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质生产力看再转型——我为何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500

现在社会上的悲观情绪的基本逻辑是房地产市场的爆雷需要经济的持续下滑来买单,而且动不动就拿“日本失落的三十年”来说事,俨然一副“别人不行我也不行”的样子(这些人的脑子里从来不会有“别人行我也行”的强者思维)。且不说中国的制度完全不同,再加上日本所谓的“失落”本质上是里外共同导致以及其殖民地属性使然,因此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一个个口中的“还没成为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下滑没落”的声调在大众散播,完全符合美西方反华媒体的主流价值观——如果没有坚强的党的领导,超前的规划以及强有力地执行和改革,中国怕是早就被击溃了。

新质生产力于2023年9月提出(时机很重要),被普遍认为是替代或者对冲房地产经济的提法(当然,也绝非只有替代这么简单),当然也是可行的做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按照政治局学习时的官方定调就是: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这种提法很显然是一种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拿当前国内经济下滑,消费等需求不足且乏力的情况下,出口中的“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太阳能板和电池却都在持续的快速增加。虽然目前还是处于改革的阵痛期,比如确实出现很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国家,导致国内出现一些失业。而且新质生产力带动的出口增加,甚至是替代内需,对冲房地产下滑或者说回归常态(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得益于房地产的不断泡沫,确实经历了超高且超长时间的经济增长,但是却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常态)确实需要时间,到底是过去三年的疫情还是疫情后还需要持续几年,没人说得准。但是国家肯定是想尽各种办法缩短这个阵痛期——应该说,阵痛期我们经历过,每一次社会中的情绪都很难以被压制,但是每一次阵痛期又都能扛过去,这一次的阵痛期背景下绝大多数的国人绝对比之前的阵痛期具备更强的“抗压能力才对”。当然,有一说一,大众感受到的经济不振说到底是高技术部门不是劳动密集型,也不是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轻易感受到的,因此出口助力经济的增长,大众获得感不足也是情理之中。只是这绝不可以否定中国的经济未来。

回过头说,疫情看似是暴露了或者加速了房地产经济的问题或崩塌,但是又有哪个经济体能够按照25%的房地产占比可以长久或者健康发展?根本不存在。房地产顶多是经济发展前期的一个主要催化剂,但是绝不会是经济体长久发展或者增长的动力来源。换句话,过去的几十年房地产经济已经在不断泡沫化的同时提升了经济,但是这个泡沫注定会爆炸,经济也必须要加速剥离房地产的超高占比,回归到正常的阶段——什么是正常?房地产占比降到合理区间,相当部分的老百姓的手头有房或者说房子不是国民的超高负担。而房地产下滑带来的内需等经济下滑就必须要有替代或者填补,那在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就非常及时,而且新质生产力也不仅仅局限在高技术领域,在各行各业得到延伸才是重点。

彭博社预言中国高技术(hi-tech sector)部门产生的GDP将由2018年的11%增加到2026年的19%,再加上新三样,总共带来的GDP到2026年将能够达到23%;而最重要的是房地产下滑甚至带来的内需的不振,将会由24%降到16%。虽然还是会在可预期的时间内房地产继续震荡下滑,但是中国经济的可替代性开始出现。由新三样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并且在各行各业得到发展也变成为必然——也就是全要素的提升。

实际上过去的这几年,不管是中美贸易战,还是疫情下滑,国际动荡,中国的内需下滑是不假,房地产爆雷也不假,但是得益于超前的部署——不管是几十年的工业发展,如今实现全世界也是全人类史上最强大的工业能力,再加上党的领导,实际上确实很容易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出结论——中国不会走或者说可以避免走美西方国家的发展路径。不管是制度优势还是理论创新,亦或是强大的内生动力,世界最大的市场规模等等,都注定中国不能和美西方一样。就拿现在中国GDP已经在世界第二的位置上十几年了,PPP(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生产总值)早就是世界第一了,经济增速还是能够实现5%的中高速增长,这些在美西方国家的同等阶段是不存在的。当然美西方的社会陷入严重的政治内耗以及被美国打压而一蹶不振“走入失落的多少年”的历史宿命的时候,中国的理论创新却不断出现,新的增长路径被提出,即使经历了传统的转型阵痛,也让观察者们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乐观。

经济转型说起来很简单,也存在于理论中,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施政团队,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以及超前的部署,肯定是很难实现的——这几年的芯片战目前来看已经开始大幅度有利于中国,虽然所谓的先进制程还是被美国控制,但是成熟制程的中高端芯片中国大陆已经开始全面输出,从2023年中国建起大量的芯片制造厂开始,项立刚老师预言的基本都实现了。而对于汽车产业,EV的换道超车说到底对于中国而已不过是时间问题,实现全球市占率的50%也有望在几年内达成;而成熟制程的芯片达到市占率30%也已经指日可待。中美大战的过程中,到底谁在不断夺取新的制高点可不是只看眼下“谁占优势谁手段狠”。中国的智慧和强大也绝非美西方可以想象到的——厚积薄发就是最典型的。单靠汽车产业就让西方几个国家能够成为而且长期占据发达地位,对于中国来说当然不足够,但是拿出一个产业就能够碾压美西方不少国家的时代怕是越来越近了

用新质生产力下的产业大爆发,大转型,来替代房地产等传统行业本身就是新思路,美西方也许想到过但是却从未实现。中国如今过了“摸石头过河”的时代就只能自己“创造一条条路”——让别人去摸。是好事也是阵痛,但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必然——我们不能总是按照美西方的“剧本”去演戏,毕竟时间越长美西方给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玩砸的东西”。即使不能完全脱离美西方的那套体系,如何在其基础上创新或者像EV一样换道超车也必须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

去除悲观情绪,去除盲目的悲观情绪需要跳出短暂的现实的勇气和能力,这一点国家会做到。吃的亏够多,交的学费也够多,中国需要自己创新和实践,当然也注定会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更优质的成功经验。新质生产力就是克服信心不足,解决经济增速放缓的法宝之一。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