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铁路差距在货运,印度客运能力相当可以,里程够了,速度慢能接受

1. 印度铁路里程改开前期和中国差不多,中国一路追上来了。1990年印度铁路长度62367公里,多于中国的57800公里,中国铁路旅客周转量为2612.63亿人公里,领先印度的2360.66亿人公里。但这是人公里,中国面积大,旅客人次是印度多。直到2019年,中国运送旅客36.6亿人次,才超过了印度的34.89亿次。

2. 现在印度人火车出行是很频繁的,和中国人差不多,客运能力相当可以,显著的差距就是速度慢。中国高铁300时速,动车200时速,普铁110-120时速。印度100公里时速的就是最快的车次,新德里到阿格拉不停站才160时速。印度火车平均时速是50多公里,很慢。但是习惯了也还好,有位子慢悠悠吃喝看风景还行,人挤人爬到火车上面是夸张不是常态。中国以前春运人非常挤,不挤的时候不少人喜欢乘火车,生活节奏慢点能接受。

3. 但是印度火车和中国最大差距是货运。2021年,中国铁路货车96.64万辆,印度31.89万辆,不到三分之一。中国铁路货运量47.74亿吨,印度14.16亿吨,也不到三分之一。中国铁路货物周转量33238亿吨公里,印度8718亿吨公里,四分之一。

4. 中印人口接近,但是面积是三倍,中国铁路长一些是必然的。2021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印度6.80万公里。很多人说印度铁路总长不够,几乎没增长。其实不是,覆盖还行,所以新线不多,就是一些高原偏僻地区不行。印度不会大幅增加铁路长度,也不需要。但是铁路需要电气化,印度也可以了,电气化率74%和中国73%差不多了。

5. 印度需要的是铁路提速,旅客减少旅行时间。虽然需求没那么强,但可以省出时段跑货车,多运货。这也是经济需求拉动的,货运需求要上来。还有竞争,中国公路和水路货运很厉害,压制了铁路货运需求。印度铁路货运弄好了,对经济帮助很大,正在大力投资,铁路基建力度是以前五六倍。

6. 从印度的例子看,铁路是个好东西,让印度人和中国人火车出行频率差不多。发展中国家确实需要铁路,普遍还不如印度修得密集。货运需求、人们快速旅行省时间的需求,不是很迫切,需要经济发展、观念改变,便宜的票价很重要。世界铁路还是应该以普速为主,中国标准开到120公里时速就非常好了,可以到全球推广。全球高铁大发展还要等很多年。中老铁路算普铁,高标准开160时速,虽然是从200降下去了,但竞争力还是很好。

