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欲收“富豪税”背后:金融资本如何让全球中产返贫?

各国要对全球的顶级富人们下手了。

500

7月26日,G20的财政部长会议在巴西闭幕,各国这次是出奇的团结,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除了某个国家,几乎是一致同意 " 对全球最富有的人群有效征税 " 。

关于“怎么征,征多少”这些细节,各国还在商量,但明显已经等不及了,因为全球的贫富差距,已经扩大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

根据G20在6月刚刚发布的一份报告,全球最富有的0.0001%家庭拥有的财富,在1987年只占全球GDP的3%,如今已经飙升到接近14%。但利用各种避税手段,他们每年缴的税只占其总财富的0.3%,远低于普通民众。

为了给G20施压,国际知名公益联盟乐施会在会前专门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在过去10年间,全球1%的富人豪赚42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2.5倍,但他们只缴了0.5%的税。

这些亿万富豪有8成都在G20国家,所以你们有责任改变这一现状,对这些极端富人,每年至少收8%的净财富税。

500

毫无疑问,巨大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挑战之一,但这事不是几个财长开会就能解决的,在可见的未来,全球贫富差距必然会进一步拉大,直到掀起一场剧烈的社会变革。

这是因为贫富差距的拉大,和俄乌冲突、中美贸易战,西方毒品合法化、金融业降薪、甚至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群魔乱舞,都是同一件事造成的,即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掠夺和反制,这是当今全球的最主要矛盾,也是我们这个世界越来越乱的根源。

我将以贫富差距为线索,为大家详细阐述这一矛盾,了解了这一点,很多事情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

富国VS穷国

全球贫富差距拉大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

先说第一个,国家之间贫富差距在拉大,富国越来越富。

从1820年到2018年这近200年的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快速增长,远超东亚、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最惨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也就是黑非洲,这200年几乎不动。

500

如果说之前差距拉大是因为两次工业革命,那40多年前开启的全球化,不仅没能缩小差距,反而火上浇油。这不对啊,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法,发达国家把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有后发优势,发展速度会更快,按理说应该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

因为决定全球价值分配的,是资本。

虽然后发国家拿到了中低端产业,得到了发展机会,但问题是,一旦劳动力成本上来了,资本,主要指从事具体生产的产业资本,就会迅速撤离,寻找新的劳动力洼地。比如三星,几年前它陆续关闭在中国的工厂,把手机、芯片的产能都转移到了越南。

资本可以跨国流动,但劳动力不行,这意味着如果不在窗口期内完成产业升级,建立起自己的产业资本,那整个国家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目前来看,完成这一跃迁的,只有中韩。

可拥有了庞大的产业资本、先进的制造业,是否意味着上岸了呢?恰恰相反,这才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产业资本之上还有高手,那就是金融资本,如不加保护,产业资本一定会被金融资本吃掉。

金融资本不从事生产活动,干的是以钱生钱的买卖,比如投资、借贷等等。

一旦一个国家建立起庞大的产业资本,那西方的金融资本将会集中所有力量,围剿该国的实体经济,要么通过控股年年分红,要么通过抄底在资本市场高位变现,从而榨取后发国家创造的巨额财富。

而控制产业资本最有效的方式,是制造危机。

比如97年金融危机时,韩国为了得到IMF的援助,被迫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以至于三星5成的普通股,9成的优先股,都在花旗、摩根大通这些华尔街机构手中,李氏虽然掌握着控制权,但三星电子的大部分利润都流出了韩国。

东南亚国家更惨,十几年攒下的家底,被人家一窝端了。

除了范围施法,金融资本还可以做到对产业资本的定向爆破,最典型的就是2004年的“大豆危机”。在美国农业部、华尔街资本和国际粮商的联手做局之下,国内大批榨油企业因高价买豆陷入绝境,最终基本被外资收了。

可如果目标国顶住了危机,该怎么办呢?很简单,上手硬抢,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

2018年5月初,中美双方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全球瞩目的贸易谈判。根据《华尔街日报》的爆料,美国在《谈判清单》中,一共列出了8大诉求,其中第4条要求中国必须对美国资本全面开放。

比如,去除对外资的各种投资申请限制,开放对外资的企业持股比例和所有权限制,美方将在 90 天内找出中国对美国投资者的所有限制条款,中方收到美方找到的条款后,在双方约定的时间内,中方必须予以清除。

这条件别说我党,就连我大清也够呛能答应,其他条款也是一个比一猛。如果不是咱们的船坚、炮利、弹多,人家早打进来了,谁还跟你在这打嘴炮。

所以说,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金融资本的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金融资本不断蚕食其他国家的产业资本,最终导致“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向西方”。

既然利润流向了西方,那西方发达国家的老百姓肯定沾光了吧?

