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西方说的病夫?”来华被刷新三观,非洲大儒被BBC骗惨了

一、“来到中国,我才意识到我被BBC们骗惨了”

“在来中国以前,我对中国的印象,要么是基于好莱坞的电影,要么就是通过BBC、CNN或路透社等西方媒体的报道。当时的中国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当然,还有我在电影中所看到的,是脏兮兮的街道,到处都是病入膏肓、穷困潦倒的中国人。可当我来到中国之后,我的三观被刷新了,因为我所见到的这个中国,和我之前电影里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我觉得中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家,发展得很好,中国人民也很优秀。”

500

500

500

500

500

“我来中国这一趟见到了很多记者,尤其是来自全球南方国家的记者,我和他们聊了一下。你就拿我对巴拿马和哥伦比亚这俩拉美国家的印象来说吧,在我遇到那些来自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的同行之前,我还以为这俩国家的人要么都是毒贩子,要么就是黑手党。甚至不光是对他们,你比方在我的祖国,苏丹。很多人一想到苏丹,都会说它是一个一贫如洗的国家,老百姓都在忍饥挨饿。有一张关于苏丹的、很著名的照片:一只秃鹰虎视眈眈地站在一个瘦骨嶙峋的苏丹小女孩身后。这张照片就是很多人对于我们国家的印象。”

500

500

“我觉得我们广大南方国家可以建立一个咱们的媒体平台,让我们自己国家的真实形象在上面得以展示。”

500

500

6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活动论坛上,一位来自苏丹的媒体人如是说道。我在这里给大家复述的,就是这位苏丹媒体人在论坛上说的话。有关这段内容的短视频我是在观察者网的社媒账号上刷到的,它的长度很短,满打满算还不到两分钟,而且信息量也比较有限,我甚至连这个苏丹媒体人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不过有一点我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他在讲话中提到的那张照片。

那张照片名叫《秃鹫与小女孩》(The vulture and the little girl),又称《饥饿的苏丹》,它是一位来自南非的、名叫凯文·卡特的白人男性自由摄影记者,于1993年在苏丹南部的伊阿德村附近拍摄的。当时苏丹正在打内战,烽烟四起、满目疮痍、生灵涂炭、饿殍遍野。

凯文·卡特和他的同行乘小型飞机来到伊阿德村附近,打算就地取材,拍一下苏丹的战乱和饥荒等人间惨剧。虽然拍摄这些人间惨剧的确就是凯文·卡特此行来到苏丹的主要目的,而且这个国家也确实到处都是这样的素材可供他拍摄,但凯文·卡特还是被他目之所及的悲惨景象给震撼到了。

500

凯文·卡特

据他事后回忆,他对自己在伊阿德村当地拍摄到饥荒景象深感悲哀,觉得这对自己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于是就在附近找了个灌木林准备缓口气。结果刚走到灌木林外,就听见里头传来一声微弱的哭声,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小女孩,她赤身裸体,面朝贫瘠苍凉的非洲大地,背对着灼烫炽热的当空烈日,艰难地朝着位于1公里外的食品发放中心匍匐前行。距离小女孩身后不远处,就站着一只虎视眈眈的秃鹰。

秃鹰是一种对死亡极其敏感的动物,能够嗅出奄奄一息之人身上的气息。小女孩每爬行一步,秃鹰就紧随她向前一步。很显然,它深知小女孩已是命悬一线,所以才如此紧跟不舍。

见到了这一幕的凯文·卡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幕绝佳的摄影素材。他不动声色地就地等待了20分钟,找好角度,在尽可能不惊动那只秃鹰的情况下,最终完成了取材任务,拍下了那张日后既让他享誉世界,也叫他万劫不复的著名照片——《秃鹫与小女孩》

500

秃鹫与小女孩

后来,凯文·卡特将《秃鹫与小女孩》的版权卖给了美国《纽约时报》,1993年3月26日,《纽约时报》将这张照片刊登在了它们的报纸上。因其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的极致构图,《秃鹫与小女孩》一经刊出,旋即引起了各大西方主流媒体的热切关注,后者争相转载,最终让这张照片传遍了世界。一时间,有关苏丹内战的话题成为了西方舆论场上万众焦点,而凯文·卡特也因此获得了西方新闻界的至高荣誉——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

不过,出名之后,麻烦也随之而来。因为《秃鹫与小女孩》的确是拍得太有冲击力,所以很多读者在看过这张照片之后,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想要获知照片中的那个苏丹小女孩的结局。然而很遗憾的是,她的后续情况无人知晓,无论是《纽约时报》还是凯文·卡特。很多人因此认为,那个小女孩只怕是当时就不幸罹难了,而凯文·卡特却只顾着拍照片、博出位。是他害死了那个小女孩,就算他没有直接动手,那他起码也是帮凶。

遭遇了如此变故的凯文·卡特心力交瘁,因为不堪舆论指责,1994年7月27日,凯文·卡特在自己的车子里自杀身亡,死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得年仅33岁。

二、我们不要西方的同情和施舍,我们要的是自己的发展与尊严

学新闻摄影的同志和朋友对《秃鹫与小女孩》这张照片应该会比较熟悉,我则是在多年以前的一本杂志上看到的,当时我看到它的时候就觉得很震惊,我从没想过真的有人能拍下如此震撼的画面,我心想这要不是摆拍的话,那么这样的照片的确是非常难得的,也确实值得一个大奖。

