值得珍惜的记忆。军训,它不只是求学之路的新开始,也是锻炼自我、挑战自我的新开始,更是一次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当你认真地思考军训的意义,就不会觉得开展这项活动是可有可无的,也并不是所谓的“没苦硬吃”。它与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紧密相连,是每个青少年人生中的重要一课。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