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到6.2,谁在豆瓣围剿奥运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奥运会的关注点早就已经转移到赛事了,还是想回来聊聊开幕式。

从一开始的9.0。

降到现在6.2。

500

这背后撕扯的两种立场,今天难以一言道清。

喜欢和不喜欢也都是个人的趣味,没办法统一。

甚至——

有多少人在认真地喜欢,又有多少人在认真地不喜欢呢?

奥运早就过了它如日中天的年代。

相信没有多少人,半夜守着直播看完开幕式。

更多的,是第二天醒来,在手机上刷到彩蛋盘点,感叹巴黎的底蕴和浪漫;要么刷到了几十秒的“辣眼”节目cut,跟着一起吐槽起来。

Sir不是要给开幕式整体做定论。

而是想专门聊聊争议。

事情都过去了,轰轰烈烈的争论,好像还停留在碎片、扭曲的信息之上。

所以,归根结底这不关巴黎或者奥运。

我们每天都在渡过信息的湍流。

日后回忆起来,我们还能为今天找到一个准确的锚点吗?

01

干沉默了

转播中。

大家感受得到的两次明显的沉默,也是短视频上,传播最多的两个名场面。

沉默一:

一段相当具有法国风味的“ménage à trois”。

此时的央视旁白被硬控了十几秒。

500

面对骚情的法国,各国解说又如何应对?

美国不太尽兴:哦不不,我们没有被邀请。(指最后一段关上门)

新加坡惊呼:Ooh la la~

土澳:这很法国,哈哈哈哈哈……

德国:看来这些年轻人要找个地方避雨,他们湿透了,不知道大雨会不会影响其他的表演。(差点我就信了)

法国自己:这段音乐来自作曲家Cassius……(然后几声尬笑)

500

沉默二:

裸体小蓝人。

加上许许多多无可名状的装扮,解说只剩下: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

500

小蓝人表演者菲利普·卡特琳接受了采访,借用酒神的形象,表达反战理念:

“我们像一个赤裸的人一样生活”

这首歌总体上传达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信息

如果我们保持赤裸,是否还会有战争?

答案或许是否定的,因为你赤裸的时候不能隐藏任何枪支

500

而这一幕却引发了外网的巨大争议。

许多人说这是在亵渎神灵,有人说这是在玩抽象,有人说这是大不敬。

逼得奥运会官方亲自出面,想要制止网暴继续扩大:

对酒神的各种解读

让我们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暴力能荒谬到什么程度

500

针对这两个场面。

我们看到了许多衍生出来的营销号内容。

有的说,法国人自己都受不了。

一家人在观看到裸体小蓝人时惊呼“太辣眼了”。

不过来来去去看到的都是这同一个视频,这究竟能多大程度上代表法国普通民众,也无人进一步说明。

500

还有的说。

我们解说只是沉默,已经算很开明了。

别的国家直接切断了直播。

不过具体是哪些国家?可以佐证的画面又在哪?我们却没看到。

还有的说,这届开幕式玩脱了,自己都下架了那段演出的视频。

官网上的确没有了。

500

可信息的鸿沟也在于此——

片段的、表象的信息,因为过快的传播,已经填充了众人的眼球。

让他们相信,不用再进一步看下去了。

02

谁在抨击

在第二段中佩戴星冠的表演者,是法国艺人芭芭拉·布奇。

因为处于画面中央,遭受了大量的死亡恐吓、酷刑、强奸以及来自恐同人士、大男子主义者和肥胖仇恨者等等的言语攻击。

导致芭芭拉本人和律师不得不出面发布声明。

500

奥组委宣传总监安娜-德尚(Anne Descamps)28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从我们分享的民意调查结果来看,我们相信这一愿望已经实现。如果人们感到被冒犯,我们当然表示非常遗憾。”

也有媒体报道说,巴黎奥组委道歉了。

但,宣传总监使用的法文是désolée (遗憾),而不是道歉(s'excuser)。

而下架视频,在组委会看来也不是“认错”。

仅仅是平息事端,保护演出者。

奥运会开幕式的确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反对的人是谁?

翻看报道,基本都将他们总结为——

部分的基督徒和保守主义者。

500

500

这些“愤怒”和我们的“沉默”,没有多大关系。

对《最后的晚餐》的模仿,触犯了某些人的禁忌。

一场在罗马尼亚展开的上街游行,反对宗教娱乐化。

高赞热评:“耶稣是我们的先知,不可以被戏谑。”

500

500

这类立场的代表。

特朗普发言——

“我思想很开明……但我认为他们的行为是一种耻辱。”

500

而马斯克发推表示:“基督教徒已经变得软弱无力。”

他随后还补充说,这是对基督教徒的“极度不尊重”。

500

但。

这样的看法是否是国外的主流?