当年的我还不像现在这么久经世故,也没有太多条件可以对这张照片背后的渊源加以细究,单纯只是觉得它拍得很有冲击力。后来年岁稍长,得知拍了这张照片的南非摄影师因为承受不住舆论压力而自寻短见了,又觉得无限唏嘘。虽然他那短暂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但我觉得他也许并不是一个坏人,可能是有功名心,但不是个坏人。非要说谁坏,那坏的也应该是以《纽约时报》为首的那帮西方媒体,还有站在幕后操纵着它们的西方帝国主义集团。

500

人类有喜怒哀乐、世上有悲欢离合,这本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可为什么别人“有幸”得到西方媒体大力传播的,要么是怒是哀,要么是悲是离,而喜乐平安的景象却往往多见于西方国家呢?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总是西方人的脸上长着一副仿佛从来没有受过欺负的笑靥,在《纽约时报》们的新闻报道中,就好像这样的表情已经被西方人注册了专利一样。

如果这人世间真的是多姿多彩,那为什么在你们的镜头之下,属于我们的那一帧画面永远都是灰暗与苍白的?

还是说,其实你们西方国家,还有你们的西方媒体,你们从来就没有在意过我们广大南方国家老百姓的死活。我们的苦难和窘迫,对你们而言只不过是用来塑造舆论霸权的一抹调色罢了,属于你们的颜色总是明艳又好看的,而属于我们的则是阴沉又鄙陋的。

这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好看的一面,只是你们从来都不在意,就算看到了也权当无视,就算登报了只会被挤兑在犄角旮旯里,当一个小小的豆腐块。

虽然我不知道那位来京的苏丹媒体人叫什么名字,但是他说的话我深有同感。我们的国家在西方媒体报道中是个什么形象就不说了,这个大家心里都清楚,就拿他所提到的西方媒体给大众舆论塑造的巴拿马和哥伦比亚这俩拉美国家的舆论形象来说吧,确实就是他吐槽的那样。你要是完完全全通过西方媒体来了解的巴拿马和哥伦比亚,那么你对这俩国家的印象大概率就是罪恶横行、遍地毒枭的。

不信?那就去看看美国网飞拍的美剧《毒枭》好了,保证满足你对美西方刻板印象下塑造出来的拉美国家群像的全部想象,甚至还有超出。

500

网飞美剧《毒枭》的剧照

而且,大家要知道,巴拿马和哥伦比亚这俩国家还都是位于被美国视作是“自家后花园”的拉美地区的,而且在过去几十年来还是由亲美政权长期把持的。美国对待它们俩尚且如此,人家的CNN、BBC、《纽约时报》和好莱坞们会对距离美国更远的中国和苏丹等南方国家恶意满满,也就不足为奇了。

它们对它们的眼前人尚且都如此恶毒,你还指望它们能给予我们公平客观的评价呢?拉倒吧。

说来搞笑的是,在出这期节目的过程中,我本来是想找一点有关那位苏丹媒体人的其他信息,以填充内容文案的。于是我用了好几种语言,对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排列组合,然后输入到谷歌的搜索引擎上找了又找。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有关那位苏丹媒体人的其他信息我是一点没找到,但却意外地找到了BBC带我们节奏的新闻报道。

你就拿“苏丹媒体人:在BBC们的报道中,中国病困交加,巴拿马都是毒贩”(Sudanese media man: In BBC reports, China is sick and Panama is full of drug dealers)这句话来说吧,我是用它的英文版本来作为第一搜索语言的,结果谷歌给我弹出来的第一条搜索结果却是BBC的一篇抹黑我国禁毒工作的奇文,它的标题读起来就十分炸裂:

《为什么中国制造的毒品会泛滥到难以遏制?》(Why a deluge of Chinese-made drugs is hard to curb)

500

BBC们在香港都敢如此猖狂,你就更别提苏丹了

这篇奇文是一个名叫丹尼·文森特(Danny Vincent)的BBC记者于今年4月19日在中国香港发出来的,刻板印象简直可以说是拉满了。

你以为BBC那帮刀笔吏塑造出来的中国就是一个“东亚病夫”的形象那么简单?不,你错了,你还是把BBC们想得太好了。它们给世人塑造的中国舆论形象不仅仅是“病夫”,同时还有“毒贩”。

常看缉毒题材影视作品的同志和朋友应该都知道,有个词叫做“以贩养吸”。我都没想到啊,有朝一日,我居然能看到西方媒体拿这词儿来揶揄我们的国家。

香港是我们的地方,BBC们尚且都敢如此猖狂,你就更别说远在非洲大陆的苏丹了。

“我觉得我们广大南方国家可以建立一个咱们的媒体平台,让我们自家国家的真实形象在上面得以展示。”

我特别特别赞同苏丹媒体人说的这句话。说一千,道一万,打游击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舆论平台才是治本之策,不然你就是再有战斗力,人家说一巴掌给你拍死也就一巴掌给你拍死了。什么的作品能获奖?获奖的标准是什么?所有这些东西都掌握在人家手里,人家可不就想怎么整你就怎么整你吗?

我们不需要西方的同情和施舍。

我们要的,是我们广大南方国家也可以繁荣发展的动力,是我们也可以自尊自爱的权利。

我们不是在征求你们西方的意见。

如果你们就是不愿归还属于我们的东西,那我们就自己过去取。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