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产液氦或气氦的主要厂家均无中国企业
【本文由“guan_16153376011553”推荐,来自《刷新纪录!这一国产芯片交付 》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对超导材料的化学可能明白一些,不过对于超导的理论真不懂。也不装懂,问点实际的——
(1)超导芯片应该还是低温下运行的吧?不知道运行时的温度是液氦温区还是液氮温区?我说些我的想法:虽然超导材料一直向“高温”推进,不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迄今为止,好像还没有实际可用的达到液氮温区可以使用的“高温”超导材料,不知我说得对不对?
(2)如果上述(1)的问题说得对的话——也就是现在的超导芯片还需要液氦,那么问题(2)就是,我们的液氦从何而来?会不会被卡脖子?
根据我学过的不太新的知识,氦在化学、物理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不过,氦在宇宙中很丰富,但是在地球上分布不均,乃是米国特产,“珍稀”程度甚于中国之稀土。
中国本地不很“盛产”He,最近有一条新闻说在宁夏盐池建成的生产线,年产液氦12万升=120千升,按照质量算好像只有20吨。此物原本就是米国的“名产”,近年来好像除了米国以外,卡塔尔、澳大利亚、俄国也有出产,不过好像都依赖于美国技术。现在中国进口的氦气有六成来自卡塔尔,四分之一来自美国,还有一成来自澳大利亚。现在生产液氦或气氦的主要厂家(前五名或前十名)均无中国企业。
热门评论 2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5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说到底,有没有钱赚?
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23_12_16_719269.shtml
https://www.guancha.cn/Science/2015_07_16_327050.shtml
全球新发现氦气资源很多,只是目前受到既得利益集团压制开采进展缓慢。而且国内从煤层气提取高纯氦技术已经获得突破了。
希望国内能够像核燃料循环利用技术取得突破之后大干快上核电站一样,走向全球氦气开发第一集团。
。。氦这东西是壳源成因,以后挖地挖多了,放射性强的地方,地下应该多得很。
不是没有而是以前产业链没有延伸过去!现在也可以有!中国这么大,有和没有不是问题,成本才是大问题!
令人惋惜的是,我国氦气消费量大,但产量极少,95%的氦气依赖进口。
氦是一种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主要赋存于天然气中,生产方式也是从天然气中提取。
我国天然气中含氦量普遍较低,氦气总量预计不过11亿立方米,仅占全球的2%。
外国厂商怎么谢谢他全家?知道中国产量少,给你涨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