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突破!央视曝歼-20采用特殊装置,瞬间“变身”小蜜蜂

近日,央视以专题节目形式,介绍了中国电科的常庆功团队,是如何打破西方的技术封锁,成功突破中国隐身战机RCS测量方法,然后推广到全军部队。

而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RCS相关项目第二次走入公众视野。

就在五月初,沈飞RCS测试团队也荣获了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荣誉称号。

500

嗯,在小兵兵看来,反正都是大佬,至于设备研发或者飞行器测试啥的……咱也不知道哇,咱也不敢问呐,小兵兵只有疯狂打call的份儿……

500

让我们回归正题。

什么是RCS测试?它的成功有着多大的意义,以致于在获得国家级殊荣之后,再获央视的专题报道?

这个要从RCS说起。

RCS,Radar-Cross Section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雷达散射截面积”。

专业的说法是:目标辐射等效面积σ,等于目标总的后向散射功率P与雷达发射机在目标处的入射功率密度Q之比。

500

好吧,作为一个文科生,小兵兵也看不懂这些符号。

不过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大家知道一点就够了:武器的RCS值越小越好。

B-52战略轰炸机的RCS值:约100㎡;

B-2A战略轰炸机的RCS值:约0.3㎡;

F-15重型战斗机的RCS值:约25㎡;

F-16轻型战斗机的RCS值:约5-6㎡;

F-22重型战斗机的RCS值:约0.55㎡,其机体正面的RCS值仅有0.001㎡。

两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RCS越小,战机的隐形性能越好。

隐形性能越好,意味着它被发现的概率越低,以如今“发现即摧毁”的战场环境,这一点至关重要。

500

▲主要军事强国都在搞隐形无人侦察机,

就是为了提高无人侦察机的战场生存能力

图为美军X-47b舰载无人机

隐形技术,最早能追溯到二战时期,德国研制成功了一款能够吸收电磁波的特殊涂料,准备用在飞机和舰船上,让盟军的雷达接收不到反射信号。

只是与一大票黑科技一样,隐形技术也出现得太晚了,已经挽救不了日暮西山的纳粹德国了,反而全便宜了美国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U-2高空侦察机(没错,就是被中国空军防空兵干下了五架的那款),就具备了一定的隐形能力。

500

▲隐形技术是用了,但是效果嘛……

图为群众参观被我军击落的U-2

不过美国人没有放弃这条科技树,一路研发下去,终于在1983年列装了世界上第一款全隐形的战机——F-117“夜鹰”攻击机,并在1989年的巴拿马战争中小试牛刀,进行了实战首秀。

两年后的海湾战争让F-117彻底名声大振,“夜鹰”不仅打响了“沙漠风暴”的第一枪,以2%的总出动量摧毁了40%的目标,同时还是多国部队中唯一执行空袭巴格达市区目标的战机。

而伊拉克的雷达和防空部队,根本找不到这些“夜鹰”的踪迹。

500

此后,B-2A隐形轰炸机和F-22A隐形战斗机先后登场,让美国空军拥有了绝对的代差优势。

尤其是巨资打造的B-2隐形轰炸机,它的出现让中俄原本的防空系统变得漏洞百出,数十年打造而成的国土防空网面临着重启的风险。

500

▲美军B-2隐身轰炸机与F-117编队飞行

这个组合曾严重威胁着中国国土的安全

如此险峻的形势,隐形战机自然成为了中国军队重点研究的对象,我军在世纪之交兴起的“新三打三防”中,打隐形飞机位列第一位!

