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相声”发明者:相声行业和影视行业面对着一个同样的危机

500

500

■ 本期特邀嘉宾 

■李宏烨&郑钰

500

李宏烨:各位《四味毒叔》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公式相声创始人李宏烨。今天我们节目特意邀请到了《四味毒叔》的老朋友,我的老婆,郑钰女士。

郑钰: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大李能邀请到的重要嘉宾也就只有我了。

李宏烨:今天想跟大家聊点什么呢?

郑钰:我觉得这次你不是新做了一个节目,叫做《公式相声之那一笑行》吗?我觉得咱们可以从公式相声聊起。

500

李宏烨:其实之前他们很多人都说那个公式相声这名字不好,但是得跟大家澄清一下,这个名字也不是我们起的。

郑钰:这个名字是当时我们上东方卫视的时候东方卫视给定的,因为觉得这个名字它特别吸引眼球。

李宏烨:其实他们很多人说你怎么不反对,我当时很麻木,因为我们当时去了十几个电视台,每个电视台都给我们起个名字,去央视的时候起的叫“工科博士说相声”,这我还记得比较清楚,后来别的地方起的什么来着?

郑钰:什么博士相声之类的。

李宏烨:对,理工相声,反正就各种名字都差不多。我也没想到公式相声这几个字就这么火,所以确实当时有点麻木。

郑钰:我们也有别的老师跟我们说叫公式相声不怎么好,因为一听就给人感觉好像它很刻板、很枯燥,好像跟相声一结合大家就会有一种天然的反对,所以在他们的影响之下,我们一度是拒绝叫这个名字的。

李宏烨:但是我澄清的视频都发了很多个了,没人看,人家还是管你叫公式相声,那行,那就叫吧。很多人说公式相声太难听了,就好像你们是拿一个公式往里套,有公式在,很快段子就写出来了。我说我们好像就是这么写的呀,也没冤枉我们。

500

郑钰:所以我今天很想借这个节目说一下,公式相声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其实是因为我和大李我们俩,他是2003年,我是2004年进入上海交大的,我们都在交大待了10多年,这么长的一个时间内,我们在交大一直做相声,就把交大当成了一片实验田,在这里面去做创作,然后做检验,再把它的反馈带到创作之中。在这个过程里去分析观众的笑声,他们到底是为什么笑,他们什么地方笑得好,而且不仅笑得好,还能有很好的听后反馈,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一步一步地迭代,有点像做数学模型、数值模拟那样的,一点一点地根据它的效果去进行迭代,然后再返回到这个创作上,一步一步形成了一套这种创作的思路,有点像用一种工程学的方法,因为我们自己本身是学工程的,所以对这一块儿它是怎么去形成,怎么去做实验,去迭代的这个技术是很熟的。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就把我们的所学用到了这个部分,然后就形成了这么一套叫做“相声的有限元”的创作方法。所以当这个公式出现的时候,大家就会觉得很震撼,其实工程学的公式很多都长这样的。

李宏烨:对,没错,其实很多人说你这公式我都看不懂了,读博士的人就是欺负我们没上过学的,你是不知道,博士就都知道别人博士做的东西自己看不懂,所以一点都不奇怪,他问都不问。

郑钰:是啊,你一翻开那论文都是看不懂的,对吧?世界上就没几个人看得懂。

李宏烨:对,还有人黑我他是这么说的,你说这个东西世界上只有五个人能看懂,好像把自己说得过高了,其实每个博士做的东西世界上都只有五个人能看懂,你只是不知道而已。其实怎么说呢,前两天跟一个大平台来聊公式相声的建设,他就说你们这个真是理工科思路,跟你们不好交流。我还挺奇怪的,为啥我们就不好交流呢?后来仔细想想,文科生跟我们思路是不一样,你看我们当时在学校里的相声协会嘛,你最大的痛点不是在观众笑不笑,是导演让不让你上。如果导演觉得你这个节目不能起到一个热场,让观众热起来的效果,他就不让你上。然后你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社团的节目在舞台上一个又一个,你的节目上不了场,所以我们必须得讨好导演,得按导演的方式,导演希望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来赢得这么一个机会。所以我为什么非常在乎观众的笑,很多人说你研究观众笑干嘛?相声要没有观众的笑,那还能叫相声吗?所以我们就不停地研究观众怎么能笑起来,把他的这个痛点给他解决了。结果到社会上一看,果然是理工科思路,社会上的相声它是不想解决这些问题的,它越不解决越显得神秘,显得神秘就能卖出更高的价钱。你看这我们不是“拆”他们台子嘛,所以有的时候“遭恨”也是“活该”,谁叫我们学的是理工科呢?

郑钰:我发现因为我们的大学其实也是从西方体系过来的,西方体系的话它的基础其实是科学思维和科学技术,那么他们就会把一些可能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去拆解成能让你去听懂,甚至能让你去复制的一些小方法。我们的相声其实也是做了这个部分,把它的创作、语言的幽默,甚至于我们怎么样运用这个构思,去把它拆解成一个一个很小的部分。

李宏烨:其实我觉得我们的相声公式研究的也不是特别高深。因为其实很多影视行业,尤其是比如好莱坞电影,再比如说日本的动漫,他们里面的那个理论都非常成熟了,不光有怎么逗大家笑,还有怎么吸引大家注意,包括怎么去煽情等等,那都是有一个很明确的感情线的,都是有很多数学模型的。

郑钰:那我看到有的人就会质疑说,你们写的东西在你们视频里学校的观众是笑得挺欢的,可是放到网上,那网友他get不到笑点,他就不笑。那这事儿你怎么看?

