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勘古战场读懂“赤壁之战”(二)“火烧乌林”的成功无关于“借”东风

500

图1:三国古战场当今的吴军水寨

在《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中,曹操率军进入荆州后,东吴朝堂就讨论了应对方略,周瑜驳斥了欲图降操的一众议者,并分析了曹军的四个不利条件: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非曹军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曹军远涉江湖血吸虫疫区,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并保证“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而孙权在见诸葛亮之前,已经下定决心“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在此之前,孙吴派出鲁肃与刘备结盟,鲁肃赶到当阳长坂与刘备相见,刘备当时军民刚刚被击溃,准备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鲁肃传达了孙权的意图,对刘备表示诚恳的关心,还邀请刘备进驻鄂县的樊口。可见舌战群儒决定大计的是周瑜,而不是随同鲁肃出使的诸葛亮。当然诸葛亮在东吴指出了曹军疲敝、不习水战、民心未附等问题,进一步巩固了双方联盟,坚定了孙刘决战取胜的信心。

500

图2:赤壁之战形势图(源自“车谷融媒”)

在整个赤壁之战的全过程中,《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记载唯有他出使东吴一事,其后就是“火烧乌林”曹军败退后,“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 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而草船借箭、登坛东风、三气周瑜等孔明故事,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对于火攻曹军的记载,所有史料记载其提出者都是黄盖。但是定计容易,真要具体实施则需要气象条件合适,而且要求纵火与大部队突袭具备突然性。《三国演义》为了增强情节的曲折性,还写了“蒋干盗书”、“庞统献连环计”等故事,可惜都是对历史的弯曲和附会。

关于蒋干,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

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幹往见瑜。幹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乃布衣葛巾,自讬私行诣瑜……(瑜)因谓幹曰:“……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幹但笑,终无所言。幹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独步江、淮之间的蒋干到扬州没有说服周瑜,回到许都后明确回复曹操周瑜不可能为“言辞所间”。“蒋干盗书”既然是臆想的阴谋秘计,周瑜设反间计离间曹操和水军将领,导致封爵为汉阳亭侯的蔡瑁被曹操错杀,也就成了无稽之谈。至于庞统献连环计,其实赤壁之战中曹军为了避风浪,舰船早已首尾相接,与庞统毫无关系。而且庞统当时在周瑜手下任功曹,跑到曹营岂不是自找死路。

厘清了《三国演义》中那些无中生有的阴谋秘计,对照前面部分对赤壁之战战场的考察,可以肯定《三国志》中裴松之的评价是公允的:

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然则魏武之东下,非失算也。

500

图3:三国古战场图腾铜饰

周瑜率领的军队溯流而上,追击“疾疫大兴”因而退却的曹军,借助赤壁山的地理优势隐藏军队主力,以诈降的黄盖作为先锋做好火攻准备。待“凯风自南”之时乘风“火烧乌林”,“天实为之”一词明确了难得的东风其实是“等来的”,而不是“借来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