当然,一味的防守不是办法,整出自己的隐形战机与之对抗才是王道。

而最先出成果的却是海军,这个成果就是22型导弹快艇。

22型导弹艇轮廓低矮扁平,舰体外观经过隐身设计,简洁流畅,雷达截面积仅相当于30吨的小艇。

500

如上图所示,为了强化隐身效果,驾驶台的窗户边缘都刻意设计成锯齿状,以分散雷达回波。

以致于有时候出海都需要加装角反射器,防止自己人都找不到。

500

▲022导弹艇的角反射器

22型导弹艇下饺子般列装部队,备战台海前线的时候,空军的隐形战机研制也进入了冲刺阶段,只是如何确认自研的隐形战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准又成为了新的难题。

测试战机RCS的工作,此前中国军工从未干过,甚至听说RCS这个名词都已经是F-22满天飞的时候了。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中国电科集团在2005年组建了一个专门负责RCS测试系统研发的小组。

经过两年的科研攻关,终于在2007年就取得了突破,解决了中国战机隐身性能测试的难题,实现了对小型隐身测试目标的RCS测量。

500

有了这套RCS测试系统,就像陆军有了朱日和训练基地,材料好不好用、设计符不符合要求,是骡子是马,直接拿过来用这套系统遛遛就知道了。

如果说朱日和是中国陆军战斗力的磨刀石,那国产的RCS测试系统就是中国隐形战机的试金石。

这块试金石的效果如何?看看歼-20就知道了。

500

在央视对沈飞RCS测试团队的报道中,使用了“大幅提升了我国双发重型战斗机战力”的表述。

至于……隐身+双发重型,说的是谁,大家都懂。

500

▲中国隐身重型战机歼-20

除此之外,此前歼-20总设计师杨伟曾说过:我们采用了世界独创的升力体边条鸭式布局,这可以使战机既可以拥有良好的隐身性能,同时又能有用很强的超声度和机动飞行能力。

500

▲歼-20总设计师杨伟

要知道,在此之前不少军事强国是断定鸭式布局不利于隐身的,但中国科研人员硬是打破了这一传统论断!

用事实证明,精良的设计加上高性能的隐身材料,足以让鸭式布局也保持良好的隐身性能。

而验证这些技术成果的,正是中国电科的国产RCS测试系统。

此外,央视报道RCS测试团队时曝光出来的内容,也能让我们窥探到歼-20战斗机隐形性能的冰山一角。

在RCS测量微波暗室中,有一组神秘的直径不同的金属小球,这极有可能是RCS标准小球,就如同天平的标准砝码一样。

500

这些RCS标准小球的体积都很小,这让人联想到美军对F-22战斗机隐身能力的宣传:在雷达上相当于一只飞鸟的回波,或是相当于一个橄榄球。

这些RCS标准小球的体积差不多也就这个大小,这可能意味着咱们的歼-20战斗机的隐身能力已经达到了F-22的水平。

更劲爆的消息在后面,中国电科专家爆料:他们正在测量一个特殊的隐身装备(只有香烟盒大小),可以使本来在雷达看来仅是一只麻雀的高性能隐身战机,比蜜蜂还小。

500

500

这一隐身装备若是研发成功,应用到歼-20战斗机上,歼-20的RCS值将成倍减少,基本上从敌人的雷达上消失了,这是准备当六娃的节奏啊。

500

值得注意的是,沈飞RCS测试团队荣获五四青年奖章的图片上,RCS测试团队的背景是一架歼-11重型战斗机,加上该团队在沈飞旗下,将来极有可能将这些特殊的隐身装备用在沈飞的歼-11系列重型战斗机和歼-16多用途战斗机上。

500

尤其是歼-16战斗机,作为沈飞现在的拳头产品,正在大批量装备空军部队。

其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航电系统已经让歼-16达到了三代半的水准,如果能够借助新型设备大幅减少战机的RCS,这对于需要执行大量对地对海攻击任务的歼-16战斗机而言,极为有益。

500

尤其是,再想到那传说中的神秘的新型轰炸机……

如果能够借助这一系统和设备,进一步减小RCS,无疑将大幅增强新轰的突防能力和威慑力。

当年美军隐轰B-2A给中国防空体系造成的震荡,或许不用多久,美军自己也要尝尝那种无奈的滋味了。

毕竟,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兔纸报仇,从早到晚。


注意了!我就是你们朝思暮想的诸葛兵(人送爱称小兵兵),我每天都会在公众号推送最新军事热点,还有专业军事视频,大家想说的想看的都可以留言告诉小兵兵,我会选择有意思的专门为你创作,和小兵兵一起畅聊军事吧!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