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收人头填线,谁要卢比废纸?跟印度做生意,俄罗斯把账算到家了

一、美国人拱火,俄罗斯人出钱,印度人流血

自本轮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凭借着天时(局势长期僵持不下)、地利(远离热点战场且身处印度洋腹地)与人和(西方对俄制裁的同时大力拉拢印度)三大优势,印度可以说是在这场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混得风生水起。虽然印度自身并不是一个油气资源国,但却靠着在俄欧之间当二道贩子,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俄罗斯的手上除了一堆购买力无限趋近于废纸的印度卢比之外,几乎可以说就没占到印度人什么便宜。

500

不过,随着俄乌战火的持续延烧,即便是不善营商如斯拉夫人,也终于慢慢地找到了适应这种新常态的、与印度人做交易的方式。不是继续收形同废纸一般的印度卢比,而是改收印度的人头——更准确点说,是雇(忽)佣(悠)印度籍人士参加俄乌冲突,让他们替代俄罗斯士兵,到火线上去和乌军死磕。

最近我在美联社上刷到一篇报道,说是印度外交秘书维奈·莫汉·夸特拉(Vinay
Mohan
Kwatra)最近向记者透露,印方已经获悉有关俄乌冲突的最新情况,得知有两名印度籍人士在冲突中丧生,印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十分担忧,并敦促俄方将所有被其军队招募的印度公民遣送回国。

500

据印度外交部透露,这两名印度公民是在今年早些时候在乌克兰丢的小命。印度目前正在同俄罗斯积极沟通,希望俄方能将两人的遗体尽快送回印度。

500

俄罗斯当局雇佣印度公民参加俄乌冲突,其实不算是什么新鲜事。早在今年3月上旬,印度情报机构中央调查局就曾对外透露,他们经调查发现,截至当时至少已有35 名印度公民被俄罗斯特工忽悠到了俄罗斯。

据美联社当时援引印度中央调查局的说法,他们是在一次捣毁“人口贩运网络”的行动中破获的此案。接头人承诺提供高薪厚禄,引诱印度人前往俄罗斯参加“工作”。俄方特工先是通过社交媒体和印度当地的中间商物色潜在人选,并在成功招募之后将人送出印度。这些印度人会先被送到俄罗斯接受战斗训练,然后再被送到俄乌冲突前线。

500

不用想也知道,这些被俄军送去前线的印度人,他们的“工作”肯定不是去那儿吃玛莎拉的。印度驻俄大使馆证实,当时已有至少一名印度公民在俄罗斯死于非命。或许是因为顾及俄印两国关系,所以印度大使馆并未透露这名男子的死因,只说他们正在与死者家属还有俄罗斯当局保持联系,希望能尽快将遗体送回印度。

相比印度大使馆的含蓄,为美西方服务的美联社就直接多了。他们在报道中直接就捅破了俄印两国的这层窗户纸,坦言这些印度人就是被俄罗斯‘骗去’乌克兰参战的。现在,这些印度人的回国问题已经成了横亘在俄印两国心上的一道坎。印度一直在敦促俄罗斯把人送回来,而俄罗斯则是能拖能拖,并对印度媒体和美西方所谓的“人口贩运”等说法嗤之以鼻。

而对于俄方的这一做法,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德希尔·贾伊斯瓦尔(Randhir Jaiswal)所给出的回复措辞颇为耐人寻味:

“我们再次提醒广大印度公民:不要被境外情报人员所承诺的高薪工作所骗,因为这样的高收入意味着生命危险。印方仍致力于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我们敦促俄方,尽早释放那些在俄军部队中承担战斗支援任务的印度公民,让他们得以平安重返家园。”

500

虽然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当初的话是这么说的,但是一晃眼3个月过去了,最起码截止目前,外界似乎还是没有看到俄方向印度遣返哪怕是一个还能喘气的印度雇佣兵。“两名印度公民死亡”,只不过是印度政府目前所能掌握到的数字,究竟到底有多少印度籍的雇佣兵把小命搭在了乌克兰,我估计莫迪当局的心里也没谱,确切数字可能只有莫斯科才知道。但是很显然,俄罗斯人是不会和印度交这个底儿的。

