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音乐的礼赞:哈萨克少女鲜花的生命之歌

500

在辽阔壮美的草原上,有一位名叫鲜花的少女,她犹如初绽的花朵,娇嫩而充满生机。

每当微风吹过,她便在风中轻轻摇曳,诉说着自己内心的渴望与梦想。

鲜花的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她的丈夫必须是一个出色的阿肯。阿肯在哈萨克语中意为“歌手”,是那些能在琴声中抒发情感,用歌声征服人心的音乐大师。

鲜花渴望的不仅仅是爱情的甜蜜,更是与知音在音乐的海洋中并肩遨游、一较高下的激情与满足。

她的双眼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她的声音充满了对音乐的热爱。每当夜晚降临,她便会坐在月光下,轻轻拨动琴弦,唱出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对音乐的坚持。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又如春风般温暖,飘荡在草原上,感动着每一个听者。

500

影片《鲜花》以“阿依特斯”为叙事背景,仿佛一曲古老的歌谣在耳边低吟,引领我们走进哈萨克族的生活。

在这里,鲜花——一位年轻的女阿肯,不仅是草原上的明珠,更是传承与创新的桥梁。她的歌声如同哈萨克民谣《蓝色的河》一般清澈而悠扬,穿越草原,穿越时空,诉说着哈萨克族的悲欢离合。

生命的长河直直弯弯

时而平静

有时波澜

珍惜生命的人啊

才能勇敢地跨过万水千山

……

《蓝色的河》这首民谣在影片中被反复咏唱,它不仅是哈萨克族对大自然的赞美,更是他们对生活哲理的诠释。

在鲜花、鲜花爸爸和鲜花学生的口中,这首歌谣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每一次咏唱,都是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憧憬,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歌声的背后,是越来越坚强,越来越看清生活本质的鲜花。

500

#01

乐之启,始于家

电影的序幕,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围坐一堂,用清脆的童声合唱着那首古老的哈萨克民谣。在舞台的阴影之后,一位温柔的妇女怀抱婴孩,她的眼神里满是爱与希望。

随着歌声,镜头悄然转至家中,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太太轻轻推门而入。她走到尘封已久的箱子前,小心翼翼地将它打开,从中取出一本泛黄的日记本,指尖轻轻摩挲着封面,仿佛能触摸到过往的岁月。

翻开这本日记,便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展现出鲜花的前半生。

这位日记本的主人公,也就是我们电影的主角——鲜花,一个为歌唱、为阿依特斯而生的女子。

她在悠扬的歌声中降生,宛如草原上最美丽的花朵,迎着朝阳绽放。她伴随着父亲那浑厚而深情的歌声长大,歌声里充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鲜花的人生如同她的歌声一样跌宕起伏,但每一次遇到生活的挑战,她都以歌声作为武器,一次次战胜困难。

她的歌声中蕴含着坚韧与力量,如同草原上的风,无论遭遇多大的阻碍,都能勇往直前。

我们第二次听到这首歌,是鲜花的爸爸边干活边唱的场景。

小鲜花跑来想和爸爸一起玩,爸爸就将她抱起,对着她唱这首歌。奈何小鲜花当时还不会说话,更别说是唱歌了。

但是她会认真听爸爸唱歌,热爱唱歌的她应该在心里跟爸爸合唱了很多次吧。

爸爸不只是对着她唱歌,更是把自己的冬不拉传承给她。

“我的阿吾勒驻在青川河,夏牧场热闹非凡日日盛典,我无法言说美好的一切,我会像枣骝一样飞奔绝不落后……”这是爸爸口中的家乡,也是无数生活在草原的哈萨克族人民心中的家乡。

他们的草原是美好生活的代名词,他们热爱草原,愿意守护着祖祖辈辈灵魂的归属。

爸爸在耳边唱起的一句句歌词、一段段旋律,都将在鲜花往后的日子里成为她最强大的精神支柱。

正值少女时代,鲜花遇见了和自己一样热爱唱歌的卡德尔汗,两颗真挚的心越走越近,慢慢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卡德尔汗提出结婚之后,为了两个人前途搬到县城里去。

500

但是自小跟着母亲在草原长大的鲜花,不愿意留下母亲一个人在草原,她说:“爸爸的冬不拉不会离开妈妈,更不会离开这个草原。”

