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被悬赏通缉的台湾“心战部队”
10月11日,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发布悬赏通告,征集颜嘉宏等18名台湾军方“政治作战局心理作战大队”(简称“心战大队”)核心骨干违法犯罪线索。
通告中提到:凡提供有效线索的举报人,以及配合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的有功人员,厦门市公安局将给予1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这些歪瓜裂枣也不值几个钱,一只才一万。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有线索,不要钱也一样会配合公安机关抓捕它们。当然,有一万块更好,可以买好多斤猪肉。
“心战部队”一词,虽然有些陌生,但它的历史可不短。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心战部队”都是台湾一个秘密,因为它属于作战单位,今天也是。
战争分为攻城和攻心两种。武力攻城,它们也知道是白日做梦。
所以,攻心就成了它们最主要手段。“心战部队”也由此成立,当年有些秘密,今天的台湾名嘴也未必知道。
一支神秘的无枪部队
1950年开始,国民党所有机构在台湾都变成了“压缩包”,组织部、宣传部都被撤销,重新整编。
蒋介石在台湾只抓两个机构:中央委员会(中央党部)和军队。
为了培养蒋经国接班,他把中央委员会交给了蒋经国,军队由蒋介石亲自负责。
中央党部单位:
第一组——组织(原组织部)
第二组——敌后党务(旧军统骨干,100%封闭工作)
第三组——海外党务(联系华侨)
第四组——宣传、文化(原宣传部)
第五组——岛内民众运动
第六组——心理作战、政治作战、保密防谍
财政委员会——财务审计
纪律委员会——党纪执行
考核委员会——考核干部成绩
妇女工作委员会——妇女运动
党史编纂委员会——编纂党史
秘书处——对蒋介石一人负责
革命实践研究院——也称阳明山党校(由蒋介石亲自主持)
一处、一院、六组、五委共13个单位,就是国民党在台湾的骨架。
其中第六组和妇委会是特殊的,由于“心战”日益重要,后来膨胀成了一个统辖各组的“心战委员会”。
妇委会最初是第五组的一个科室(妇运),但宋美龄闲得无聊,硬是妇运从第五组划出,单独成立一个妇委会。还专门在台北宝庆路二号建造了一座漂亮洋房,作为办公地点。
由于宋美龄地位特殊,不能跟其他负责人一样叫主任,所以她的官职叫“指导长”。
宋美龄到任后,陈诚、何应钦、白崇禧等人的夫人当然也要加入。这样,妇委会就成凌驾于中央党部所有单位之上的“贵妇俱乐部”。
妇委会开大会时,蒋介石一定亲临现场,其它组委开会想都不要想有这种规格。
重点说说第六组。
该组最初由军统的唐纵组建,1952年张炎元被任命为主任。
朝鲜战争末期,美国CIA人员用“西方公司”(NACC)掩护身份进入台湾,与心战小组合作。第六组迅速扩编,改由蒋经国接管,并将第二组业务也纳入其中。
第六组作为一支神秘的部队,第一项大规模“心战”工作就是1953年年底胁迫志愿军战俘去台湾。
蒋经国派他在江西时的干将黎世芬以《中央日报》社总经理前往南朝鲜釜山,和第六组副主任陈建中一起工作。
黎世芬负责国际宣传,谎称大陆军民都愿意投奔蒋介石,志愿军战俘都不愿回大陆。在志愿军战俘身上刺字、刺画展示给国际社会看,就是“心战”组想出来的。
由于心战有功,黎世芬回台后被调入第六组第三室,1957年陈建中升为主任,黎世芬被派往曼谷,以外交官身份从事泰国华侨心战工作。
国民党管这叫“联合作战”,用联战对统战。
海外心战人员,月薪比岛内高一截,东京200美元、汉城150美元、越南、菲律宾、新加坡为100美元,香港地区900港币。
1958年,国民党驻泰国“大使”发现黎世芬的月薪竟然高达640美元,远远高于他这个长官,心理顿时失衡,就把这事给捅了出去。
然后东京、汉城等地搞心战的,心态反被自己人给搞崩了,不干了。
