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悲凉的过往,才能成为现在最快乐的省份

国馆2024年07月16日 08:02:111人参与1评论

在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江湖里,

每一个地方的方言,

都有着让人上头的魔性。

陕西话的“额滴神”,

山东的倒装句,

河南话的“中”……

但要说中国最可爱的方言,

四川话要排第二,

就没人敢排第一。

500

曾有个勤劳四川同袍,

种的菜被人偷了,

于是愤怒在菜地里插上——

我日你仙人板板

你穷疯了

扯我秧秧

500

爆红网络后,

四川人一脸懵逼:

我明明很生气啊,

笑个锤子哦。

充满魔性四川话有个特性,

——善用叠词。

草不叫草,叫“草草”

鱼不叫鱼,叫“鱼摆摆”

鸡爪叫”鸡脚脚“、洗澡叫”搓夹夹“、

方木块叫“方方儿”、虫子叫“虫虫儿”……

在四川,只有叠词,

才能精准表达出情绪。

曾听到这样一个笑话,

据说成都公交车起火时,

记者找到幸存者,

开启一段魔幻现实主义的对话。

500

记者问幸存者:车上有锤子吗?

幸存者:有个锤子!

“锤子”,四川方言,意为“什么也没有”

记者:有锤子?你们怎么不拿来砸窗呢?

幸存者:莫得,有个锤子的锤子!

记者:什么?还有两个锤子?

幸存者:唉呀,有个铲铲

“铲铲”,四川方言,意为“什么也没有”

记者:铲子?那也可以用来砸窗子啊?

幸存者:砸个锤子的窗子哦!

记者:是砸窗子不是砸锤子?

幸存者:唉呀,我跟你说个锤子!

记者:我说的窗子。

幸存者:锤子!

记者:哪到底有什么?

幸存者:有个毛线!

四川方言,意为“什么也没有”

记者:哦,怪不得燃的那么快!

幸存者:…………

四川话的“叠”性,

早已深入日常生活中。

500

500

图2|e路上有你 ©

周末约上三五个好友,

去吃一顿“钵钵鸡”

楼下新开的餐馆,

会找个时间去“吃嘎嘎”,

老板还会问你:“要不要葱葱”。

就连在学校,

秉着严谨科学态度的化学老师,

也会告诉学生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盖盖盖”

……

四川人说话有多可爱?

大概就和大熊猫一样可爱吧。

500

图 | pexels-realcereal ©

此外,在四川方言中,

关于谈恋爱,也有特定的表达。

北方人一般叫“处对象”,

上海人称作“谈敲定”,

广东人管它叫“拍拖”。

唯有四川人,

遇到喜欢的人,

想谈恋爱了,

多半会说“耍个朋友嘛”,

真是又可爱又有灵气。

说实话,我们的城市,

需要一些“灵气”,跟“嗲”“萌”不同,

“灵气”是一种没有人工加持的赞美词。

它是没有野心的小确幸,

让人感到轻松、愉快。

会在不期而遇的时光中,

给人带来一丝治愈感。

给你疲劳的生活,

来上一记摸头杀。

四川话,

就是给了全国一记摸头杀。

500

图 | pexels-yang-deng ©

500

四川灵气的,

还有它的历史。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地上文明看山西,

地下文明看陕西。

国馆曾经写过陕西和山西。

的确,从文物遗址分布来看,

山西和陕西都是文物大省,

各有千秋。

然而,要说哪里的文物最生动最鲜活的话,

那四川一定榜上有名。

这里有3000至5000年前的“三星堆遗址”。

3.95米巨高的青铜神树;

2.62米高的青铜大立人;

