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宿舍的专硕生:有人考上研后每月花数千元租房

来源:正观新闻

从地图上看,位于南京市仙林大道168号的南大和园小区和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只隔着一条马路——270米,步行仅需三分钟,但事实上,研究生哆啦所租的房子到新闻传播学院实际距离超过2公里,如果步行,至少需要走30分钟。

所以哆啦一般选择骑车去上课,“电瓶车的添置又是一笔支出。”估算完下个季度的房租费用,哆啦叹了口气,“读研好贵。”

500

哆啦就读的学院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在全国范围内扩招,从非全日制学生到部分专业硕士学生,高校“不提供宿舍”话题逐渐引起人们关注。2023年硕士招生期间,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均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表明,2024年将不再为全日制专硕研究生提供宿舍。这就意味着,像哆啦一样成功“上岸”的专硕生们,在支付读研费用的同时,还要额外增添一笔不菲的房租开销,读研成本也越来越高。

 

没有宿舍后 学生住哪?

收到录取通知前,哆啦通过浏览学校资讯得知,她所报考的新闻传播专硕方向不提供宿舍,父母第一时间决定为她在校外租房。

为了在开学之前尽快租到房子,哆啦的父母找到中介,得知这个距离校园仅有一条马路的南大和园小区有房源时,来不及货比三家,甚至来不及和哆啦商量,看房的第一天就定下了一套两居室。

虽然南大和园小区建成已经有些年头,但“高校不为专硕生提供宿舍”以来,凭借着270米的绝对距离优势,它的租金被一炒再炒,一路水涨船高。

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带电梯,整租价格每月4200元,合约签了一年。

虽然早已有心理准备,但得知这个价格,哆啦还是吃了一惊,甚至有些接受不了。

500

哆啦租住的小区

随着硕士研究生在全国范围内的扩招,宿舍资源紧张问题愈加显著,“多所高校不给部分研究生提供住宿”话题屡次登上热搜。

2024年,国内多所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表明,将不再为全日制专硕研究生提供宿舍。其中,湖南大学明确表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自愿申请制,学校根据现有的宿舍资源,在一定范围内提供房源给予学生选择;复旦大学明确表明,不安排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校内住宿,学生原则上需自行安排住宿。此外,南京大学也明确,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不提供宿舍。

事实上,早在2020年,南京大学就宣布取消提供专硕宿舍,但同年也取消了新闻传播专硕的招生,直到2023年才恢复招生。因此作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23届的学生,哆啦实际上是第一届不在校内宿舍入住的专硕生。

本以为付出高昂房租后就可以解决上课的距离问题,但入学后她却发现,学校很大,她所在的小区也很大。如果步行,从家里走到学院实际距离接近三公里,至少要30分钟,“很耽误时间,而且冬天走路上课很冷。”为此她又买了一辆电动车。

学住分离的不便

经济压力或许可以通过兼职缓解,但学住分离带来的不便却让她时常感到无奈。

因为不在校内宿舍居住,而且路上耗费时间长,冬冷夏热,哆啦基本上有课的时候才会在学校待一整天,不去学校的时候就一直在出租房里待着,减少路上的奔波。

尽管校园很美、很大,但因为独立在校外居住,没有集体宿舍的氛围感,“没办法回到本科那种把学校当成家、‘以一个休闲的状态在学校闲逛’的感觉。”哆啦有些无奈。

为了缓解孤独感,她会偶尔买些猫粮去喂学校的流浪猫,或者去学校旁的小吃街逛一逛,感受片刻的“热闹”。

500

学校的流浪猫

学历越来越“卷”

读研成本越来越高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341万人、377万人、457万人,2023年增至474万人。教育部在2023年公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中提到,未来新增硕士点,原则上主要以专业硕士为主,到十四五末,专业硕士占比需要达到60%左右。

2023年11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发起了问卷调查,据统计,南京大学需要校外租房的专硕学生约为4340人。

尽管父母为哆啦承担了每月4200元的房租,但对于整个家庭来说,还是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也给哆啦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

500

哆啦租住的小区

后来,哆啦决定把两居室空置的另一间房子租出去,她很快找到一位同校的室友,但对方是非全日制的硕士,只在周末会来上课,最终以1500元每月的价格成交。“能租出去就挺好,房租就少交一点。”

后来靠着兼职攒的钱,哆啦决定每月自己承担2000元的房租,为父母减少一部分的房租压力。

哆啦告诉记者,房租到期后她准备再换个便宜点的房子,“如果住得再远一点,房租也就1000元出头。”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