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中部山区贫困县,今年初二爬山,山上有座庙很少僧人,基本上都是居士或志愿者

【本文来自《海城大悲寺至今不收门票,不搞旅游,所有佛事活动不收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5971363311612
  • 这些僧人吃的从哪里来?寺庙从哪里来的钱盖的?

    只要是宗教活动肯定要占用社会资源!虽然目前都是善意捐赠。但是别忘了,古代有些寺院被人用来寄存隐匿财产,占用劳动力!

我来说说我们那里的情况。

中部山区贫困县(话说党的政策好,现在的贫困是相对贫困,不是绝对贫困),今年初二爬山来回25公里,纯山路10多公里,山上有座庙,很少僧人,基本上都是居士,或者志愿者。

免费吃面条,米粉,米饭(菜不太好吃,所以,以粉面为主)免费水(热水),水果(本地人供养,这个在本地不值钱,因为本地广泛种植)。粉,面味道可以接受。我吃了两碗。

我自然是不信神的。本来想捐个十块意思意思。吃了面捐了30(包括我侄女)。

捐款显然不是因为宗教原因,而是看到很多志愿者其乐融融为别人服务,我认为这样的事情是好的。

其中的自愿者大多数30/60岁,女性,文化程度肯定不高,但应该绝少文盲。

他们我揣测也并非是宗教原因,而是相信,向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样一种氛围。

这在心理学上来说就是归属感。你可以把他和宗教联系起来,但应该和迷信关系不大。这只是人的一种归属感需要。

另外,这个庙也是群众捐献的,你可以认为其中有污糟事,这是另一个话题。

总体而言,我这种非常理性的男性居然也愿意捐献,显然不是简单的迷信可以归纳的。只能归结为社会归属感。

而只是恰好,中国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形式去照顾农村大多数人,在原子社会形态下的归属感需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