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驻村搞乡村振兴三年了,皖北就老老实实的做基础粮食生产基地,别的都是瞎搞

【本文来自《阜阳跨省出圈,皖北的“带头大哥”终于定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本人在皖北泄洪区之一的“老汪湖”(从名字就可得知这背后的辛酸和血泪,该蓄洪区涉及5个乡镇,26个行政村,人口7万)驻村搞乡村振兴三年了,在此得出本人结论:皖北就老老实实的做基础粮食生产基地,别的都是瞎搞,为了粮食安全上级也不会真的支持非第一产业,这个地方毫无发展前景,只能寄希望于党建引领农业合作社小田并大田来增加村民一丝丝收入。一年一小涝,三年一大涝,老汪湖蓄洪区的设计标准也是三年洪涝标准,当地村民民房的地基有的都建到地面两米高,村内除了妇女和小孩,见不到一个年轻人的面孔,被迫背井离乡外出闯荡,这种洪涝灾害和泄洪需求,想种植经济作物天方夜谭,只能种植小麦玉米顺便买个农业保险。皖南经济好,话语权重,省内的土地红线压力全在皖北,刚来的时候想建个厂房去国土资源局查土地性质,去了后傻眼了,土地红线都划到山顶上了,全村只有半分地的建设用地,想搞个小规模工场带动留守妇女就业也不行。这只是皖北农村的一个缩影。

黄淮海地区人口众多,没有一个中心城市,这是明显错误的,目前只有一个徐州有这个底子能挑起大梁。说到安徽省内,阜阳和河南接壤的城市联系更多,淮北宿州肯定是拥抱徐州,宿州近十年的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就是向东向北融入徐州,淮南蚌埠要么是相拥取暖要么是向南京那挤一挤,阜阳崛起只会影响到亳州和河南接壤地区,皖北让阜阳当带头大哥,这是个幽默感十足的政策,看看文中图示所划的阜阳城市圈可能占到皖北的一半地区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