1.38米宽的青铜面具……

500

图 | pexels-william-liu ©

自发现以来,

三星堆遗址就颠覆了整个世界,

被标榜为外星文明的各种说法,

众说纷纭。

这里有跟商周同时期的“金沙遗址”。

与三星堆遗址相距只有50公里的金沙遗址,

以“太阳神鸟”最为耀眼。

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

生动再现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

500

图 | 太阳神鸟,源于微博——金沙遗址博物馆

这里有2000多年前的超级工程“都江堰”。

作为全世界迄今为止,

年代最久、唯一留存、

仍在一直使用的无坝水利工程。

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

都江堰,至今依然惠泽一方。

500

500

图1 | 坤Cactus

诸葛亮在这里三分天下,

李白在这里写下,

——浪漫主义名篇《蜀道难》,

杜甫在这里写下,

——现实主义伟大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似乎总有一种力量,

让四川历史变得生动,

让四川文化变得鲜活。

而背后的力量,

是一部难以言表的灾难史。

500

今天四川有多幸福,

往日就有多悲痛。

四川,不仅处在,

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的交界位置,

还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所以,每当地质运动频繁时,

四川地震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打从有文献记载起,

四川就是个地震频发的地方。

历史上,四川有几个主要地震带。

500

①鲜水河地震带

西起甘孜东谷北,向东南延伸,

经炉霍、道孚、康定, 南达石棉,长约400公里。

这是四川地震史上的一条最长最活跃的地震带。

500

自1700年以来,

在这条地震带上发生7级以上地震高达9次,

1786年康定、泸定的7.75级地震,

1923年炉霍、道孚的7.25级地震,

1955年4康定折多塘的7.5级地震,

1973年炉霍雅德的7.6级地震……

500

图 | 源于百度——鲜水河

②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

北起冕宁,

中经西昌、德昌、会理鱼鲊( 金河) ,

南抵云南元谋,长度接近300公里。

这条地震带恰与地质构造上的安宁河断裂、

雅砻江断裂、则木河断裂相吻合。

500

历史上这条地震带上的地震级别大,

但发生频率相对较低。

1536年在西昌北边的7.5级地震 ,

以及1850年在西昌、

普格间发生的7.5级地震,

在西昌市泸山光福寺陈列的地震碑林,

均有碑刻记录。

其中仅1850年的地震碑刻就有八九十通。

500

图 | 源于百度——安宁河

③龙门山地震带

南起天全,往北经都江堰、汶川、

茂县、北川、青川入陕西宁强,

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

500

图 | 源于百度百科

龙门山断裂带由3条大断裂构成。

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主后缘断裂,

——属于逆冲断裂

龙门山主中央断裂 ,

——属于逆冲- 走滑断裂

龙门山主边界断裂,

——属于逆 冲断裂

在历史上,这条地震带并不安分,

这里常见7级以上地震,

甚至8 级以上强震也发生过,

一直是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地带,

也是中国地震局重点观测的地区。

我们亲身经历的汶川8.0级大地震

就是在这条地震带发生的。

此外,

松潘地震带、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

理塘地震带、木里-盐源地震区等,

从四川穿插而过。

表面上四川是最巴适的地方,

实际上山高谷深的四川,

也是地震灾害最多的地区之一。

500

映秀镇,

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源地带。

至今,这座城市永远定格了漩口中学,

地震时的那一幕:倒塌的教学楼,断壁残垣。

虽然过去16年了,

依稀能从废墟中,

感受到当时哀鸿遍野的惨状。

曾经五层高的教学楼,

如今在废墟里只能看到第五层。

其中一到四层,

连同教学楼里的学生,

永远埋在地下。

映秀全镇一万两千人,

仅两千三百人生还。

500

图 | 映秀漩口中学遗迹图片

500

多灾多难的历史,

铸造了四川的“巴适”文化。

祖祖辈辈生活在四川的人民,

有一个共识:

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

谁都不知道,

明天和地震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既然不知道,

那还不如“巴适”地活下去吧。

“巴适”(bā shì),

属于巴蜀方言,意思是指很好、舒服。

500

图 | pexels ©

在四川人眼中,

人生只有一件大事:

吃,且要吃得巴适,玩得安逸。

毕竟,只要有美食在,

就没有过不去得坎。

如果吃到很好的美食,

四川人都会情不自禁喊一声:

巴适得板!

500

图 | pexels ©

提起川菜,

很多人想到的是麻婆豆腐、四川泡菜,

亦或是火锅、回锅肉等等。

但最能代表川菜的,

有且只有一样:四川串串。

没道四川撸过串,

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去四川。

你以为串串就只是一种东西?

那就大错特错了。

四川串串,细分下来有六大类别:

麻辣烫、冷锅、油卤、干拌、油炸和钵钵鸡。

500

图 | 图虫创意 ©

如果去四川,有人要请你吃串串,

一定要问清楚是要请你吃哪种串串,

瞬间对方觉得你很会吃。

挑选食材时,

既有鸭血、肥肠和脑花等重口味,

也有豆皮、土豆、藕片、木耳等清新素菜。

四川串串的精华,

就是越是家常,越是美味。

吃串串,最具灵魂的不是吃了什么,

而是撸完串,大喊一句

“老板,数签签儿!(拖长尾音)”

500

他们数的是不是签,

数的是生活,是人生。

虽然人生总是不如人意,

但好似数完签签,

就忽然有了力量,

总能再坚持一下。

数签签,

是四川人迎接生活必不可少的仪式感。

500

图 | 国馆 ©

500

四川的人口分布很独特。

整个四川是人口外流大省,

唯独成都,一直是人口流入的地区。

“富成都穷四川”、

“成都省四川市”之类的批评声音,

这些年一直存在。

但正如前面所说,

四川最大的问题,就是地形。

四川省内有多条地震带,

可成都平原不在地震带上。

成都平原地壳比较稳定,

地质构造是厚达200~500米的砂卵石层。

把重点放在成都平原,

做大做强一个点,无可厚非。

500

图 | 今日成都 ©

一位大学同学,

毕业就回了四川,

在成都工作。

虽然经常嘴上戏谑着“成都省”,

但他也坦白,

要是没有成都及其周边经济的聚集效应,

很多像他这样的人,

怕是只能去沿海找工作了。

如果没有成都的繁华,

那么很多四川人,

都只能远离家乡,

去到东部沿海打工。

500

500

媒体提到成都时,不同时代,

都会有不同的标签。

50后、60后会想起武侯祠、杜甫草堂司。

70后、80后会想起九宽窄巷子,

还有那首民谣《成都》。

90后、00后则会想起《哪吒》,

以及二次元、电竞……

成都,

并非是网友口中的“吸血鬼”。

它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

给四川带来新机遇。

成都标签的不断更新迭代,

其实就是四川与时俱进的一个缩影。

500

500

图1 | 成都东郊记忆动漫展 图2 | 成都电竞

在现今绝大城市都还未成形时,

四川早已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后方。

在大唐迎来万国来朝之际,

这里与长安、扬州、敦煌齐名。

在大宋开创商业社会之际,

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张纸币。

在改革开放的农民工大潮中,

与河南成为劳务输出最多的两大省份。

新奇的二次元、电竞,

在这里,引领全国。

一带一路下, 四川是重要衔接点,

中欧班列在这已累计突破2800列,

位居全国第一位。

中国省份永远在洗牌,

但四川,从未下桌。

500

图 | pexels-tizzy ©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