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今天,你“文字讨好”了吗

来源:浙江宣传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回复消息时,觉得回应“嗯”“好”“知道”显得有点冷漠,就把它们改成“好啊”“嗯嗯~~”“知道啦”,结尾再加上一个可爱的表情包,展现自己连蹦带跳的积极态度。

很多人习惯的这种“常规操作”,被网友们戏称为“文字讨好”或“文字讨好症”。它常常借助一些“嘞、哈、呀、嗷、哟、滴、~、!”等亲昵的语气助词、标点符号、颜文字等,或者一长串“哈哈哈哈哈哈”,使话语表达更加柔和。

相关话题曾冲上社交媒体热搜,引发讨论。有人说,这根本算不上讨好,只是一种文明礼貌的态度;还有人认为这种对话模式是当代“打工人”的被迫示好,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情绪内耗。不禁思考,“文字讨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新型互联网社交礼仪?

“文字讨好”一词的说法,最初来源于网上的一条动态,有人问:“你们有没有‘微信文字讨好症’?”很多人纷纷跟帖,表示“当然有啦,还有表情讨好症”“甚至还会加上太阳表情来表现我的阳光!”“从好、好的进化到好滴、好滴好滴”。

有人做过调研,发现“哈”“啦”“呀”“滴”是“文字讨好”四大常用助词,而叠词是“卖萌”专业户,传递出一种可爱的语气和积极的感情色彩。有时候,为了使句子显得不那么生硬和冷漠,网友还会在句末额外打上几个波浪号。

表情包也是“文字讨好”的“常客”。一旦聊天开始冷场,网友们总会忍不住要发一个表情包来收尾。表示赞美,竖起“大拇指”;学习工作加油,发“奋斗”;庆祝节日,回“烟花”……一图胜千言,避免了冷场的尴尬。

有意思的是,职场人之间更加偏爱使用“讨好性”文字。他们经常把昵称、语气词、叠音词、波浪号、emoji表情包等叠加使用,借此表达尊重,试图消解严肃、传递友善,营造出一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氛围。

比如对接甲方时,每句话加语气助词是工作惯例。“收到啦,我们再对齐下颗粒度哈”“没问题哦,马上就去办~”,透露出乙方的热情洋溢;又比如“好的好的”或者“没事没事”,就比单音词听起来更加亲切。

总体来说,“文字讨好”主打亲和至上。一些网友认为,在适宜的场合,恰当使用一些“讨好”的助词和表情,既能显示出一个人的修养,又能拉近双方心理距离。

每种网络现象的兴起,都离不开当下社会环境的渲染,一定程度也折射出社会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和人们的精神心理状态。在笔者看来,“文字讨好”得以流行起来,背后至少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方面,在线上交流过程中,“文字讨好”最大程度消解语言理解偏差。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当中,线上聊天成为人际交流的常态形式。不同于线下交谈,单凭线上文字沟通,无法看到对方的表情和姿势,从而有可能产生理解的不对称。一句话,语气或者理解不同,互动效果就会有所区别。通过语气助词和表情包等“文字讨好”的方式进行沟通,可以避免误解产生。

另一方面,伴随着社会原子化,人们渴望获得融洽与温暖的人际关系。万物互联虽然让人际关系无缝连接,但也带来了一种看不见的疏离。人类是群居动物,当我们的交流大部分都在“云端”上,孤独感随之而生。为了走出人际孤岛,就会希望通过“讨好”得到别人接纳,获取归属感。

比如群组聊天时,有的网友会采用讨好式的语言或符号来迎合他人,从而呈现自己友好和受人喜欢的“人设”。通过这种行为吸引相似群体的关注,更好扩大“朋友圈”,达到交际的目的。

此外,重塑网络话语体系的年轻群体,成为推动“讨好体”流行的主力军之一。互联网是年轻人的主战场,他们活跃参与网络狂欢,创新推动语言的“新陈代谢”,为社交互动带来了新的元素和风格。像“好哒”“yyds”“遥遥领先”等词汇,身边使用的人一多,个体或多或少会受到感染,这种“约定俗成”也渐渐转变为日常表达习惯。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偏好于此类表达方式,对于“文字讨好”的看法,也存在AB面。也有一些网友认为,在很多时候,那些附加的语气助词其实没有特殊意义,加与不加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累赘的语气词反而增加了沟通成本,也为交流主体带来形象管理上的负担、表达上的不畅快等困扰;更有人抱怨:“这样说话真的好累啊。”

比如,有的“文字讨好”并不是发自自己真实的内心,而是碍于面子“表演”出来的。如果处处需讨好,字里行间就会如履薄冰,真实情感的确有可能会被掩盖。慢慢地,还会抵触与人交流这件事。

“文字讨好”长期过度使用,还可能造成语言的“通胀”。当一个词语被使用多了,表达的“面值”越大,实际价值就越低。以前形容一件事好笑,只要回复“哈哈”就已经到位。而如今为了配合对方,需要回复8个“哈”才能以量取胜,表示真的有在笑。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到位地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

500

图源:“广州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在笔者看来,“文字讨好”并不含有褒贬成分,它只是用来概括一种网络社交行为,让冰冷的文字带上了一丝丝温度。我们对其也不必过度解读。一分为二地看,“好哒”“对哈”确实显得生动活泼,网友想要表达友好和善的行为也应得到理解,虽然它们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了解”“知道”看上去严肃生硬,但也不影响正常对话,没必要“标签化”语言习惯。

该明确的是,交流的本质是准确传递信息、表达意图。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选择哪种表达方式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如果纠结自己是否会用词不当让对方感到不舒服,使用“文字讨好”未尝不是个好办法;如果认为“文字讨好”让人感到疲惫,那大可删繁就简,从纠结归于自在。

多元的网络世界,文字交流习惯不必强求统一。倘若把看问题的时间线拉得更长,网络社交礼仪还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绎。但无论它怎么变换,第一法则仍是真诚和善意。怀有真心,推崇彼此尊重的平等对话方式,学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才是网络社交该有的模样。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