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强回乡见闻:春节让家庭矛盾爆发、读大学不如一技傍身... ...

转载自微信群组,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张继强的春节回乡见闻。

500

​记录下春节见闻:

1、想起小时候要勤工俭学采蕨菜卖给日本,老家的石场据说也是供货日本,现在有点明白了,除了换汇之外,当时是日本经济泡沫期,估计当时的购买力也强,算是外溢效应吧。

2、小时候东北老家村里最富有的家庭(早年开石场的),据说成了最破落的家族,一命二运的背后还是小富先奢+产业变迁+兄弟失和+不重视子女教育(现在未必了)... ...

3、不仅仅是宏观和微观有温差,一线和三四线也有温差,老家关心家长里短、生老病死还是主流,虽然对未来都有些迷茫。

4、地方债务问题被普遍关注,少数地区已经开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还有伴随而来的基层治理问题。

5、行业差别很大,地产、金融、公务员亲戚同学各有百味,传统中产阶级的不确定感重,需求弱-猪价低-玉米难卖对农村影响不小,但中医、部分外贸行业去年很好,钱难赚了是普遍感受和共识。

6、OpenAI 发布了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不知道多少行业的人又在瑟瑟发抖。

7、股市、房子谈起来... ...还是不谈了。

8、拜年微信少了,群里红包没了,都想多一点内心的平和、宁静吧,生活更需要的是意义感。

9、旅游点人山人海,体验不太好,但总归比家里呆着无聊强,也算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吗?

10、节日接人待物多了,听闻各种家庭矛盾集中爆发,钱能解决至少 70% 的家庭矛盾(鲁迅应该没说过这句话),情绪稳定、三观正确在婚姻中远比相貌重要得多。

11、数了数,远近亲戚中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好几个,几乎都是女生。有个做了一年美甲,父母觉得这大学不能白读,逼着去考公,考两年了,看似希望不大。还有两个直接啃老了。男生感觉要好很多。大家聊下来大学不大学的意义有限,还得有一技傍身。

12、北京的教育卷,但问了问,外地孩子教育更是卷上加卷。教育的投入产出比已经大大降低了,但谁也不愿意主动放弃,有人说中国人是祖先崇拜,而父母为了后代的生存机会、阶层稳定更是不惜付出超比例的努力。

13、关于教育,还有个小观察,二十多年前留学不是主流,但投入产出比很高,考验父母见识和家底;过去二十多年成绩好去美英,成绩不佳的去... ...甚至台湾地区,性价比还不错,在北上江浙非常普及;这几年及未来留学成本急剧上升,就业优势完全不存在(甚至是劣势),性价比在哪里?高考会不会更拥挤?

14、以前节日期间总有人推荐一些专业书籍,今年春节荐书的人少了,要不就是推荐的都是历史读物... ...可能都认识到了,时代的 β 远比个人的 α 重要。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