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温大旱“热死人”,民众泡河抢水难纾困,天灾还是人祸?【弓道是非】

这几天网络上疯传一个视频,印度持续50度左右的高温,民众热得受不了了,只能去泡恒河水。视频是假的,但印度热死人是真的。我说的是字面意思的“热死人”。

500

先来辟谣,这个视频不是发生在印度,而是在孟加拉国。泡的也不是恒河水。视频里的白房子,是孟加拉国的一个印度教教派马图阿教会创始人的故居,前面有个人工的池子(Kamana Sagar)。每年三月或四月那里会举办宗教仪式,教徒们纷至沓来浸泡池水祛邪消灾,所以才有了视频里的那一幕。

所以,这又是一次典型的张冠李戴。不过,印度的这波热浪却是实打实的。

500

近日,印度北部和中部多地遭遇严重热浪,全国37个城市的气温超过45度,还有多地气温超过了50度。5月29日的时候,首都新德里的气温达到了52.9摄氏度,打破了历史纪录。印度气象局连忙出来澄清,说是温度计坏了,实际温度只有49.9度。嗯,只有49.9度,没有打破全国纪录,只打破了新德里纪录。

我们上一期聊了印度大选。这次印度大选的投票阶段,正好就撞上了这轮极端高温。6月1日,北方邦至少33名选举工作人员中暑死亡。还有选民在排队投票的时候热到昏迷,送医后不治身亡。

我们以前说印度气候的时候,经常用到一个词,叫“雨热同期”。印度靠近赤道,西部和北部又有高山,挡住冷空气南下,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出现高温不是什么新鲜事。五月下旬是旱季的末尾,温度达到40度是正常范畴,6月份之后,西南季风来了,开始下雨,就会好一些。但是今年,季风来得特别晚。所以现在,印度不只是热,还非常干旱。5月20日,印度150座主要水库的储水量仅相当于设计储水量的24%,为五年来最低水平。我还看到一个新闻,说贾坎德邦的一个村庄,由于湖泊干涸,近40只猴子为了找水,跳井里淹死了。

这属于天灾。但应对天灾不力,就是人祸了。应对干旱和高温,水利设施非常重要。但是众所周知,印度的水利基建,都搞得稀烂。网上流传的印度民众泡恒河水降温和抢水车解渴的视频,不一定是真的,但它们能流传那么广,也是空穴来风,事出有因。印度几乎没有什么城市是不缺水的,包括首都新德里和“印度硅谷”班加罗尔。

这次极端高温,新德里已经开始限制居民的日常供水,许多地区将供水量从每天两次,减少到每天一次。新德里政府的一个应对之策,是向印度最高法院寻求立即干预。这缺水关法院什么事?原来,新德里因为地下水过度开采、水源污染严重,90%的饮用水都依赖隔壁的几个邦,而且几乎每年都会和邻邦进行“抢水大战”,批评对方水给少了。这次严重缺水,所以新德里这边就找上法院,要求法院判哈里亚纳邦多给点水。

新德里也不是唯一个会跟邻居抢水的地方。在印度,水源相对充沛的大河往往会跨越数个邦。印度的政治制度,也决定了邦与邦之间,缺乏利益协调的机制。一到旱季,为了点水的事,村和村械斗,邦和邦对撕,一点面子都不留。

再说班加罗尔,现在它被外媒起了个外号,叫“水罐之城”。这个城市主要是靠抽地下水来供水。但是过去几年,班加罗尔降雨特别少,而且整个城市的铺砌地面,覆盖了近90%的面积,阻止雨水渗入地下,影响了地下水的补充。班加罗尔总共钻了13900口井,有的已经钻到了457米的深度,但是今年3月,有6900口井,也就是将近一半,都干涸了。有超过一半的人,主要是穷人,必须依靠从附近村庄抽水的水罐车来供水。水价暴涨,而且仍然是供不应求。当地居民一大早就要提桶等车,车一来就一哄而上,一抢而空。是不是和视频里的情景一模一样?为了压制水价,控制混乱,当地政府采取了一些紧急措施,比如把水罐车国有化,设定水费的上限。

500

这是大城市的情况。印度的大城市,至少有自来水,虽然很多地方不是7天24小时供水。但是中小城市,还有占七成人口的农村地区,很多民众都没有连上自来水。莫迪吹嘘的一个政绩,就是农村用水改革。从2019年第二任期开始,他发动了两个项目,一个叫“清洁印度”计划(Swachh Bharat Mission),就是给农村修土厕,减少露天排便,另一个叫“生命之水”计划(Jal Jeevan Mission),投入330亿美元,给1.9亿户农村家庭通自来水,用了五年时间,把农村自来水网的覆盖率,从16.75%,抬升到了76.87%。

