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产液氦或气氦的主要厂家均无中国企业

【本文由“guan_16153376011553”推荐,来自《刷新纪录!这一国产芯片交付 》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对超导材料的化学可能明白一些,不过对于超导的理论真不懂。也不装懂,问点实际的——

(1)超导芯片应该还是低温下运行的吧?不知道运行时的温度是液氦温区还是液氮温区?我说些我的想法:虽然超导材料一直向“高温”推进,不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迄今为止,好像还没有实际可用的达到液氮温区可以使用的“高温”超导材料,不知我说得对不对?

(2)如果上述(1)的问题说得对的话——也就是现在的超导芯片还需要液氦,那么问题(2)就是,我们的液氦从何而来?会不会被卡脖子?

根据我学过的不太新的知识,氦在化学、物理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不过,氦在宇宙中很丰富,但是在地球上分布不均,乃是米国特产,“珍稀”程度甚于中国之稀土。

中国本地不很“盛产”He,最近有一条新闻说在宁夏盐池建成的生产线,年产液氦12万升=120千升,按照质量算好像只有20吨。此物原本就是米国的“名产”,近年来好像除了米国以外,卡塔尔、澳大利亚、俄国也有出产,不过好像都依赖于美国技术。现在中国进口的氦气有六成来自卡塔尔,四分之一来自美国,还有一成来自澳大利亚。现在生产液氦或气氦的主要厂家(前五名或前十名)均无中国企业。

热门评论 2

  • 砂锅 你说的都对!
    这块我算熟悉:1. 大毛在黑河隔壁的阿穆尔州搞了个全球最大的氦气厂,相比从中东卡塔尔过来一个半月,物流时间基本可忽略不计,属于量大管饱还快。西伯利亚力量一号线配套氦气提纯厂产能分配原来是把持在国际气体公司手里,俄乌一战就彻底洗牌,大毛一度求中石油全面接盘,这是国运,挡都挡不住,结果是现在国内气价一跌再跌;2. 中石油自己在新疆搞氦矿,已经出货了,但量不大,属于先行先试;3. 国内气体产业龙头都在布局走去,但是氦矿伴生在天然气田,因此靠谱还得要国家石化巨头去主导,民营企业玩不动,风险太大;4. 核磁共振改不用液氦目前不是主流,还要用液氦,卷起来价格低了大家为何不用。
  • 行了吧,再说下去外国厂商要谢谢你全家了。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5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