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吃瓜”应适可而止,别让老俞这样的企业家活得太累了

500

(图片摄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

1)今天北京下着绵绵细雨,最近事情比较多的我,竟然一觉睡到了中午。起床打开微信、抖音一看,“俞敏洪又又又道歉了”的新闻扑面而来。

2)老俞前不久在与物美创始人张文中的一场直播中曾谦虚地表示,“东方甄选做得乱七八糟”。如果去看视频就会发现,老俞说这话时语气很平和,带有明显的谦虚感。但是,如果不看视频,把文字单独拿出来,读起来就觉得比较生硬,好像老俞是在对东方甄选做某种严厉的批评和否定。随着这句话被媒体广泛报道,东方甄选的股价也一度出现较大跌幅。老俞最新的道歉行为,主要是为了向东方甄选的客户、股东和投资者进行澄清。到我写这篇文章时,港股东方甄选的股价在15.4港元左右,比前一个交易日上涨超过3%。应该说,市场对老俞的道歉行为反馈不错。

3)老俞在那场直播中,还说了“远离纷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话,这可能也让外界误以为老俞有“归隐”的念头。老俞作为新东方和东方甄选的创始人,进退之间,难免引发外界,尤其是投资者的关注。对此,老俞在道歉信中做了说明。他说,为这样不严谨的表达道歉,此外,人生最大愿望是超越纷争、悠游世界的话,他在20年前就说过,但不意味着自己对东方甄选和新东方的经营不再负责任。他还说,30年新东方的历史,证明新东方在任何一个关键节点都是有担当的企业,对得起客户、股东和投资者,也对得起员工和管理者,会为信任支持他们的所有人负责到底。

4)我跟老俞不熟,但他是我们北大英语系非常有名的“大师兄”。1998年,我考入北大英语系,当时正值北大百年校庆,校园里有很多关于老俞的“传说”。这么多年下来,就我自己观察,老俞一直是一个带有一定“理想主义色彩”的人,也是一个充满了正能量、有责任、有担当、有情义的人。

5)前几年,在资本的裹挟下,教培行业一度极其狂热。不少企业拿到资本的钱后,通过不计成本的补贴等方式做大规模,寄希望于用“漂亮”的数据吹大估值,最终上市变现。老俞说过,也有资本找过他,但被他拒绝了。另外,他自己算过在线教育的账,他觉得算不过来,最终并没有像其他同行那样“疯狂投入”。事后来看,老俞的谨慎毫无疑问是对的,他帮助新东方减少了亏损,也让企业的经营更加稳健、更加可持续。

6)在教培行业出现调整后,当时有一条关于老俞和新东方的短视频在全网传播,说新东方把一些教学点崭新的课桌椅全部无偿捐赠给了乡村学校的孩子们。说实话,看到那条新闻,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我自己也很感动。后来我才了解到,多年来,新东方都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在短视频时代,新东方一直坚持做的“好事”,突然被放大,成了热点。

7)老俞还有一个观点,那就是他要确保,即便是新东方明天关门,公司账上也有足够的钱,可以把家长预缴的学费退掉,可以把遣散教职工的费用涵盖掉。在前几年教培行业出现调整时,相对于其他一些企业出现的退费纠纷、裁员纠纷,新东方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大的负面舆情,原因可能就在这里。

8)老俞在前面提到的直播中还谈及了网络负面舆情对自己的影响,他说,在过去一年里,他自己在网络上遭遇的谩骂、指责和侮辱次数比100辈子加起来都多。他说,以后准备远离生意场,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去游山玩水,不想没命的奋斗,也不想纠缠到纷争中。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老俞还是那个真性情的人,同时,也能感觉到,在东方甄选“大火”、有关董宇辉的舆情一度甚嚣尘上时,老俞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所遭遇的那种巨大的心理压力。

9)于公于私,我都想跟网友说一句,这年头,像老俞这样认真做企业,而且对客户、对员工、对社会都负责到底的企业家,是非常宝贵的。老俞作为一个网络名人,面对纷纷扰扰的网络舆论,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作为网民,我们不妨也稍微克制一下,在“吃瓜”的时候适可而止,不要陷入到无意义的狂欢当中。很多时候,网民并不了解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往往容易被带节奏,习惯性选边站队、开撕、骂人,其实,这没什么意义,反而有可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对别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0)在老俞最新的道歉发出之后,网上仍然有不少自媒体抱着“吃瓜不嫌事大”的态度,加入进来。自媒体有评论热点的权利,不过,自媒体也要清楚,点评热点,不要丢掉了价值观的标尺,也不要陷入到“娱乐至死”的陷阱里,更不要搞“无意义的吃瓜狂欢”。老俞也好,东方甄选也好,毕竟在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给他们一点空间和时间,不去干扰他们,也是我们能做的一种贡献。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