恰恰相反,不仅没沾光,反而沾包了,这就是贫富差距拉大的第二个层面,国家内部的贫富分化也在加剧。

富人vs穷人

在过去的40年间,除了中东、巴西和黑非洲,这个世界其他地区的贫富差距都在拉大,其中以美国最为戏剧性,也最具代表性。

500

在1980年之前,美国的富人并没有和中下层拉开差距。但1980年之后画风突变,前1%富人的财富迅速增长,并在2008年之后一飞冲天,加速脱离群众。

500

https://wid.world/country/usa/

同样匪夷所思的,是美国中产的真实收入。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在去掉通货膨胀之后,美国中产家庭的真实收入在1973年左右达到最顶峰,然后就基本不变了。

500

也就是说,50多年没涨工资了。

什么原因拉大了美国的贫富差距呢?美国社会有几个主流解释:比如全球化导致中低端工作流出美国,高科技减少了劳动力需求,行业集中造成了垄断,润人抢工作等等。

这些回答只是表象,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从来只有一个,也就是主要矛盾。我放1张图大家就明白了。

美国的富人也曾挨过社会的毒打。在1930年之前,美国前1%富人的净财富占比,在1929年达到巅峰,占社会总财富的一半,比现在还夸张。

500

https://wid.world/country/usa/

但1930年以后,美国富人的财富占比迅速下降,贫富差距不断缩小,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1980年左右,然后情况再次恶化。

我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衡量贫富差距,系数越大,贫富差距越大。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美国的基尼系数走势也是这样,二战后先是下滑,然后低位波动,最终在1980年之后重新起飞。

注意这两个年份,1930和1980。

1930年发生了什么事呢?史无前例的大萧条,直接原因是股市崩盘后,带崩了银行业,说白了就是玩金融玩脱了。

罗斯福上台后,抽出40米大刀向金融业猛砍,先后颁布《证券真实法》、《1933年银行法》、《证券交易法》等法规,对证券和银行业进行了彻底的整顿,自此之后,美国的金融业被强力压制,金融从业者的收入和工薪阶层差不多,甚至需要在晚上开出租车来补贴家用。

这一时期,美国的金融资本老老实实地为产业资本服务。

那1980年发生了什么事呢?

那一年里根赢得了大选。自此之后,新自由主义成为美国,甚至是西方世界的正统治国思想,也就是将经济自由最大化,比如私有化、全球化,减少国家干预,尤其是放松了对金融的监管。

1999年,《1933年银行法》被废除,这标志着,罗斯福对金融业的最后一个限制被彻底拿掉,金融资本终于可以自由发展了,于是它立刻露出了本来面目——最大程度地榨取实体经济或产业资本创造的社会财富。

而无监管的金融资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在于经济金融化。意思是说,如果任由其发展,那金融会渗透到所有的经济活动中,包括生产、流通、消费、投资等等,而且渗透程度越来越大,最终主导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比如创办企业需要融资,扩大生产需要贷款,给客户转帐需要手续费,穷人借贷消费,富人投资理财,而且不断推出新的金融工具,美其名曰“金融创新”。

总之就没有金融行业插不上手的,它甚至可以把房地产这种在地上垒砖头的事,变成一场空手套白狼的金融游戏,所以金融资本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从而不停挤压劳动力端的收益,导致中产家庭的工资不涨,甚至出现倒退。

比如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美国金融业的利润占到公司总利润的3成以上,在2003年前后甚至达到了4成,而在80年代初期只占1成,而制造业的利润占比逐年下降。

500

所以金融从业者年薪动辄几百万,并不是他们多牛X,而是这行渗透力太强,如果任由其无限扩张,它就能把别人的利润吃干抹净,再加上干活的人少,这一分收入就上去了。

其实即使到了这一步,贫富差距也不一定必然拉大,因为还有最后一招——二次分配,也就是通过对富人征收重税,来补贴中下层老百姓,比如增加社会福利、支付转移等等。

美国过去就是这么干的。大萧条之后,美国将个人所得税的最高一档(最高边际税率)提高到63%,罗斯福觉得少了,在1936年征到79%,甚至在1945年直接干到94%.

