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猫的事儿怎么就反转了?
文/挪威
本来都要睡了,看到微博到处都在传「胖猫的事儿反转了」,忍不住写一篇文章,好奇,究竟都是哪些群体、什么样的群体,在各种传「胖猫的事儿反转了」呢?
警方通报里披露了这对前情侣之间核心的经济往来数据,其它的部分我就不截图了,大家可以去看看,就截最核心的部分。
从2021年11月认识开始,到2024年胖猫跳江:
1)胖猫给谭竹转了79.9万余元;
2)谭竹给胖猫和他的亲属转了46.3万余元,其中,注意,是其中,给胖猫转了29.7万元,给胖猫姐姐转了3万元,给胖猫父亲转了13.6万元,包括开花店投资的7万和胖猫生前最后一笔6.6万元的转款。
虽然模糊了时间线索,但这还是一个只要小学毕业就能算得出来的计算题,扣除胖猫去世之后,女方给胖猫姐姐和胖猫父亲16.6万,恋爱期间,胖猫给谭竹转了79.9万元,谭竹给胖猫转了29.7万元,差值是50.2万元。
为什么要扣除?废话,去世之后家属找上门来给的钱是恋爱中间的正常花钱吗?显然不是。
这个数字和当时胖猫姐姐说弟弟给女友转了51万元,有很大出入吗?哪里反转了?反转在哪里?就算把通报中提到的,胖猫在俩人共同设立的情侣基金账户中多提了7万元,差值也达到了43万。
很多人说反转,他们是这么算的:女方给胖猫和他的亲属转了46.3万,又给胖猫转了29.7万,给胖猫的姐姐转了3万,给胖猫的爸爸转了13.6万,总共转了92.6万,差不多一百万啊,女方给的钱更多啊……
微博和抖音上喊着反转的人,几乎都是这么算账的。
所谓为什么说流量很恐怖,舆论很恐怖,你永远不知道参与话题讨论的人,究竟是什么人,究竟有什么样的知识水平,一道小学数学题算成这样,你以为你是在幼儿园毕业生在讨论,那就没有讨论的毕业。
作为一个成年人,从成年人的视角来看,2022年3月确立的关系,2024年4月跳的江,总共就在一起两年,男方单方面多花了43万元,这是正常的吗?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吗?
2年,是24个月,43万的差值平均到每个月是将近1.8万元,谈个恋爱,每个月得花1.8万元,你跟我说这是正常恋爱?
2023年,重庆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76万元,平均每两个月,胖猫得向女方转重庆的朋友们辛苦一年才能赚到的钱。
而胖猫,是一个才20出头的年轻人。
看到网上漫天「反转」的两个字,还有一部分说两年花四十几万怎么了的评论,我恍然觉得,其实领导们说得是有道理的,房地产大有未来,年轻人有足够充沛的财力,只是我们低估了。
胖猫也是够可怜的,生前谈恋爱一个劲给一个女的转钱,死后另外一个女的为了拿回来了钱各种策划买热搜把事儿闹大,据说胖猫姐姐的抖音账号粉丝都将近300万了,账号介绍上说,身份很多种,姐姐只是一种。
你看,只是一种,这背后啥意思?也就是直播带货的主播,也可能是身份的一种呗。
而警方的通报,胖猫在情侣账户里多提了7万余元以及相关利息都能算清楚,双方转账的时间线不写清楚,转账项目的包含关系一笔带过……
行吧,年轻的男男女女们,看到这里,还想谈恋爱吗?还结婚吗?
说实话,我都想给我的老读者们开个相亲群了,至少大家都在一样的文章,三观相似度还是可以的,这不比在网聊平台瞎认识人好?
你把最重要的一段去除掉当然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他们谈了两年多,要看他们一起生活过程中的情况。两人交往期间在支付宝开通“支付宝小荷包”“恋爱记”情侣攒钱账户,供双方随时自行存取,自2022年1月5日至2024年4月8日,谭某共存款23.6万余元、取款16.5万余元(用于两人经营花店、共同生活开支及谭某个人消费等);“胖猫”存款17.3万余元、取款24.8万余元,两人共同攒钱账户中,“胖猫”多支取了7.5万元(含谭某存款7.1万元,支付宝利息收益0.4万元)
你把最重要的一段去除掉当然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他们谈了两年多,要看他们一起生活过程中的情况。两人交往期间在支付宝开通“支付宝小荷包”“恋爱记”情侣攒钱账户,供双方随时自行存取,自2022年1月5日至2024年4月8日,谭某共存款23.6万余元、取款16.5万余元(用于两人经营花店、共同生活开支及谭某个人消费等);“胖猫”存款17.3万余元、取款24.8万余元,两人共同攒钱账户中,“胖猫”多支取了7.5万元(含谭某存款7.1万元,支付宝利息收益0.4万元)
主要原文中有一条很关键
是胖猫的爸爸说,只用退还生前转账的6.6万+开店的7万。
其余的恋爱期间的费用就不用还了
79.9-29.7-3-13.6-7.1(支付宝共同账户)=26.5。
现在差值在这里,这些钱经营花店要不要继续投入还有日常开销不得而知。
等几天吧,又有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