1960年,蒋经国只好将黎世芬调回台湾,任“中国广播电视公司”总经理、“中央电影公司”董事长等职,兼第六组副主任。
其实工资风波起因就是蒋经国在私下给自己人加薪,他想建立自己的人马。黎世芬回去后,曼谷站接任者的月薪就回到100美元,大家心态平衡了。
蒋经国的心战分两部:岛内和大陆。
岛内就是“人人要成为政府之耳目”,鼓励大家互相告密,“防匪防谍”。
针对大陆就是电台喊话、空投印刷品、气球传单,还有潜伏特务上街贴反动标语。
1960年,国民党成立“心战委员会”,七名委员由蒋介石任命:陶希圣、张道藩、张其钧、郑介民、蒋经国、黄少谷、唐纵。
这说明心战的重要性已提升到了国民党最高层。它由最初第六组(宣传)延伸到了军事、情报、教育、理论、文化等领域。
蒋经国再成立一个“心战指导会报”,每两个星期召集一次。
“会报”下设:空投、广播、敌后、海外、海岛、技术、总务,共七个心战小组。二、三、四、六组、军情局、安全局及军队总政治部负责人都要参会。
由于心战工作对台湾当局的极端重要性,蒋经国的权力也迅速扩大。
由他掌控的单位,从“中央通讯社”到《中央日报》,再到“中国广播公司”、“中央电影公司”、“台湾省电影制片厂”……无所不包。
1957年开始,国民党每年都要邀请香港影视界、文化界人士到台湾观光。
1962年,台湾设立电影奖,从金门和马祖各取一字,叫“金马奖”,时间赶在蒋介石生日前一天,10月30日,名为暖寿!
由于心战由蒋经国直接掌管,所以它可以将资金转为资本投入香港电影市场,这也是后来“港片台资”形成的主要原因。
台湾经济发展后,港片如果不配合心战的要求,就会面临失去市场的风险,有些参加大陆影片拍摄的明星甚至会被封杀。
香港及海外文化界名人则每年要去台湾参加“阳明山会议”,名为中华文化交流,实际操办者就是第六组。
心战投入的经费是天文数字,除了官方经费之外,连邓丽君、凤飞飞这样的歌星都要为空飘大陆的气球捐款。
气球里面的物品五花八门,有蒋介石的画像、标语,也有色情扑克牌。
“心战”一方面是攻,另一方面是守。攻就不用说了,所谓守就是在岛内编织信息茧房,进行仇恨教育。
蒋经国一手建立的“心战部队”在他去世后,依然存在。只不过国民党的“心战部队”落到了“台独势力”手中。
绿营对大陆的心战,重心就在网络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心战也升级了,从以前的天涯论坛图文变成了一个个短视频。
它们再通过对某些平台的算法研究,获得推荐。不需要大V合作,也能得到传播(也没有大V敢跟它们合作)
从1953年到今天,已经过去了70多年,科技日新月异,但台当局的心战目标,万变不离其宗--配合外部势力,搞乱大陆,减轻自身压力。
不要小看这些歪瓜裂枣的危害性和破坏力。它们都是职业的造谣者和传谣者,“阵地”就在网络。
这些家伙都是台湾军方“政治作战局心战大队”核心骨干。
它们是制造谣言的“中央厨房”,包括政治谣言、经济谣言、社会谣言、外交谣言、军事谣言,还有“历史真相”、“名人名言图片”……
如果大陆有热点事件,它们还会极力散播刺激情绪的言论,然后通过网友的主动传播,以达到制造对立,撕裂社会目的。
除了通缉名单上的这些台军“心战大队”成员,它们还有外围组织。
10月10日,“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就公布了3名台湾网络“水军”头子的信息,这位长得像车祸现场的陈凯杰,就在一家“艺术公司”上班。
而指挥这家公司的是台湾军情局三处中校情战官林子育(化名林晓菲)
我们的国安和公安机关能如此精准地掌握台湾“心战部队”骨干和外围的个人信息,包括证件照和生活照,并将其公开。
其实也是在打一场“心战”,它们以为自己很神秘吗?
我们要让这些魑魅魍魉暴露于阳光之下,让它们心惊肉跳。
战争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心战”也是如此。它们想要“心战”,那就给它们“心战”!
普通网友在打击对岸“心战部队”具体人员时做不了什么,但我们如果能做到不帮这些歪瓜裂枣传播“心战内容”,那就是对它们最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