李宏烨:我觉得很正常,他本来就不该笑的。相声是什么艺术?不就是逗笑现场观众的艺术吗?听过火爆的相声的人都知道,相声最大的一个魅力、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你去跟所有的这些观众一起去共享这样一个欢快的氛围。我们可以反推在现在这个时代里,如果还想营造成这样的氛围,我们应该说点什么?比如说我们在三年一班的联欢会上去演出,我想要三年一班的同学们都笑起来,我该怎么做?我觉得可能有两种路径,一种就是我让他们平时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这种绝活或者这种表演、明星,在现场也能看到,他们肯定会尖叫;第二种方式是我就说一些只有三年一班自己才觉得好笑的东西,三年二班的人一句都听不懂,那么他们肯定觉得这个节目是很值得一看、很值得一笑的。所以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思路,显然我们走的是第二种思路,而现在社会上大部分的相声走的是第一种思路,他们还是用绝活,用那种惊艳的表演,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东西,来引发大家的尖叫。但是其实真正要说笑,可能还是第二种比较好,所以我们的理念一向都是逗笑现场的观众,让场外的观众“哭”去吧。这就是我们的理念,所以把它发在网上确实也有不妥的地方,因为很多人可能预期觉得我想听个好笑的东西,咋没听到好笑的东西,光听到笑声了呢?但是反过来想一想,您想找到您觉得好笑的东西,还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看到我们的节目,也许您可以学以致用也说不定。

郑钰:我觉得很多时候把节目放在网上,也是为了让他在看到别人是有这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可能也会共鸣到你,共鸣到你在上大学的时候,你是不是在食堂吃饭也吃出过什么不明不白的东西?上老师的课是不是曾经也吐槽?会共鸣到这样的一些生活点。我觉得我有一个观点,我们在说相声的时候,其实是要和观众建立连接的,我们讲的东西进到他的心里,共鸣到他,那他才会有相应的反应,才会去笑起来。那这个共鸣点就是你得在生活中跟他有这样的经历才可以。那没有经历怎么办呢?那他可能就笑不起来了呗。所以我觉得这就跟我们的相声说的场景有很大的关系,他可能就是处在一个叫做“小众”的场景。我们是在交大做了很多年,那交大现在就是我们现场演出的一个场景,那我们创造的就是在这个场景下跟大家有所共鸣的包袱。我觉得在现在这个时代,发展到现在,和以前会很多不同,那大家可能都是看同一部电视连续剧,看同一部电影,看同一个小品,然后热闹一整年是吧?现在随着这个多媒体化、网络化,人群变得越来越分散,大家喜欢的东西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在这种情况下,你说大家都得把注意力集中到同一个点上,有这种集体的共鸣感,我觉得这个内容会变得越来越少了,所以我觉得小众化分散的内容是绝对的趋势。那我们的这个公式相声在这个点上就有极大的优势了,它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内容去做定制。

500

李宏烨:现在这个时代其实就是细分兴趣爱好的时代,我经常会举这么个例子,祖孙三代人是很难在同一个包袱上笑的,如果要是都一块笑,那一定有两个人是出于礼貌。

郑钰:这个确实跟上个时代就很不一样。我记得那会儿我应该是上高中吧,那会《还珠格格》热播,那真的是全家人都守在电视机前,就看那一个节目,所以那会儿要是一个相声讲《还珠格格》,那全国都可能一块笑是吧?

李宏烨:其实那个时候看的东西比较少,因为现在的网络也发达了,流量也便宜了,所以大家都是选择自己喜欢看的东西来看,很多人说春晚怎么不如以前好看了。其实很简单,因为喜欢看相声的人,肯定就不怎么想看歌舞,喜欢歌舞的人呢也不想看小品,所以如果你一台晚会全部都是相声,那至少喜欢相声的人会觉得挺好,如果一台晚会全是歌舞的话,至少喜欢歌舞的人会觉得满意,那综合性的晚会显然就没有那么高的满意度。所以我们在交大里的一直都是坚持相声的本源,就是逗笑现场的观众,因为现场的观众是越来越小众,越来越细分,所以我们所写的节目其实也是越来越是单一,我的目标就是三年一班的联欢会的节目,三年二班听不懂。

郑钰:深入到那个小众的群体去,才能写到让他们体验更深刻的那个部分的内容。

李宏烨:所以我这次搞了一个新的节目叫《那一笑行》,“那些年一起笑过的闵行”,我想了半天,可能我们还是做小众相声做得比较好,给大家重温一下当时在闵行校区里面那些大学生们听到我们这些节目所引发的共鸣,我希望这样的共鸣不只出现在交大校园里,而是出现在每个拥有共同的梦想,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经历的人群中。我们后来也尝试过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说在台球厅演过一个相声叫《台球》,那么所有喜欢台球的球迷,他们都会觉得这个段子很不错。再比如有一个关于讲地域歧视的相声中间有一段讲NBA的,那么喜欢NBA的球迷都会觉得很不错。我觉得你只有这种方式,才能真正让观众们重新去热爱相声吧,重新感受到相声给大家带来的这种欢快的氛围。

500

郑钰:最后我想说,在现在这么多元又丰富多彩的一个时代里,我们看别人的作品不一定非得说我get不到他的笑点,而是我就学他两招。他不是用这个方法搞笑的吗?我回去把我生活中觉得有意思的、有共鸣的创作出来,然后给我身边的人带来欢乐。你觉得这种方式怎么样呢?

李宏烨:多一种选择。

郑钰:多一份欢乐。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