500

热门评论 20

  • 吹印度可以可以,但是我只相信有过亲身印度经历的人吹。
    从观感上来说,我不相信一个存在感如此之低的国家(奥运会上都见不到人),各种什么民间活动,电竞比赛,文艺表演,都见不到几个印度人,充分说明印度的基础水平很差,没有多少人进入中产水平。
    印度这个国家离现代化还很远。他的市容市貌之差甚至不如很多非洲国家。如果在地球上任意画一个圈,圈出14亿人口,会发现印度这些圈中GDP最低的。在非洲画个圈都比印度gdp高。印度仍然是全世界洼地。 比较潜力,不能以国家为单位,而要以地区为单位,南亚地区就是全球洼地,这是没疑问的。 印度比非洲也就好在没有战乱而已。
  • colsbleu
    大老有些想当然了...正如另一位大老说国的, 对印度的统计数字是绝对不能不经过查证就使用的...比如讲印度公路历程时, 人家的"公路""历程"定义,都与"不incredible"的普通世界不一样...讲印度乘用车销量时, 人家的“乘用车"轮子数是2\3\4轮都计...同样印度讲铁路旅客数时,  人家是把城郊日常通勤人数也计入的,而且还是大头,因为每日坐乘/站乘/挂乘/人次, 还要乘以约300倍( 年工作日数量 ), 而在中国这是计入城市公交人次的...所以印度那"34.89亿", 只能打骨折后再信...
    印度的统计数据,之前观察者网就有一篇文章分析过。
    印度一年的建筑行业GDP就敢比中国更高,公路里程按车道来重复算,只要能走汽车就敢称高速公路。
    最了解印度的英国媒体都说,印度人可以不吃饭不能不说谎。
    人家国家级的部长就敢发北京大兴机场的照片说是印度的伟大建设成就。
    印度铁路这些数据,还真敢全部相信还拿来跟中国比较啊?
    印度只要是有轨道的就算是铁路的,包括地铁城铁甚至有轨电车呢。
    印度建了十几年的大桥刚启用就垮了然后调查结果是因为得罪了河神也敢信?
  • guan_15654496492406
    印度没有内河水运,这个才是关键!
    正是。
    有up主说过,内陆水运是最便宜的。因为内河没有大风浪,可以用平底船,阻力少,成本低。而且造价便宜。所以 内陆水运最适合运输水泥、矿石、煤炭、谷物之类的东西。正是这个原因,中国从古到今,不断建运河,打通各水系。
    😂但印度在恒河上建大坝,控制水量流向下游,插住孟加拉的农业用水。 所以,恒河的水运几乎是零。后来,还在恒河上建立很多座很矮的大桥。所以,印度恒河流过的地区,没有内陆水运的便利。
  • 观察者网用户_1302689
    印度在恒河上建大坝,控制水量流向下游,插住孟加拉的农业用水——这不是可以抬高水位有利航运吗?
    还在恒河上建立很多座很矮的大桥——学中国南京长江大桥,阻止万吨轮到武汉?内陆航运推拖船队就可以了,对高度要求不大。
    搞不来滴。这篇文章讲的比较详细。
    恒河为什么没有航运能力? - mgxgis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7601847/answer/2485049475
    恒河的雨旱比是4:8,长江刚好相反,8:4。这是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一个致命性缺陷。
    印度农业产量上不去,也是这个原因。日照条件、耕地面积、化肥产量都不是大问题,恒河流域可以种2-3季,其他地方只能种一季。
    恒河下游孟家拉的帕德玛河,现在是世界排沙量第一的河流。上游建大坝,很快就会於死,比当年的三门峡还惨。帕德玛河入海到孟家拉湾的泥沙,又导致印度东海海岸无法建深水港。
  • 数据太老了。
    三哥政务公开比中国好多了,想要的数据政府网站上都有,就看你会不会挖。
    印度政府的财年是当年5月1日到次年4月30日。2022-23算是22年的统计数字。23-24是计划和预算

    jpg
    这是印度铁路硬件投资的明细。新建铁路里程只有600公里,陈经大佬的判断是对的。采购1290辆电力机车,100辆柴油机车,26000个车底。
    jpg
    印度最新的货运数据。
    煤炭运输占总货运的43%,钢铁14%,水泥9%,货柜7%,谷物9%,石油3%。
    印度的煤炭、钢铁、水泥产量在那摆着,货运量没法提升。

    印度10大火电厂,蒙德拉2个在海边,用进口煤,除了塔奇尔和鼓达外,都是坑口电厂,煤炭不用铁路运输。印度的石油天然气主要靠管道运输,粮食生产也不可能有大的增长,货运量增量只能靠货柜运输。
    印度经济最好的3个邦,西部的马邦,古邦,南部的泰邦全靠海。

    这是客运量数据。客运分郊区和非郊区两类,郊区客运占到总运量的14%,收入只占4%。jpg


  • 大老有些想当然了...正如另一位大老说国的, 对印度的统计数字是绝对不能不经过查证就使用的...比如讲印度公路历程时, 人家的"公路""历程"定义,都与"不incredible"的普通世界不一样...讲印度乘用车销量时, 人家的“乘用车"轮子数是2\3\4轮都计...同样印度讲铁路旅客数时,  人家是把城郊日常通勤人数也计入的,而且还是大头,因为每日坐乘/站乘/挂乘/人次, 还要乘以约300倍( 年工作日数量 ), 而在中国这是计入城市公交人次的...所以印度那"34.89亿", 只能打骨折后再信...
  • 大过年的,看这样东西,还是蛮有喜感的嗷。继续……
  • 惊蛰000 我爱我的祖国
    总之别再去帮着印度搞任何基建工程了,譬如公路、铁路、隧道、发电厂、大型水库等,更要禁止此类工程机械(各型盾构机、铁路铺轨机)直接出口或经由第三方销售给印度,国家应由有关部门针对不同的国家制定不同的禁售清单(这也是专家教授们强调的与国际惯例接轨)!
  • 肆意追风 只聊常识,别吹技术。
    为啥陈经从来不会认真看看印度人的统计口径?
    印度统计的是“轨道交通”,里面包含地铁、轻轨和与地铁相当的市内通勤运输。
    要不要看看中国的地铁和轻轨的运输量有多少?超过铁路的十倍好不好?
  • 以后请作者写文章注重数据罗列,结论让看客们自己得出,作者先把观点注入,再引用数据,认为这样不够客观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32
最热 最早 最新

