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启示录:解读新疆沙丘深处的智慧之宝

500

沙漠启示录:解读新疆沙丘深处的智慧之宝,我从新疆来,21分钟

500

500

CHAPTER 1  沙漠

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

——《沙丘

小时候,家住在巴扎边,周围的家庭几乎也都是经商的,父母平时都比较忙碌,我与小伙伴们的日常便是放学后进行野外探险。

一直玩到妈妈们大声喊我们的名字,才会依依不舍地各回各家。

大约是小朋友都好动的缘故,我小时候也是无法安静地坐在一个地方,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爬树、抓鱼……借用妈妈的一句话来概括我的童年:“这么一个小霸王当然是出没在每一个能够捣乱的地方了。”

当初的“小霸王”会出落为如此谨慎的人,自然也是经过了一番磨炼,而对我影响最为深刻的磨炼,当属首次走进沙漠的那一次。

500

读小学的时候,我跟妈妈去了一个远房亲戚家参加婚礼。

虽说此前从未去过他们家,但是小孩子在交朋友上总是有一些天赋,我也不例外,到家当天就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所以,当我发现他们家附近就有一片沙漠时,立马撺掇小伙伴们一起去沙漠玩耍。

刚开始,大家都很兴奋,在沙漠上又跑又闹,比赛谁能第一个上到沙丘上。

500

玩了一个多小时后,大家有点口渴,想着回家喝水、吃东西。

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已经完全迷了方向。

左走走,右走走,都没有看到家的方向。

无论看哪里,都只有一高一低的沙漠。

我们想着爬到最高的沙漠或许就能看到来时的路,便拼命向上爬。

但爬上来就会看到更高的沙丘,那便再爬……就这样,我们爬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沙丘,但也距离自己最初玩耍的地方越来越远。

500

到了中午,沙漠最炎热的时候,蒸腾的热浪晕染着伙伴们的身影,模糊着欢呼声、争执声、吵闹声、哭泣声……

我们在沙漠里默默地、缓慢地走着,无心顾视眼前的方向,只知道我们还在前进。

风携带着粗糙的沙粒,一遍遍摩擦着稚嫩的脸颊、脖颈、双臂……

那种宛如砂纸般的独特触感,让身处寂静无声的大漠中本就年幼的我们,更显娇小无助。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感觉到了死亡,害怕自己会永远留在沙漠深处,而家人们也找不到我的恐惧感正无情地“吞噬”着我。

慢慢地,恐惧感开始转变为了无尽的悔恨:为什么不跟大人一起来?

为什么不跟家人说自己来沙漠玩?为什么不做一个乖孩子在家人身边玩?

绝望和自责中,大家开始互相指责,但这并没有延续太久,因为脱水严重,我们已经无法再去做出任何反应,便开始接受自己可能会留在这里的“宿命”。

无力再行走的我们顿感不妙,开始大喊救命。

500

▲沙漠 | Mokhaladmusavi 摄

就在我们抱头痛哭之际,表哥突然出现,问我们都在哭些什么,大人们都在忙着找我们。

看着表哥,大家更是绝望地号啕大哭了起来。

我还记得那种绝望并非绝处逢生的感恩,而是下意识地以为自己正直面“走马灯”式场景的恐惧。

随着表哥逐一对我们进行身体情况的确认和心理疏导,士气得到鼓舞的我们发现这并不是海市蜃楼,便立即整理好状态,一鼓作气,跟着表哥朝家的方向前走。

但没过一会儿便到家里的我们突然反应过来:原来那片沙漠并不是很大,我们刚都在慌些什么呢?

看到母亲的那一瞬间,心中的万般疑问都烟消云散,满心只想抱着妈妈,绝不再松手。

现在想来,我们一行人当时的模样可谓是十分滑稽——一个个狼狈地抱着家人,悔恨地痛哭:“我再也不捣乱,再也不会偷偷溜出去玩了,我一定做个听话的好孩子!”说话间还在不停地喝水。

大人们看着我们,只有不停地安慰和拥抱。

之后便是被家人送去了医院,因为中暑、脱水,输了两天液,状态才逐渐好转了起来。

500

CHAPTER 2  梦境

“沙粒从不会拒绝另外的沙粒,它们瞬间产生共识,组成沙丘。它们拥抱彼此,组成一秒钟的家庭。然后,又流动,被覆盖,被卷起,飘散,成为孤独的个体,又飘落在另外的地方。”

——赵瑜《沙漠手记》

甚是喜爱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发生的那段旷世爱恋。

无论是《撒哈拉沙漠》还是《梦里花落知多少》,书中的只言片语总惹人思考那略显遥远的沙漠之梦。

再看新疆的沙漠,也有类似梦境的“传说”,但是否真的只是人们的异想天开呢?