二、“印度人太爱俄罗斯了,来,给你们发卢比”

我不知道大家都是如何看待美联社的这篇报道的,反正我是觉得吧,俄罗斯人的这笔战争账算得可真是贼到家了。既然明知道和你印度做生意收的那么多卢比也屁用没有,那还不如索性就转变思路,改收你印度的人头送去乌克兰填线好了。

事成之后要结账,我就给你发卢比。你人要是活着,而且愿意回印度,那我到时候就把我在印度赚到的卢比直接转给你;要是你人没了,那我就把卢比转到你印度家人的户头上。要是你不愿意回印度就想俄罗斯待着,那我给你发卢布也行。

至于美元和欧元啥的……别傻了孩子,现在人民币都已经取代了美元和欧元,成为俄罗斯外汇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币种了,俄罗斯人自己的手上都没剩多少,你让他们从哪儿掏出来那么多美元和欧元给你们?要么卢比,要么卢布,你们爱要不要。这俩都不要的话,那就只能付给你们人民币了。我们中国人对此倒是没什么所谓,但是印度人过不过意得去,这我就不知道了。

500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手上现在还压着一大堆卢比没花出去呢,这些钱都是俄罗斯在过去两年多以来向印度出口油气挣的。因为印度制造的工业品没什么竞争力——尤其是和中国的相比。俄罗斯本身又是个农业大国,消化不了太多印度的农产品。而且印度还对本国货币实施强管制,俄罗斯想要把大笔卢比兑换成其他货币转出印度也不现实。

有这么多问题要头疼,换你是俄罗斯人你也愁。收人头好歹还能用来填线,收卢比能干什么?就印度那个青壮年人口的规模,莫迪敢说世界第二,谁敢说世界第一?这也就是印度人拉不下那张老脸,公开和俄罗斯人讨价还价。要不然,不就是区区价值几百亿美元的卢比嘛?莫迪给普京划拉个十万八万人,俄印之间的这笔烂账说平也就平了。

事实上,不止印度,自本轮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还从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积极招募当地人赴乌参战。据尼泊尔外长沙乌迪
(Narayan Prakash Saud)
此前透露,截止目前已有至少16名尼泊尔人在俄乌冲突中死于非命,另据斯里兰卡方面消息,斯方也有14名公民在俄乌冲突中下落不明。

500

和招募印度人的套路相同,俄罗斯特工用来忽悠尼泊尔人和斯里兰卡人的套路也是高薪厚禄,并承诺如果受雇人在工作中表现得足够卖力且优秀,那么他们还有机会获得俄罗斯的公民身份。

这样的承诺欧美人或许嗤之以鼻,但是南亚毕竟不是西方。即便是印度这种南亚大国的国民,就算现在俄罗斯已经被西方制裁成这样了,但俄罗斯国籍对他们而言也还是颇具吸引力的,更别说还有不低的收入可拿了。所以有南亚人会因此铤而走险倒是也不奇怪,被俄罗斯招募过去的南亚人之中,有一部分或许是真被忽悠的,但你要说这些人——特别是其中的印度人对此完全不知情,依照我对印度人那个国民性的了解,我觉得这话说得也不客观。

最近瑞士那边不是在召开以乌克兰首的和平峰会呢嘛?美联社之所以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报道这桩新闻,我猜他们也不是奔着替那些可怜南亚人说话去的,更多地应该还是为了策应此次和平峰会,离间俄印关系,变相地给泽连斯基鼓噪舆论。

500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美联社那篇新闻的结尾部分有几句话,它们是这么说的:

“印度自始至终都认为,俄罗斯自冷战以来就是印度久经考验的盟友,双方在国防、石油、核能和航天等领域均有密切合作。自 2022 年 2 月的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一直避免在联合国投票反对俄罗斯,亦或是公开发表任何有可能触怒普京的言论。”

500

啧啧啧,不愧是美联社啊,瞧瞧人家这小节奏带的、这小火苗点的,滴水不漏,主打的就是一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嗯,是正宗的西方新闻学那股子味儿没错了。

三、“这些人可都是我们印度的手足同胞啊!”“得加钱!”