500

从这个角度讲,网上传言印度有七成家庭没有自来水,是谣传。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不算谣传,因为连了水管,装了龙头,不代表里面有水。首先,自来水要钱,有很多人不愿意付水费。其次,抽水的水泵要用电,但印度农村的电网不行,还有很多人不肯付电费。

500

还有,供水和排污是一体的。修厕所这个事情,一个目的就降低水源污染。但是这几年老仙光顾着装水龙头,在“清洁印度”上,投入非常有限。农村水污染仍然很严重,经常爆发疫病,自来水根本做不到“干净又卫生”。所以,很多水龙头装了之后,只通水了几天,之后就是个摆设,老百姓仍然要自己打井取水,或者从水车买水。现在遇到大旱,没有水网调配,地表水干涸,地下水位极低,民众几乎没有抵抗能力。

生活用水只是一小部分,农业用水才是大头。印度国内的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衡,东北部要远比其他区域丰富,而且常常因为季风带的移动,导致旱灾和水灾同时出现。如果可以跨区域调水,既能分洪,又能抗旱,促进农业生产,多好。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想到了“南水北调”?没错,印度也有类似的大工程。1982年,为实现“北水南调”的国家愿景,印度国家水开发局成立,开始了考察调研工作。这一调研,就调研了几十年,经过了各种纠纷、调整、细化,形成了如今的“内河联网计划”。规划中的工程,包括修建37条长度共计900千米的主干渠,辅以12500千米长的配套水渠,32座大坝,百余座水库。工程建成后,将为缺水地区调水1.2万亿立方米。

500

大手笔啊,预计要花1.5万亿美元。

2023年,印度联邦政府一年税收,不到2800亿美元。所以,这个计划,目前仍然是个计划。

当然了,即使有了钱,这个工程也未必能够落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太过复杂,咱们不多说。印度的基建能力,那是不用多说。我们前面提到的淹死猴子的贾坎德邦,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贾坎德大坝,修了42年,投入220亿卢比,差不多是20亿人民币,2019年8月28日早上举行落成仪式,晚上就轰然坍塌,官方宣布的原因是有几个没堵住老鼠洞。

500

咱们就说这个工程涉及到的利益矛盾吧。这是一个很难解开的结。

从印度国内来讲,印度水资源是北方多,人口也是北方多,政治中心也在北边。这几年北方自己的水都不够用,凭什么要把水让给南边?而且,这种全国性的水利工程,需要印度超过六个联邦政府部门协作,还要当地邦政府的配合。这些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各有自己的小算盘,各种分赃、内耗和掣肘。所以,知道为什么这个工程要“计划”40多年吧?

另外,这个工程还涉及到国际问题,因为印度的主要河流,都是国际河流。

500

印度河要和巴基斯坦抢,恒河要和孟加拉国抢,还有布拉马普特拉河,它另一个名字,叫雅鲁藏布江,懂了吧。印度“北水南调”的重点,就是单方面将流经孟加拉国的54条国际河流,纳入内河联网计划,大量截取水源。如果印度在上游,它就自己修坝截水,不管别人死活。它甚至还让恒河改道,引起了与孟加拉国的巨大争端。如果印度在下游,它就不让别人修坝。咱们国家规划在雅鲁藏布江建水电站,就被印度下了不少绊子。所以,印度的“北水南调”正式开建,没有一个邻居会坐视不管。

“北水南调”这样的水利大工程,是做不了,通自来水、修厕所这样“供水治污”小工程,是做不好,难怪遇到大旱,印度政府也只能去把水罐车国有化,或者向法院“伸张正义”。而应对极端高温,除了要靠水,还要靠电。我们今天还没谈电的事,也没有谈有多少印度人,要顶着45度以上的高温,在户外工作的事。这次印度大选,莫迪和印人党“虽胜犹败”,这反映出印度民众对他们10年执政的态度。但这个结果,却会直接导致未来五年,需要联合执政的莫迪政府,可能更加一事无成。而印度,正在变得越来越炎热和干燥。到时候,不知道这包治百病的恒河水,还能不能继续为印度人民降温止渴,解燃眉之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