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对低彩礼家庭免费乘公交真的不是一个好主意

宁夏《关于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自治提升行动的工作方案》明确,根据当地2023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确定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指导村“两委”自下而上按程序确定本村彩礼、礼金、婚宴倡导性标准。另外,对“零彩礼”新婚夫妇及女方直系家庭成员,在社区工作者招录中,适当放宽条件。

方案还提出,对“零彩礼”、“低彩礼”的新婚夫妇,从登记结婚之日起5年内,本人及双方父母凭“零彩礼”、“低彩礼”证书和身份证等有效证明,可在市域范围内免费乘坐公交车等。看到这则报道,感觉真的不是一个好主意,一个政策的实行,要有针对性,要对症下药,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看似政府优待,实则是不具意义。

农村彩礼之风盛行,一方面是习俗,更重要的是,农村由于重男轻女和进城务工等造成的男女比例失调和人们对农村低收入生活的逃离。在这样的环境下,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这些最基本的人生需求,在农村竞争激烈,彩礼只是这个激烈竞争的筹码之一,更重要的是,整个家庭的实力比拼,家境,人脉,实力,都是婚姻市场的砝码。今天不讨论这些,还是想说说政府的这个举措。

政府出台措施,当然是想看到这项措施得力,能到到其基本效果,政府看到了重彩礼的危害或不妥,并且到了不得不出手的地步,那就试分析一下,这项措施实行后的结果,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我看未必。

其一,农村不会因为你这项小小的优惠,而改变婚姻市场的激烈竞争,婚姻对一般大众是一生的大事,不会因为政府的这点优待而有丝毫的改变,相反,会让人觉得,政府措施的随意性和无效性,久而久之,会让人们对政策的权威性产生不信任感,增加政府其他政策的难度。会大大加重施政成本。

第二,从人性的角度,能够少花成本,或不花成本能办成的事,必然会不花,婚姻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出彩礼的一方一般是男方,如果能不出彩礼当然更好,出彩礼是无奈之举,而要彩礼的一方,也是因为,彩礼只是更低的筹码,如果男方条件好,家境,工作,家庭影响力等,任何一项出众,相信男方有底气不出彩礼,成家也不是难事,至于为了排场面子而大出彩礼,毕竟是少数,我想政策肯定也不是正对这部分人的,要不然,谁又会在乎乘公交不花钱的小利?

其三,如果彩礼真的影响了当地经济或声誉,那说明问题比较严重,就应该调查研究问题的前因后果,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不是出台无关疼痒的激励措施,看似要解决问题,结果任谁都知道绝对不解决问题。

大家可以调查一下,看有多少人申请低彩礼乘车不花钱的优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