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觉得纳税人、人民、群众、个人关系不能割裂来看,说一件我刚毕业时遇到的事

【本文来自《民工蹲检察院墙边吃饭遭保安驱赶?成都双流检察院:已解除误会达成和解》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刚毕业在北方某水草丰茂的县城调研时遇到过这么一件事:当地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设立了个禁牧期。在此期间相关部门会派出来一群三类财政(一类都是财政发工资,二类是和用人部门一半一半,三类貌似是部门自筹资金养的)雇员去抓田间地头散养的羊。然后也不是没收了,就是等着拿钱(两三百不等,给讲价空间)来赎,或者托关系也成。当地村民的认知中,就是罚款赚抽成。

那天我记得一个村妇交过了钱牵着羊心里不忿,远远的指着执法车辆破口大骂,骂执法人员是老百姓养的狗。其中一个执法人员瞬间破防,反嚷道,老子是吃财政饭的,谁用你们养了。

一晃快二十年过去了,这个场景依然历历在目,甚至还记得执法的是个中段粗的胖子,走路时需要一手拎着裤腰那种。

今时今日,随着某些舆论风向的变化,也没人在报纸上杂志上大谈纳税人权利云云了。当年谈的人,也都因为谤政或诽国的原因被打上了公知等标签。

但是我还是觉得纳税人、人民、群众、个人关系还是不能割裂来看的。如果人民不是大众,不是大众中的个人的集合。那么为人民服务(教员当年写给张思德的评语),就失去了光辉,写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门口的这句口号也就成了空话废话。当没有人是人民时,那么为的啥子服务的嘛?

最后回到我上面的小故事,党员干部,上至总理下至科员,吃财政这碗饭的,纳税人说一句养得你有问题吗?如果拿出对衣食父母的态度对民众,多当人民子弟,而不是父母官——或许类似于新闻中的事情会少很多。毕竟我是很难想象有人会把父母从门口驱赶走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