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伊朗坠机,谈谈“GPS欺骗”技术的军事化应用
全文开篇,要科普一下,目前地球上只有4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分别为: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中国“北斗”系统。其他拥有类似系统的还有印度和日本。
然后还要强调一下,(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欧洲、俄罗斯、印度和日本的导航系统都大概率不同程度的拥有“后门”,而这些技术后门大概都被拿捏在美国人手里。
一、明确美国信息技术霸权针对的群体
一直以来,美国利用其在全球信息技术、全球网络监听、全球卫星监控领域的技术优势,对全球大范围进行网络攻击,这种范围之广,根本不会区分是否为其盟友,只要是对其有价值的数据、情报和资源美国都会进行网络攻击、监控监视、窃取信息,通过网络攻击实现网络威慑,依仗技术优势,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主权之上,是一种典型的网络霸权主义行为。
主要手段有:
1、掌握硬件设施,发动网络突袭、施行技术封锁。
2、紧握核心技术,植入系统后门、发动网络袭击
3、主导国际规则,影响产品开发、控制系统漏洞。
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威慑,美国总体上能够实现以下经济、政治和军事目的:
一是获取战略情报。通过对全球各国包括盟友在内发动网络信息攻击和渗透,对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进行监听和监控,及时掌握大量信息,以服务于其政治和军事目的,获取战略利益。
二是是保持竞争优势。美国所采取的全球无差别网络打击,主要是基于网络信息化威慑战略。制造恶意软件、黑客工具、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等,形成漏洞攻击、持久化控制、嗅探窃密、隐蔽消痕、攻击平台等多种功能的网络攻击方式,持续降低或击垮潜在对手的防御,以此达到确保自身优势的目的。
三是直接打击对手。在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军事武装,还是经济发展,都需要大量的电子设备、软件系统、硬件设置的支持。美国发动的信息化攻击不仅局限于获取情报,也可以实现直接打击,通过网络技术手段,直接破坏对手的核心业务,亦或者通过软件系统、硬件设置留存的“后门”系统,在特定时间、地点,利用“碰巧关闭了系统”“技术故障”“黑客网络攻击”等合理化的借口,和蝴蝶效应一样,通过取消对关键区域、关键业务、关键装备的技术支持,从而增加上述关键区域、关键业务、关键装备在高风险区域发生“技术故障”几率,从而增加事故的几率。
二、GPS技术的军事化应用
谈到GPS的军事化运用,就要先了解“GPS欺骗”与“GPS干扰”的概念。
“GPS欺骗”与“GPS干扰”,指的是向接收器发出错误的定位、导航和正时信息,使其显示“错误的”位置,采用这种方法无法检测到出现问题。“优雅降级”就是一种最好的欺骗手段,它通过对虚假GPS信号进行谨慎管理,逐步增多,这样便很难注意到。
比如国外的一些报道。
2013年时,美国德州大学的一个小组在意大利沿岸展示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缓慢使一艘小艇偏离航道,而其高端导航系统持续显示船只沿直线行驶。
2011年,伊朗称对美国一架RQ-170“哨兵”无人机进行了黑客攻击,欺骗其在伊朗一个基地降落。去年,20多艘在黑海俄罗斯新罗西斯克港口附近的船只,发现自己到了32公里以外的格连吉克港口。
简单来说,假的GPS信号不仅会“欺骗”GPS设备和INS(INS, 也称作惯性参考系统),由此产生的不准确位置信息也可能会传递到飞机的驾驶仪等设备上。
而这,非常危险!
尤其针对正在山区、大雾天气、大风天气等恶劣外部条件下飞行的....比如直升飞机...之类的。
比如美国“碰巧”定位了目标的手机信息,“碰巧”预判了目标的行程,“碰巧”明确了目标的载具,然后又碰巧遇上了恶劣天气和地况,最后等目标途径危险山地等区域时“系统碰巧误关”了一个GPS扫描扇区....
然后直升机突然失去定位“意外撞山”失事....
三、来参考一些实例
1、1993年美国关闭“银河号”GPS导航系统,迫使银河号只能停在原地;
2、1996年美国“恶意修改GPS”坐标参数,使得中国所有卫星制导武器出现异常,无法跟踪美国航母战斗群;
3、2008年“汶川救灾直升机坠毁”,美国“凑巧误关”了一扇GPS扫描区,导致中国米-171运输直升机突然失去定位“意外撞山”失事……
4、2020年美国利用手机gps定位进行斩首行动,伊朗军方核心首脑人物之一苏莱曼尼在美军空袭中身亡,3枚AGM-114“地狱火”导弹准确命中了苏莱曼尼车队;
5、2023年美国宣称莫名遭受“网络攻击”,“GPS系统被欺骗”致飞机偏航,汽车和船只也受到攻击;
参考文章:
1、来源网络:非常危险!“GPS欺骗”近期频发致飞机偏航,汽车和船只也可能受攻击。
2、来源网络:美国网络霸权挑战世界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