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之后的海空大杀器-机动子母岛,中国能造,对手抓狂

自转《持续低熵的纸上谈兵(一)超过一千米的巨型航母》文末自己的跟帖

呵呵,这就不是单一的“航母”舰了!

本人早就有过设想:机动子母岛——

:2~3万吨的轮船,甲板上有数十根伸缩杆,杆头端连着3/4米(内)径的六边形钢板(陶瓷铝板),伸缩杆竖起来后,数十块六边形钢板在船体甲板上空联结组成一个大的空中甲板,板与板之间、杆与杆之间通过电动或液压伸缩杆支杆铰接,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

:船与船头尾、左右按三角形排列有间隔的通过多道伸缩杆铰接,使各自的空中甲板组成更大面积的完整飞行甲板,在甲板的非常规飞机起降和停放区,有指挥塔-驾驶舱、雷达,还有与甲板下船体运送人员、物资、飞机的升降通道,没有覆盖甲板的边缘下面的外圈子船,有1130近防炮、76转膛炮、VLS装备;

中心线纵列数十艘子船,中心线横排也是十数艘子船,形成由数十上百艘子船组成的一座3000米长(可起降重型战机和普通加油、预警、运输机),500米宽(中间两条各50米宽的起降跑道外,两侧还能停放飞机)的菱形机动行驶的“岛”;

几点说明:1、子船的船与船之间是通过伸缩杆“柔性”(传感器接收外力信号后指示控制伸缩杆动作的液压或电动机构用相应的反向力对抗消解——比亚迪云辇Z工作原理)铰接,当海浪冲击各个船时,柔性铰接会减轻消除冲击力,保持岛的平稳;同理,组成飞行甲板的六角形钢板互相嵌合,板与板之间、杆与杆之间的伸缩杆“柔性”铰接,可以保持船摇板不摇,并分散、减轻、消解飞机起降滑行的冲击力,参看木制榫卯建构对地震波的传导消解原理;

2、数十上百艘子船在统一的操控下,分工合作发力,让岛有很强的方向调控行驶能力

3、子船的功能多样化,有(对空、海)指挥、(人员)生活、(机、船)维修、(弹药、燃油、食品)存储、(中远程导弹、防空、反导)攻击等专业化分工

4、遭遇敌核袭击时,在预警阶段,岛可以快速解体成若干个小岛(视甲板上飞机的停放位置而定),分散开来向各个方向行驶,减小被一枚核弹即摧毁的危害性(目前敌方核导弹尚不具备末端制导,落点只能是发射时的坐标);

5、在日常使用、战斗过程中,发生功能失灵、战损等情况的子船,可以单独或多艘更换

——中国目前的造船能力摆在那,数十上百艘2~3万吨专业“子”船造出来“建岛”,真不是难事。而对手就只能在那干瞪眼了!到时候,夏威夷岛以东太平洋面放一“座”、大西洋放一“座”、印度洋放一“座”,呵呵,天下太平!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