看完这章,想必你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500

▲塔克拉玛干沙漠 | @b52_Tresa 摄

初中时,哥哥送了我一本小说,其中有一篇故事,讲的是三兄弟因为一个会不停产金币的木碗而决裂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住在城外的一个聪明又正义的人,姑且称作买买提,他的大哥和二哥则是住在城内的贪婪商人,三人的住处只隔了一片沙漠,也就是故事将要发生的舞台。

500

▲沙漠 | Mokhaladmusavi 摄

有一天,买买提去城里采买,途经沙漠时,突感劳累,便在一棵胡杨树下休息。

待休整完毕,动身离去之时,发现身边竟出现了一个木碗,木碗里则放着一枚金光闪闪的金币。

500

▲AI绘图,仅作参考

拿出这枚金币后,碗里立马出现了第二枚金币,但是买买提一心念着自己可能会来不及赶集再准时回家,便没有立即拿出第二枚金币,而是拿起第一枚金币便匆匆离去。

500

▲大型魔幻卡通人偶剧《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剧照,仅作参考

到城里后,他拿着自己的金币在大哥的商铺换了通行钱币。

看着自己从未见过的金币时,大哥好奇地问他在哪里得到的金币。

买买提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诚实地全盘托出,二哥也听闻了此事。

500

▲《阿凡提的故事》(1979)剧照,仅作参考

不同于买买提,大哥和二哥自从知道了金币的故事和位置,便在各自心里偷摸盘算着如何发财超越自家的兄弟,成为城里最有钱、最有地位的商人,可谓是“两个人,八百个心眼子”。

做好打算后,这两个兄弟前后脚关了店就早早回到家里,买买提则是用金币换来的钱在巴扎里买完需要的物件才回到了家中。

500

▲《阿凡提的故事》漫画,仅作参考

大哥和二哥在发财的梦境中,一晚上都没有睡好,只想着早起成为最早发现木碗的人。

天一亮,两兄弟就准备好麻袋骑着毛驴,一早一晚地出发了。

出发最早的大哥先找到了那棵胡杨树,正如三弟所说,木碗里面确实放着一枚金光闪闪的金币。

贪婪的他兴奋地拿出了第一枚金币,紧接着发现木碗里神奇地出现了第二枚。

拿出第二枚,又出现了第三枚、第四枚、第五枚……每拿完一枚,就会神奇地出现第二枚。

500

▲新疆和田木碗,仅作参考

很快金币装满了口袋,大哥拿出了随身携带的麻袋,很快麻袋也装满了,紧接着手里也快要拿不下了。

大哥为了能尽可能拿更多的金币,将外衣脱下来、把裤脚绑起来、将衬衫的袖子绑起来兜住金币,不过也装不下。

500

▲巴依老爷和金币|《阿凡提的故事》(1979)剧照,仅作参考

贪婪的他并不想就此止步,他开始思考把木碗带走:“那样什么时候需要就可以拿,他不仅是城里最有钱的人,还会是全世界最有钱的人!”

但是即便大哥用尽全身力气拔木碗、挖开木碗周边的沙子试图将其挖出,木碗都纹丝不动。

这时,大哥又想出了一个坏点子:“拔也拔不动,挖也挖不出来,那就把它埋在沙漠里吧,不要让其他人发现。等送完这些金币,我再来取。”

但随着掩埋的沙土增多,木碗也在渐渐增高,根本无法被掩埋进沙漠之中。

他试遍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又拿了很多枚金币,但是碗里还在接二连三地出现着金币。

500

▲AI绘图,仅作参考

贪婪的他一想到亮闪闪的金币就如同着了魔一般,绞尽脑汁地思索,自己如何才能独占木碗。

如此反复,他终于放弃了早点回家的念头。

现在,他只想尽快回到城里,带着自己的家人、孩子一起来取金币,同时再多带些袋子,金币的重量都让驴的肚子差点贴在了地上。

500

▲儿童剧《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剧照,仅作参考

但是贪婪的他还想着自己拿得太少了,又瞬间沉浸于自责中,认为正是因为自己的愚蠢才会没有准备足够多的麻袋,纠结的心理让他完全顾不上衣不蔽体的自己已经违反了城规,根本无法顺利进城。

二弟如他一般,沉浸于自己的贪婪、纠结和自责中,光着身体往城里走,同行的驴子也已经不堪重负到难以前行。

兄弟俩正如出城时的那样,又一前一后地回到了城门前。

500

▲活动新闻图,仅作参考

这时的城门还没有打开,首先是大哥在城门前大喊开门。

看护城门的士兵一眼就认出了这是城里有钱的商人在光着身子大喊大叫,但是毕竟有违城规,不予开门。

这时二弟也来到了城门前,士兵依旧依照城规行事,不予进城。

越来越多的居民听着外面的噪声来到城门前围观,但是兄弟俩一点羞耻感都没有地大放厥词:“看管城门的士兵是愚蠢的人类,当自己进去后定会上报收拾他们的!”