或者是否所有基督徒都表示反对?

那又未必。

在巴黎奥运开幕式落幕后的第二天,根据哈里斯互动调查公司发布的(Harris Interactive)最新的民调结果——85%的法国人认为奥运开幕式举办得成功。

500

44%的受访者表示,在塞纳河两岸举办开幕式时是件好事情;42%的人认为全过程还算是成功的,5%的受访者认为巴黎奥运开幕式举办的不成功。

法国当地媒体《世界报》认为:“巴黎是魔幻的、童话般的、奥林匹克的。塞纳河及其岸边的精美装饰成为2024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在体育场馆之外的塞纳河上举行开幕式,尚属首次。”

《法兰克福日报》提到:“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场演出将载入史册”。

《华盛顿邮报》认为“巴黎变成了一个壮观的舞台——并证明大胆的想法可以让这个已经人气下滑的全球盛会重新焕发光彩。”

500

△ 标题翻译:塞纳河上的奥林匹克典礼是一项大胆的壮举,巴黎的登陆成功了

总的来说,是偏保守的、宗教立场更强的人,在抵制这届奥运。

巴黎奥运没能兼顾他们的口味。

甚至进一步说——

让这部分人不爽,可能也是导演的KPI之一。

因为进攻、冒犯、冲突,正是法式文化输出的本来面目。

03

宁可过火,不要温和

法国的文化,向来都是先锋的、尖锐的。

这是没有人能否认的吧。

你看,在开幕式上的电影元素,就是在致敬着“第一次”

一辆火车的闯入,是在致敬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也是第一部纪录片,象征着第一部电影诞生;

被望远镜戳瞎一只眼睛的“月球”是致敬乔治·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

世界上第一位女性导演爱丽丝·盖,她执导的《甘蓝仙子》被认为是电影史上第一部根据脚本拍摄的电影。

500

500

500

在里面被人唾弃的“燃冬”,也是来自法国新浪潮时期,特吕弗的电影《祖与占》,而在41年,与之“一衣带水”的《戏梦巴黎》,也继承了这一“惊世骇俗”的三人行故事架构。

500

和这届开幕式相关的电影,可没把禁忌放在眼里。

当然——

要知道《祖与占》的故事,讲的是“爱上朋友妻”,一女两男还生育了孩子;

《戏梦巴黎》,用性爱表达革命下的自由意志,三人赤身裸体躺在一起,其中两人还是兄妹;

《新桥恋人》,大小姐爱上流浪汉,男方用枪打烂自己的手指,两人在桥上共度了最落魄也最野性的烟花之夜。

500

500

500

除了电影,还有建筑。

在席琳·迪翁演唱琵雅芙(Edith Piaf)的《爱之颂》的埃菲尔铁塔。

500

一度成为法国人最讨厌的建筑。

法国人想着,本该是一座极具梦幻式的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在一起吧。

拿到第一名的方案,却是一座“巨大的工业烟囱”拔地而起——对,这个形容,还是来自莫泊桑。

他认为,这个大铁块就像一大片墨水影子盖住巴黎。

可,建好之后呢。

埃菲尔铁塔成了巴黎梦幻的象征。

500

△ 《料理鼠王》截图

还有,要在卢浮宫门前,修建金字塔的贝聿铭。

多达90%的人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

《费加罗报》称其是“建筑界的冰点”,而法国作家Jean Dutourd也认为这是 “对暴动的呼唤”。

但,建完呢?

OK,新地标。

500

△ 《卢浮魅影》截图

Sir就再说一个彩蛋。

这两个泡在水里的大头。

是来自法国文艺复兴后期的宫廷美术流派——枫丹白露画派的一部作品,名叫《加布莉埃尔.德斯特蕾姐妹》。

500

这还不是它的全貌。

全貌是这样的。

500

为什么这个动作?

没人知道。

但就是让你出其不意,来这么一下。

大胆?

从打破旧制度的法国大革命。

到文化上,激进、大胆的、叛逆的探索。

不一定都对。

但争议,就是一贯的底色。

争议性,比很多人所说的浪漫、松弛更能代表法国。

不然,怎么会有左岸派的那些激进文学家、画家、新浪潮导演?

又怎么会有波伏娃、福柯,这些引领了一个时代思哲的哲学家?

法国,永远就是一个不安分的角色。

而它的艺术表达,也并不是让所有人都能理解、欣赏的,它的初衷就是在于与众不同,以另一种全新的模样,告诉你。

不论你能否理解,这一切必然会发生。

这是自由给予人民的灵感,也是法国另一种底色。

它天生反骨与尖锐,就是打破曾经约定俗成的美,哪怕掀起惊涛骇浪,也不愿让世界沉沦为一潭死水。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