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违法,根源是电瓶车么?显然不是

【本文来自《骑电动车戴了头盔没系扣,被罚后起诉交警队:居然有不少人站这个驾驶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墨家学徒工
  • 小电驴国标规定的最大速度,是25km/h。超过这个速度的,是非法改装车,要抓起来TJJTDS!🤨

    非机动自行车,一般人能达到的最大速度,约为30~40km/h。

    人腿跑步,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按百米/十秒计算),约为36km/h。

    那么问题来了,凭什么街上跑步的人,和骑自行车的人,不需要戴头盔???🤣🤣🤣🤣

本末倒置,只能用这样的词来形容。

作为交通法规,不能公平对待交通参与者,反而舍本逐末,拿普通人群开罚。

这下倒是满足大法党的心理诉求了。

电瓶车违法,根源是电瓶车么?显然不是。

电瓶车事故当中,相当多是因为与汽车的碰擦造成的事故。而这些事故当中,很多是因为非机动车道被汽车违停占用而不得不进入机动车道;或者汽车违规造成正常行驶的电瓶车倒地。

另外相当多是监管部门打击不利,轻摩有恃无恐,混迹于电瓶车而造成的污名化。

甚至,电瓶车都没有完整的路权,在十字路口,电瓶车只能当行人处理。

如此种种,怎能全推到电瓶车?

是的,头盔(在正确佩戴的情况下)能让后脑着地的驾驶员或乘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这样的措施是不是等于说就没有风险了呢?显然不是。

一方面,正确佩戴实际上很难判别。裂缝、安全扣没扣可能还能看出来,超过有效期、材质不合格如何判断?

另一方面,头盔在保护后脑的同时,也遮蔽了听觉。驾驶员缺少听觉输入,在很多场合造成其他事故风险。可以说,头盔带来的安全收益并不显著多余因为损失听觉而带来的安全风险。在药品上就属于没有上市价值的。

还有的话,就是法律基于何种合理的理由,有且仅有电瓶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佩戴头盔?

如果讲速度,新国标限速25,超过15就要警示音,且这些都是不可更改的。那么能修改限速或警示音的岂不是就不是合格产品,市监部门如何放任市场这类产品横行?况且自行车、残疾车正常行驶都可能超过15,为什么他们就不需要头盔?毕竟,从标准来看,电瓶车的名称是电动自行车,本身就是自行车大类下的小类,否则装踏脚干嘛?

如果讲风险,汽车驾驶员在急刹车或者气囊打开时头部受到的冲击也存在风险,为什么就不能(像赛车驾驶员那样)带头盔呢?你能说关心汽车驾驶员就不对?或者后排乘客也得戴?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