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变凤凰”的一段传奇

“乌鸡变凤凰”的一段传奇

——非核常规武器的发展上限在哪里?

2024-06-25

 

除了重新开始进攻自正式开战以来战线唯一没有发生过变动、周边居民点星罗棋布、人口稠密的捷尔任斯克(托列茨克)地区和俄空降兵(VDV)第106师新组建的第119团,在谢韦尔斯克以西南的罗兹多利夫卡(48.75113803046033, 38.08416954121015)升起国旗之外,俄军在哈尔科夫城东北利普奇首次投下FAB3000 M-54炸弹,成为此时乌克兰战场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关注点。

500

一、俄军首次实战使用FAB3000航弹

原本只是作为“铁炸弹”(普通航弹)的俄制FAB系列航空炸弹。在乌军得到来自美欧提供的“爱国者”防空系统之后,由于俄军无法有效使用轰炸机投掷使用,此前有关的报道不多。

500

然而,在加装了“协调滑行和修正模块”或称之规划和校正模块(UMPK),其实就是一个悬挂在苏-34机体外的挂点、附装在弹体上的远距制导组件,从而使FAB250/500/1500航弹变成在战线之外安全距离,通过苏霍伊系列战斗轰炸机空射的“滑翔制导炸弹”之后,在去年十月开始的阿夫迪夫卡战役后期,为数不多的FAB系列主要是数十枚FAB500航空炸弹,就在摧毁守军战斗意志,导致其在今年2月17日前后出现的崩溃中起到了相当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这从当时乌军第3突击旅的副旅长,在社交媒体上为自己躲在焦化厂而不进入城内行为所做的公开辩护中可见一斑!

现在FAB3000 M-54炸弹已经在距哈尔科夫城仅28km(也有十多公里一说)的利普奇镇开始试验性使用,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

在俄军公开发布的四次轰炸视频的结果表明,这种战斗部最大装药量(1400kg)接近战斗全重50%(46.67%)航弹的袭击效果,出乎人们的意料,甚至产生了类似小当量核爆炸(核炮弹、核地雷和其他战术核武器)时才会出现的“蘑菇云”。在偏离目标10m左右爆炸的首个视频中,目标建筑物屋顶被震坏、窗户全无,只剩下框架,估计其内部结构相当够呛,对楼内和周围人员的杀伤状况更可想而知!

FAB-3000的主要适用范围是,“摧毁非常具体的军事和工业设施”。其“针对的(具体)目标包括哈尔科夫及其周边地区、尼古拉耶夫、敖德萨、赫尔松右岸、扎波罗热和其他地方的坚固工事”1)。

如此,继FAB1500之后,俄军又拥有了一次性摧毁敌军庞大而坚固目标的新的锐利武器!

500

有报道称,这种炸弹“连续伤害参考半径为 230 米,破片在 1240 米范围内保持破坏力”(2)。也就是说,在其相对精度和绝对威力的加持下,尽管目前北部集群在此展开的地面兵力有限,通过俄军火力体系的支持,依然能够给对手造成了难以承受的人员伤亡。

日前,“俄军发布了第三次使用 FAB-3000 袭击乌军利普齐阵地的镜头,而且每次打击都变得越来越准确。第四枚还是在哈尔科夫州利普齐村地区,‘带翼侦察兵’追踪到了乌克兰国民卫队的兵力集中地。配备一枚FAB-3000 和两枚 FAB-1500 的威力惊人,全部击中目标,乌军毫无生还机会”(3)。

500

而美制四个系列普通航弹的相关数据分别如下:

Mk82系列(GBU-38、GBU-39、GBU-54)的战斗全重是500磅(227kg),实际装药为192磅(87 kg)(80% TNT炸药+20%铝燃剂的混合物);Mk83系列(GBU-16、GBU-32、GBU-35)全重1000磅(454 kg),实际装药445磅(202 kg);Mk84系列(GBU-10、GBU-15、GBU-24、GBU-31)全重2000磅(908 kg),实际装药945磅(429 kg);GBU-28全重4700磅(2132 kg),其中包含630磅的(286 kg)高爆炸药(4).前三种装药量/战斗全重分别是38.33%、44.49%、47.24%。

当然,炸药类型不同轰炸威力的区别也很大,不全单纯在于重量。

除了利普齐正处在北部集群右翼的进攻节点外,这里的守军恰好是由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新纳粹分子组成的国民卫队第13突击旅。而去年其的难兄难弟第12突击旅就在红利曼被中部集群打残了两次!

