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胀了吗?;股市取舍之道

(1)滞胀

相信大家都能感觉到,这两年舆论环境是越来越糟糕,各种对立情绪越发激烈,各种唱衰言论大行其道。

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叠加的结果。

一方面是当前我们面临经济增速长期下行的大环境,以前积累的很多矛盾就会集中爆发。

另外一方面是当前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现实中积累的负面情绪,很容易在网络上被放大。

此外,美国对我们长期搞舆论战、认知战,很善于进行极端化、扩大化,去利用人们的负面情绪,推波助澜。

这也有我们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一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像2020年和2021年,网络舆论环境就非常好。

2022年开始,网络舆论环境才开始急转直下。

所以,我在2020年和2021年,写文章时会更多去跟大家提醒风险,让大家不要加杠杆,要减轻负债,保障现金流,多攒钱来积攒冬粮,准备过冬。

不过,去年在“经济大环境不好”已经普遍成为人们共识之后,我反而就开始去跟大家做心理按摩,去反驳一些恶意唱衰的言论。

这就好比,股市疯狂上涨时,人们更需要的是提醒风险的声音。

股市暴跌之后,人们更需要心理按摩,才能避免因为恐慌割肉。

但现实情况是,股市狂热上涨时,人们会本能讨厌提醒风险的声音。股市暴跌时,去做心理按摩也容易被骂。

所以,不管提醒风险,还是心理按摩,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我认为,我们舆论就是比较缺乏这种理性的声音,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是得有人去做。

现在太多人只是在单纯在情绪输出,煽动对立。

比如,有些人看到一个“滞胀”名词,就鹦鹉学舌一样,说我们经济也在滞胀。

但滞胀的定义是比较严格的,就是一个国家经济体,同时出现经济衰退和通胀。

这里,经济衰退的定义通常是连续三季度GDP环比负增长。

而通胀的定义,通常是CPI同比增长至少得超过3%;

我们当前是都不符合这两个标准。

我们GDP过去一年都是环比增长。

500

CPI当前也是同比增长0.3%;

既没有衰退,也没有通胀,自然够不上滞胀。

倒是日本当前经济是存在滞胀风险。

日本GDP是连续三季度没有出现正增长,其中两季度是负增长。

500

而日本的通胀率,去年是一直保持在3%以上的高位,目前也还维持在2.5%;

500

所以,日本这种才叫做有滞胀风险。

某些人不要看到个名词,就随意套用。

客观来说,我们当前经济是处于经济增速的下行压力,但要注意,这里是增速下行,而不是经济下行。

我们经济是长期习惯了8%左右的高增长,现在这个GDP增速已经逐步下降到5%左右。

这是相当于踩刹车的效果。

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周期,企业大量加杠杆。

所以,一旦经济增速下行,就会把高速发展时被掩盖的问题,被集中爆发。

通过杠杆撬动的高速增长,也会在增速放缓时,让杠杆背后的债务风险被放大。

这是我在前几年提醒过很多次的问题。

但至少增速下行,还不是经济下行,也不是经济衰退,这是不同的概念。

随着我们经济体量越来越庞大,可预期的未来,我们经济是比较难出现8%的高增长,能维持在4%以上的增长率,已经是相当高速的增长。

对于欧美国家来说,他们看我们这样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仍然保持5%的增速,他们的内心是充满恐惧的,要不然美国也不会这么歇斯底里的来围剿我们。

而且客观来说,我们当前经济出现的很多困难,也跟美国过去这几年不断对我们发动贸易战、各种制裁,是有很大关系。

当然,我们经济的很多问题,更多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包括房地产问题。

但一说我们经济的问题,就完全把美国对我们的打压因素排除出去,这显然也是不客观、也不全面。

我们当前经济,顶多只能说缺乏依靠通胀去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所以这两年,我们的名义GDP增速并不高。

因为名义GDP是包含通胀的。

所以,美国由于过去三年的高通胀,让2022年和2023年的名义GDP都出现超高增长。

但这种靠通胀膨胀出来的GDP增长,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大通缩和大通胀并不是好事。

最好是保持2%的温和通胀。

但1%左右的低通胀,也不见得是坏事。

我们当前在经济转型周期里,需要争取经济整理时间。在较长的整理周期里,让我们完成经济转型,来腾笼换鸟,用时间换空间。

这样才能尽量把经济转型带来的阵痛伤害降低。

但经济转型的阵痛,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是很难避免,包括美国是在极力去趁机放大我们经济转型的阵痛,这会增加我们经济转型的压力,但美国是绝对无法阻止我们完成经济转型,顶多只是增加我们经济转型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所以,我们是要做好预期管理,不要过度悲观、也不要盲目乐观。