500

这个数就连苏联看了也得说一声“社会社会”。因此美国的贫富差距一直在减小,从而形成了庞大的中产阶层,整个社会也变成了纺锤形。

里根上台后没几年就砍到了28%。

注意这只是工资税,美国富豪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各种资产,比如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对应的是资本利得税,但富豪们有慈善基金等各种避税手段,所以非常难整。

那能不能像罗斯福当年那样拿富豪们开刀呢?开不了了,因为金融资本一旦脱离监管,就会不断兼并扩张,最终形成垄断以赚取超额收益,所以到最后会形成几个大的财团,然后不可避免地向政治领域渗透,以扶持自己的代理人。

所以今天的美国,已经被金融寡头所控制,他们能拿刀自我阉割吗?

就拿这次G20财长峰会来说,据美联社报道,美国财长耶伦不同意对富豪征税,她对记者说:“税收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很难协调,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就此达成全球协议。”

特朗普号称是红脖子的代言人,可2017年上台后他就减了富人的税,前一段时间他还宣称,当选后依然要减税。

特朗普只能这么做,否则会和拜登一样,被金主无情抛弃。

不过金融资本是没有祖国的,它只是寄生在美国并不断改造它。所以美国早已不是50年前的那个美国了,当年的美国梦,现在只能在梦里回味。

可产业资本是有祖国的,因此金融资本利用美国的国家实力,不断制造动乱和危机,以求抄底各国的产业资产,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也耗尽了自己的能量,中产大量消亡之后,纺锤形的社会结构,慢慢变成了三角形,

很多人说,美利坚,实亡于里根。

可资源集中是经济规律,不是单个人能阻挡和改变的。

当人的价值高时,精英们就会去买人,成为奴隶主

当土地的价值高时,精英们就会去买地,成为地主。

当机器的价值超过了人和土地,精英们就会买机器,成为工厂主。

当金融资产的价值超过机器,那精英们就会找资本,成为金主,也就是金融资本家。

几千年来都是这样,人性如此,经济规律只是人性的反射,这就是老子说的: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多的人越多,少的人越少,西方人叫“马太效应”。

但这个世界可不是由经济规律说了算的,毕竟人只是宇宙中的一小部分,比经济规律更强大的,是自然规律。

什么是碳基圈的自然规律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任何物种与个体,都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才能活下去。当统治阶层过度占有生存资源,从而严重威胁到底层的生存,那就只有两个结果,要不然双方达成妥协,要不然用武力分出胜负,反正一定要均分生存资源。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以及无数次的中国农民起义,就是双方谈崩的结果。

而19世纪末的欧洲福利改革,1930年代美国对金融业的打压和重税政策,就是双方妥协的产物。

这就是生物圈的自然规律,就像老子的另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西方人叫“均值回归”。

美国不是个例,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占有,在其他国家都在不断上演,只不过有的国家因为历史教训太多,有所警觉后,会拿金融资本开刀,以求扭转这种趋势。

至于那些开不了刀的,必然会激化与底层的矛盾,比如2011年爆发的占领华尔街,就是美国民众觉醒的前奏。

精英们为了自保,必须立刻想办法,而瓦解中下层群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各自为战,也就是社会原子化。

要达成这一点,必须彻底做掉“主流价值观”,方法就是宣扬“个人价值和权利平等”。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把性别从“男、女”2个选项,拆分成97个,而且你们都是一样的人,谁反对,就是和我们的多元社会作对,必须批倒批臭。

500

这就是我们说的“身份政治”。

迫于政治正确的淫威,各方表面上能做到相安无事,但因为价值观有冲突,导致其内心深处是互不认同的,比如有些法国人看自家开幕式的那些表演,也厌恶到难以忍受。

厌恶就对了,身份政治的精髓,就是“相看两生厌”。如果有人能让中下层民众团结起来相亲相爱,那他必须死。

可这种愚弄民众的把戏又能维持多久呢?我常常想,盎撒的统治精英们虽然心狠,但一直是有政治远见的,在过去的300年多里,关键时刻总能让出部分利益,以求和中下层达成妥协,以至英国王室到现在都活得好好的。

怎么到了今天,不仅没有任何纠错手段,反而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呢?

谁知道呢?不会被夺舍了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