平心而论,如果我是印度、尼泊尔或斯里兰卡政府外交部的发言人,那么我想,我应该也会出来就本国公民被拐去乌克兰参战一事向俄方表明严肃立场的。毕竟再怎么说,这也是自己国家的同胞啊,身为政府人员岂有不为自家人发声的道理?况且,再说了,你俄罗斯这事干的确实也不体面,不管西方媒体有没有借此挑拨离间,为此告你一张“非法贩运人口”的罪状,我觉得都不算离谱。

但是,如果你站在俄罗斯人的立场上看,那情况又不一样了。他们这事办的确实不光彩,但是和基辅那边动不动就抓本国人的丁送去填线的做法相比,他们这么干至少不需要那么多俄罗斯人再冒着生命风险,去面对俄乌前线的枪林弹雨了。这份不体面的代价由俄罗斯国家承担了,为此获得的回报,则是更多俄罗斯公民得以在后方享受和平。

500

我这么说并不是支持俄罗斯的此类做法。从人道主义和国际规则的立场出发,我不支持俄乌任何一方的任何抓壮丁或拐骗人口的行为,但这毕竟是你死我活的短兵相接,战争自有其赤裸裸的残酷法则,它不会因为我这种外人的三言两语就发生改变。

不仅是我,美联社也一样,他们报道他们的,完了俄罗斯这边该招募印度公民去填线还是会招募,印度那边该谴责俄罗斯的背地算计还是会谴责,自甘接受俄方开出的条件去乌克兰卖命的印度人还是会卖命。

只要这场冲突一天不结束,那么战争的基本逻辑就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也不会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我觉得印度政府可能也在悄摸声地遵循,甚至是利用着这套战争基本逻辑,来为印度自己谋求利益。

什么印度外交部的谴责啊,什么印度情报机构的调查啊,这些都不过是印度政府做出来给西方政府和本国民众看的场面文章罢了,为的就是对内对外在舆论上能有个交待,免得到时候落人话柄。

“诶,你们看,我们可没同意他们赴俄参军啊,我们查也查了,骂也骂了。他们非要出去,我们能怎么办呢?”

我就不信,印度政府对俄罗斯人手上攥着的那价值几百亿美元的卢比会一点不担心。俄罗斯和中国还不一样,印度对俄罗斯的依存度要比对我们的高得多,印度可不好直接上手抢。吃相难看就不说了,关键是到时候要把俄罗斯给整急眼了,搞不好莫迪当局真有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硬的不行怎么办?那就来软的呗。印度最丰富的资源是什么?人,尤其是年轻的劳动人口。这些人的受教育水平可能是堪忧了点,但俄罗斯要他们又不是送去工厂里拧螺丝的,送去乌克兰当填线宝宝而已,说得直白点,对俄罗斯而言,没读过什么书的印度人反而更合适。

我也不信,印度政府真的会拿那些印度雇佣兵的命当命。开玩笑,这可是印度啊。你美联社替莫迪当局可怜那些在乌的印度炮灰,莫迪当局还笑你美联社不懂平账呢。

500

《绣春刀》里丁一修和赵靖忠两人的那番对白是怎么说的来着?我觉得用它映射此刻那群印度官僚在和俄罗斯人打交道时的心态,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你们的人多得是,帮我办件事。”

“什么事?”

“替我们的人去乌克兰填线。”

“什么!?你们难道不知道,这些人都是我们巴拉特母亲的子民吗?”

“呵呵,你们印度政府什么时候在意过印度人的死活了?”

“此言差矣,这些人都是我们印度的手足同胞,亲如骨肉啊。”

“得加钱!”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