盲目乐观的人,很容易在现实落差过大,而陷入过度悲观,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

保持一个平常心,多一些耐心,在低谷期,就做好个人沉淀,多学习知识,多提高技能,这样当经济走出低谷期时,我们做好准备的人,才能第一时间去抓住机会。

而过度悲观的人,却只能自怨自艾,一直沉沦在自己的低谷期里,而错失转危为机的机会。

经济周期的发展是有周期规律,不会一直繁荣,也不会一直衰退,特别对于我们这样重视宏观调控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经济如此,股市也是如此。

500

(2)股市

A股春节前一度暴跌到2635的低点,春节后出现反弹,一度反弹回3100上方,但最近一个月,A股基本是一路阴跌,又跌破了3000点。

虽然当前A股在我看来,还没有到需要我专门写文章去心理按摩的位置,不过我也可以先简单说两句。

由于是连续阴跌了一个月,当前股市情绪是到了冰点,股民负面情绪爆棚。

这其实也是预期管理缺失的结果。

5月底,股市涨上3100的时候,舆论上就马上又有很多鼓吹大牛市的言论。

但我在两年前就跟大家说过很多次,对于A股这几年都不要抱有太高的期待,现在更多是在一个历史大底的磨底周期里,起码得磨底两三年。

现在很多人拿A股带节奏,去扩大人们的负面情绪。

不过,A股的问题又不是现在才有,早几年为什么自己不能发现A股的问题?

我4年前写了很多揭露A股问题和风险的文章,当时被很多人谩骂。

现在,在我文章底下留言骂A股的人,跟4年前骂我提醒风险的人,往往是重叠的。

4年前,有人提醒A股问题,他们骂。现在他们满仓被套了,才反过来怨天尤人,骂这骂那。

这其实只是对他们自己不好,毕竟亏钱的是他们自己。

其实对我这样一直在等待机会的人来说,股市跌下来,才反而意味着机会。

不能提前去重视风险,那么等风险爆发导致满仓被套,也只能怪自己。

对于A股,大家也不用太悲观,如果跌多了,反而是给我们低吸的机会。

我这两年,不像2021年初那样苦口婆心去跟大家不断提醒风险,因为这两年股市已经跌下来了,不像2021年初有泡沫化风险。

所以,这两年在股市相对高位时,我也会提醒风险,同时每逢股市暴跌之后,也会适当去提醒一些机会。

比如2022年4月和10月,还有今年春节前那波大跌,我都是有单独写文章去跟大家做心理按摩。

所以,这两年,我对于A股整体是择机慢慢低吸布局的思路,这更多是着眼于未来几年后,有可能出现的大行情,但这样的大行情,也可能仅限于沪深300指数,跟大多数小盘股没有关系。

所以,我这两年只会建议普通人定投沪深300ETF这类宽基指数基金。

有大跌到我心理预期价位,我就慢慢加仓,不会一下子买太多。

小机会小买,大机会大买。

没有低吸机会,我就耐心等。

当然,这个前提是手里还有足够的弹药资金。

这也是我为什么过去4年一直跟大家强调,要多攒点弹药资金,不然等历史大底到来时,手里没有弹药,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凡事有利有弊,都是取舍。

在股市高位的时候,能及时控制好仓位,获利了结,多攒点资金弹药,是冒着卖飞的风险。

但股市跌下来后,自然就掌握了主动权。

这种低吸的机会,是以卖飞的风险作为代价换来的。

同样的,在股市高位还舍不得获利了结的人,虽然冒着很大风险,但也拥有获得更高收益的潜在机会。

股市终归是一个混沌市场,没有人可以100%预测对未来,我不能保证自己预判的观点一定对。

所以在事情发生之前,风险和机会往往也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但是,股市虽然不能100%预测,却是可以去提前预判各种可能性,根据各种可能性去提前制订好策略,这样我们只要按计划去操作就行,避免情绪化交易,可以大幅增加胜算。

炒股,最终炒的是人性,需要我们去克服人性的弱点,去跟自己的贪欲和恐惧战斗。

凡事都得取舍。

你想要追求高收益,就得承担更高的风险,不要被套时,去怨天尤人。

你想要追求低风险,就需要承担错失高收益的机会,不要卖飞时,去怨天尤人。

如果你想要同时追求低风险,又有高收益的历史大底机会,那么你就需要付出自己的时间,去耐心等待。

想要有所得,就得有所舍。

有舍,才有得。

如果所有皆不舍,那么往往最后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也是一种贪婪。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