当意识到无论如何游说,士兵都不为所动时,大哥决定把金币拿出来给他们看看。

500

▲大哥想象中的场景 | AI创作,仅作参考

但是在打开驴子身上第一个麻袋时,那些金光闪闪的金币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粪便,第二袋、第三袋也是粪便。

二弟看到后,大声嘲笑着大哥。

听着二弟说自己傻,大哥自然是无比的愤怒,要求弟弟也打开自己的行囊。

但当二弟打开自己的麻袋时,结果和大哥一样,原先的金币也都变成了粪便,大哥看到这番景象也大声嘲笑着弟弟。

围观的居民越来越多,但都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看着两位城里有钱的巴依老爷们竟衣不蔽体地互相嘲笑着彼此,觉得荒谬可笑至极,开始议论了起来。

500

▲《皇帝的新衣》插画,仅供参考

终于,兄弟二人缓过神来,看到自己身上不着片缕,粪便的味道也越来越刺鼻。

这时,他们意识到自己为了虚无的金币丢尽了脸面,便越想越后悔、越想越尴尬,两人竟然同时疯了。

他们边大叫着“我的金币!”边往沙漠方向跑去,自此人间蒸发了。

后来,再听说兄弟俩的故事是时隔多年后,一个途经沙漠的商队说曾见过两个疯疯癫癫地分享着金币故事的人。

当时,商队将多余的衣服给他们穿,还分给他们食物,但是听着俩人竟说着自己差点成为最富有的人,商队成员都认为兄弟俩在骗人。

但坊间确有一则传闻,曾有位相信兄弟俩说辞的人找到兄弟二人,表示自己在多年前也见到过那枚金币。

在兄弟二人惊喜地询问地点时,对方表示自己的父亲曾在多年前找到过一枚金币,正面印着一位十分美丽的女子。

500

▲儿童剧《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剧照,仅作参考

500

CHAPTER 3  夏夜

“I leave no trace of wings in the air,

but I am glad I have had my flight.

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泰戈尔《飞鸟集》

时隔多年,再和父母谈起当年。

父亲又是一如既往地万般嘱咐:“在沙漠中千万不要慌,那片沙漠其实只有一个体育场差不多大,但正因为你们年纪很小,又没有方向感,就一直在沙漠正中间转圈”,还亲身演示各种求生技能。

正因深知身处毫无生命迹象之境的无助,才明白满眼只有我们是否安好的家人是多么温暖可爱,也让人在最为崩溃无措时更添一笔对世间的留恋。

500

▲@cinya75 摄

而那本小说的故事情节也已经忘得差不多,只是依稀记得三兄弟在沙漠里找到木碗的荒唐场景。

一个小小木碗,映射出人类梦想、企图、目的、期待、需求、欲念……再荒唐的故事结局,在侥幸自得的人眼中,只会被视作虚无且无意义的故事结局,贪念往往是困境中的不得已。

但无论曾发生过何事,沙漠总是那般无情且贪婪地吞噬着人们穷其一生遗留于世间的种种痕迹,一旦风经过,来时的路依旧如初见般空白无痕。

三毛曾说:“虽然身处撒哈拉沙漠,但我眼睛看到的都是繁华的世界。”

听罢黄沙控诉时间的无情,再听胡杨吟唱生命的丰盈,一切壮美景象、一切混沌困境……所有的一切终将在余晖中落幕,被漫天的橙红一点一点掩埋进满天星河,唯有沙漠和你还记得。

500

▲新疆库木塔格沙漠

参考资料:

热汗古力·吐尔洪:沙漠与新疆人的沙漠精神之美,供稿

冯克红;许丽芹, 沙漠的人性与人性中的沙漠——析《沙漠》中的生态人文思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2)

许钧:我与勒克莱齐奥的交往(《沙漠》序言),2017年5月

赵瑜:沙漠手记(节选),《十月》2021年第6期

-END-

主      编:阿布德吾力、刘美仪

副  主 编:艾孜则、许露琪、穆尼热

版      块:迹忆新疆、疆来电台

版      主:爱特肯、米合热阿依

作      者:爱特肯

主      播:潘诗樵

校      对:任慧林

排      版:帕孜来提

后      台:艾力喜尔

图片来源:网络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