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低浓缩铀获得钼-99的生产方法越来越普及
【本文由“愚樵耕读”推荐,来自《世界首个!我国成功掌握这一关键技术》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目前全球共有100多种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于医学领域,其中30余种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其中最常用的有8种:锝-99m/钼-99、碘-125、碘-131、碳-14、镥-177、氟-18、钇-90、锶-89。
其中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是锝-99m和碘-131,用于单光子显像的锝-99m约占临床诊断用药的80%,碘-131约占临床治疗用药的90%。
钼-99衰变会生成锝-99m,锝-99m的半衰期非常短,只有6小时,所以目前利用半衰期较长(但实际也很短,只有66小时)的钼-99进行纯化、运输和储存备用。
目前获得钼-99的最传统生产方法是在研究堆中对高浓铀靶件进行辐照,使铀-235裂变生成钼-99。但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风险,就是高浓缩铀可以用于制造核武器。
所以,目前低浓缩铀获得钼-99的生产方法越来越普及,看文章,这次秦山核电站也是低浓铀靶件。
由于锝-99m/钼-99是全球核医学用量最大最重要的同位素,所以其安全供给成为了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问题。但目前用于生产全球钼-99的实验堆,服役年数除了澳大利亚的池式轻水实验堆以外均超过50年,停堆甚至废堆对全球的钼-99的安全供应产生了非常大的威胁。近年来不断出现影响供应的事件。
中国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更加严重,20世纪80年代,先后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制成功了高比活度的凝胶型钼-99/锝-99m发生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成功了裂变型钼-99/锝-99m发生器,且各大约占国内市场的一半。但此后,由于国内未能形成完善的医用同位素及其药物生产体系,虽然有一些单位具有医用同位素生产能力,但放射性核素的生产长时间处于次要地位,且存在生产品种少、产量低、成本高和应用推广难等问题,这些也使其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2008 年,国内放射性核素生产几乎全部停止,放射性核素产品严重依赖进口。2015年前,中国的钼-99,100%依赖进口。
所以此次秦山核电站商用堆生产高浓度钼-99,将极大缓解国内的钼-99/锝-99m的安全供应,甚至还能供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