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策观察 | 二十届三中全会: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走出去智库】

500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后发布了公报,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方向。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到,本次全会公报不仅重申了“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坚定决心,更鲜明地提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公报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预示着这将成为未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范式与主基调。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一理念深刻体现了中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决心与智慧,这不仅仅是一种政策选择,更是中国推动自身制度革新、实现与国际规则深度接轨的重要路径。

中国将如何构建制度型开放?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刊发关于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分析文章,供关注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读者参阅。

正文

二十届三中全会,作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深刻把握了全球化趋势与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交汇点,明确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战略部署,这一决策不仅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涵的丰富与发展,更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庄严承诺。

在全球化逆流与地缘政治复杂的大背景下,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拥抱世界,不仅展现了大国担当,也为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500

开放:中国式现代化的亮丽名片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开放对于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至关重要性。

从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经济特区,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中国始终将开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如今,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中国再次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战略谋划。

500

外贸结构优化:新动能引领新发展

近年来,中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体现。以“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产品,凭借技术创新和品质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2023年“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出口量稳居全球首位,成为拉动中国出口增长的新引擎。

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不仅拓宽了外贸渠道,也提升了外贸的便捷性和灵活性。作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我国跨境电商2024年一季度进出口达5776亿元,同比增长9.6%;跨境电商占出口比重达7.8%,拉动出口增长超1个百分点。

此外,民营企业在外贸领域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中国外贸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5%,比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我国外贸第一大经营主体位置。

500

制度型开放: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公报强调的“制度型开放”,是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关键所在。这意味着中国将在更深层次上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通过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优化外贸政策体系,简化通关流程,降低企业成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为了与世界更好分享高水平开放的“中国红利”,中国还设立了一批自贸试验区。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来,国家层面向全国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和开放成果达300多项,各省区市自行推广复制的成果超过2800项。

自2017年以来,中国连续5年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压减至31条和27条。中国还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持续推进电信、医疗等领域扩大开放。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较上年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额超过1.13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居全球第二位。

500

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

共建“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已经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同时,中国不断加强南南合作,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支持发展中成员加快发展。

公报指出,要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加强同共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深化经贸、产能、科技、人文等领域合作,打造更多高质量合作项目。这不仅有助于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舞台,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截止目前,中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等国际经贸合作平台,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2个自贸协定。

500

全国统一大市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石

公报强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重要举措。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深化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可以有效提升国内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也将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供有力支撑。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提升、内需的扩大以及外资的吸引,都将成为推动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以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引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