为什么?这些人正是在过去2014~2022的八年间,残害顿巴斯俄裔平民的主要刽子手!

二、乌鸡能变成凤凰吗?

那么,我们此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也许,我们特别注意的是FAB系列航弹的装药量相当于炸弹全重的近50%,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大的优势。

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第一,俄国人生产的产品是非常讲究实用性的。

据上个世纪50年代有的外派人员讲,当时从苏联买回来的电冰箱,看上去“傻大黑粗”,但过了二三十年依然能够正常使用。大家所熟知的沙波什尼科夫冲锋枪,更能说明他们的这个民族特点。

第二,他们能够根据战场的变化,随机应变地对现有装备进行改装,以适应战场的现实需要。

我们都知道,在现代战争中轰炸机的投弹准确率较之精确制导炸弹要差许多,如果无法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空网,将对战机的使用就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杜立特将美第8航空队对德国的战略轰炸由夜间改成白天实施的根源,这就是俄空天军难以在乌克兰战场形成“遮盖”态势的一个主要原因。

那么,对于现有的这些炸弹该怎么处理呢?是完全废弃不用,还是想方设法使之焕发青春?

目前,俄国人在这方面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除了对库存航弹在使用方法上进行低成本的改进之外,他们还对现有T系列坦克(甚至包括炮塔报废的T-62)应付无人机攻击方面所进行的种种奇异而有效的改装,也是一个例子。

目前,在乌克兰战场上作为一支由数辆载具(主要是装甲输送车)组成的装甲编队的开路先锋,在焊装了包裹车体的附加钢板、增加了扫雷装具,改装后的“海龟坦克”,就在克服雷区障碍、规避无人机打击,带领整个编队突破对方封锁,将步兵顺利输送到前沿阵地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尽管这尚且只是一种尝试,而且这类“海龟坦克”和加装了反无人机电子干扰设备的另类改装坦克都有被乌克兰俘获的案例,然而,这种做法无疑还是颇具积极的战场影响的。

乌鸡能变成凤凰吗?

看来这并不仅仅是一种讽刺性的设问。

在一定前提下,还是能够转化为现实的!

当然,也许将之誉为“化腐朽为传奇”更加恰当一些!

三、这件事给予人们更深层次的启示

这就是在不使用热核武器的前提下,现在的普通/特殊炸药是否能够达到类似于核爆的实际作用呢?

苏联就曾研制过“炸弹之父”(真空弹),装药量高接近8吨(7.8吨),“能产生44吨TNT的威力,爆炸半径300m”是美国“炸弹之母”爆炸威力的四倍,杀伤面积更是其的20倍(5)。当然,赫鲁晓夫执政时还曾爆炸过核当量高达5000万吨的氢弹。

换句话说,其实人类是完全可以在不启用核武器的情况下,通过对特殊炸药高装药量的有效集成,实现类似的轰击效果。

这同样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远景!人类的智慧首先用在制造武器上,这究竟是人类的福音,还是悲剧呢?

此外,其实人类还发明了一种杀伤威力并不亚于热核武器的中子弹。这是一种只杀伤人员而不对包括建筑物、武器系统等物体造成任何外观损害并且还不会造成放射性污染的“大规模杀伤武器”。

这也是非常可怕的,只不过现在还没有被大家普遍关注到罢了!

四、克里姆林宫首次公开直接谴责白宫的参战行为

坦率的讲,个人认为在今天的乌克兰战场上,俄军还是基本遵守武德的,然而北约却变得日益疯狂,甚至歇斯底里。

在这种在不对称状态下32对1的“群殴”中,战争的进一步升级是很难避免的!这就好似我们常在网上见过那些吵架的人,最终彼此大都很难有所克制,至少有一方最终变得歇斯底里那样!

6月23日,乌军使用美国提供的加装集束弹头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对塞瓦斯托波尔海滨浴场的袭击。到日前的统计证实,这场灾难 “已造成至少4人死亡、超150人受伤”,其中“袭击导致了2名儿童死亡,27名儿童正在医院治疗”(6)。

500

随后,佩斯科夫发出警告,“美国直接参与了针对俄罗斯的敌对行动,导致俄罗斯平民丧生,这不能不产生后果。至于后果会是什么,时间会告诉我们的”(7)。这也是2022年2月24日开战以来,克里姆林宫首次公开直接指责美国是类似惨案的幕后黑手!

这,意味深长啊!

尽管此时太多的人并不把这当回事儿!

                                    初稿写于2024年6月25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