将爸爸的冬不拉传承下来的鲜花,没有离开草原,更没有离开妈妈。

#02

乐之奏,源于爱

第三次响起这首歌,是我们从鲜花的口中听到的。

五岁的鲜花终于能开口了,开口的第一句她没有说出来,而是唱出来了。

她眼泪汪汪地望着送爸爸下葬的队伍,她知道自己无法赶上队伍了,便站在山坡上大声唱出了这首歌。

500

她心痛,舍不得爸爸就这样离开自己;她委屈,为什么自己五岁才能开口说话;她不甘,最相信自己能唱歌的爸爸没有听到她的歌声。

小鲜花突然开口说话是在经历了爸爸离开人世间这一巨大变故之后,亲人的离开,给小鲜花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500

哈萨克族性格爽朗,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无论是通过歌声,还是日常的交流,他们都能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爱意。

五岁还不能开口说话的鲜花,被孩子们嘲笑为“哑巴”。众多孩子的嘲笑声,让小鲜花委屈地流下了眼泪。

爸爸把鲜花抱起,告诉她:“人在幸福的时候,流的眼泪才有价值,痛苦、悲伤的眼泪,就是几滴带咸味的水。”

冬天,爸爸会带着小鲜花去捕鱼,妈妈会带她去打水。即使家里只有她一个孩子,童年时期的小鲜花也没有孤单过。

鲜花的父母从不吝啬于向她表达爱意,在爱里长大的她, 有丰富的想象力来填充阿依特色的词,有拿得起放得下爱情的决心,有坚持热爱的恒心

#03

乐之力,伴与恒

当镜头再次聚焦在鲜花的身上,她已经从少女蜕变成了一位坚韧的母亲。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她的眼神依旧坚定而明亮。她再次唱起那首熟悉的歌,声音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然而,命运的捉弄让鲜花的生活再次陷入黑暗。去县城给她买冬不拉线的丈夫,在回来的路上遭遇了意外,永远地离开了她。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鲜花瞬间崩溃。她当场昏倒,醒来后卧床不起,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但当医生说出那句“她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之后,鲜花重新拿起冬不拉,再一次唱起:“生命的长河直直弯弯,时而平静,有时波澜,珍惜生命的人啊,才能勇敢地跨过万水千山……”

500

她又重新视生命如宝,视生活如宝,视唱歌如宝,努力跨越千险万阻,踏上寻找自己的归属之路。

,时长00:27

这不是鲜花第一次打起精神面对生活,少女时期的鲜花放下深爱着的人,重新开始新的感情也是一次勇敢的经历。

鲜花当然知道生活中会有很多的意外和遗憾,但她坦然接受,勇敢克服。

四季游牧,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族人民南北转场,千里迁徙。他们可能会遇到极端恶劣的天气,也可能会迷失方向,但豁达乐观的他们,有允许一切发生的勇气。

500

他们认为一切的事情发生都是有原因的,他们坚信事情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在面对一次次变故时,或许鲜花也是这么想的。

500

片头出现的那位老太太是鲜花的妈妈,电影以她阅读日记的独特视角,缓缓铺展开鲜花的生活画卷。

鲜花,她没有放弃生活,没有放弃孩子,她将女儿生下,陪着她一起长大。她没有放弃唱歌,最后还当了孩子们的老师,教他们弹冬不拉,教他们唱歌。

“草原的鲜花如此美丽,花蕾中积攒着风霜雪雨。”这句简单的话语,是鲜花父亲对生命的感慨,也是鲜花用二十四年的人生领悟到的真理。

这二十四年走下来,鲜花逐渐成熟,她在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鼓足劲生活。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鲜花依旧热爱着生活,热爱着唱歌。

500

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唯一没变的是她依然在唱歌。卡德尔汗问她:“你还会唱下去吗?”鲜花坚定地说:“我会的,爸爸说我是为了唱歌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会一直唱下去的。”

500

她为唱歌献出全部,而她的歌声也一次次把她从人生低谷期拉起。

与其说鲜花是哈萨克族妇女的缩影,不如说她是千千万万哈萨克族的代表。

哈萨克族人民精神富裕,他们允许一切发生,并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在生命低谷时期总能逆流而进。

就像他们转场时那样,跨越崇山峻岭,跋山涉水,总会到达目的地。就像他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每一个节日、每一天一样,再颠簸的日子,他们都会闪亮地过。

500

他们会用亲情、音乐、大草原自我疗愈,他们拿得起,更能放得下,他们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更加热爱生活。

生命的长河直直弯弯,我们都要勇敢地跨过千水万山。

-END-

主      编:阿布德吾力、刘美仪

副  主 编:艾孜则、许露琪、穆尼热

版      块:聊撩好书

版      主:穆巴热克

作      者:孜尔克亚、穆巴热克

校      对:苏俊恺

排      版:潘诗樵

后      台:阿热艾

图片来源:豆瓣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