  • 石尊主
    电气化电铁,晚上不开车了?
    印度电力供应处与紧平衡状态,印度晚上不缺电。
    2022-23年度,峰值缺口-865.7万千瓦,短缺率-4%,平均缺口-75.83千瓦,平均短缺率-0.5%。
    2023-24年度,峰值缺口-334.0万千瓦,短缺率-1.4%,平均缺口-28.63千瓦,平均短缺率-0.3%。
  • 石尊主 童心 龟欲 蚁食 猴行
    全部楼层
    难道你不知道我是一条狗吗
    再说个冷知识,印度铁路自己利用车站和路边铺光伏板发电,效果很好。与传统光伏发电场不同,印度铁路的光伏发电直接升压到25KV,送铁路专用的牵引变压器,绕过印度国家电网公司,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全世界独一份。牵引变压器与普通电网变压器不同,自带储能系统,设备和场地的成本已经算到铁路电器化成本里,发电成本很低。印度雨旱比是4:8,纬度又低,同样的光伏板,发电效率比中国高近一倍。


    印度现在不缺电,电力私企缺德。你听说过印度的跨国企业因缺电停工的新闻吗?

    印度电力改革之后,私企电厂的装机占比已经超过50%。但是电网还是被印度国家电网垄断,上网电价被压得很低,3卢比/度,折合人民币0.25元/度。卖给孟家拉能卖达到6卢比。阿达尼电力在鼓达的2台80万千瓦机组发的电,就卖给孟家拉,不在国内销售。阿达尼集团旗下有电网公司。
    信实电力直接在孟家拉国投资建燃气发电厂,因为国内卖电亏本。信实电力的莎圣电厂,2010年与印度国家电网签的售电协议,上网电价才2.5卢比,最近5年,只有2021年盈利。拖欠上海电气的尾款太正常不过了。





    电气化电铁,晚上不开车了?
  • 莫迪不是在庙里,就是在去庙的路上
  • 王摆摆
    吹印度可以可以,但是我只相信有过亲身印度经历的人吹。
    从观感上来说,我不相信一个存在感如此之低的国家(奥运会上都见不到人),各种什么民间活动,电竞比赛,文艺表演,都见不到几个印度人,充分说明印度的基础水平很差,没有多少人进入中产水平。
    印度这个国家离现代化还很远。他的市容市貌之差甚至不如很多非洲国家。如果在地球上任意画一个圈,圈出14亿人口,会发现印度这些圈中GDP最低的。在非洲画个圈都比印度gdp高。印度仍然是全世界洼地。 比较潜力,不能以国家为单位,而要以地区为单位,南亚地区就是全球洼地,这是没疑问的。 印度比非洲也就好在没有战乱而已。
    美帝的大公司都被印度人掌控了
  • 个人觉得这种比较没有意义。两国铁路建设根据各自需要和能力,不会为了超过对方无谓地增加铁路里程。
  • 印度高速公路里程世界第一远超中国,这是印度官方统计数据。所以楼主就不要再帮印度吹了,因为印度数据都是把牛吹上天的,你还要去分析这牛吹上天的合理性,因为印度有神牛啊!吹嘘这种牛粪计价的GDP经济实在令人侧目,粪里淘金,不是陈经,就是神经。
  • 陈对芯片制造的判断大失水准,如今判断印度的发展水平是否也不太可信?
  • 清晨风徐来 拂晓月西沉~
    其他不说,绿皮车咱又不是没坐过
    36个小时的火车还是累
    现在的高铁只需要7个小时,那能是一回事儿吗?
  • 全部楼层
    速度标尺
    印度的体量摆在那里,它根本用不着崛起,它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十分之一,就足够找一些让中国难受的麻烦了。就好比人踩到狗屎把鞋弄脏就会感到恶心一样,而不是把狗屎弄满全身才会感到恶心
    这个问题我早说过。印度能增加什么?在现代条件下,想增加任何东西。都面临激烈竞争。而想在这种竞争中胜利,必须全面改变自己的劣势,缺点。
    恰恰这就是印度最要命的地方。你能想象一个文盲低种姓在操纵一台先进的机器?可要是普及教育,提高他的私人财产。哈哈哈。他还会甘心当低种姓吗?
    而没有了低种姓,或者仅仅让低种姓也有了尊严。那么高种姓老爷怎么办?与当年佣仆的儿子一起平等的建设新印度?
    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全部楼层
    工农结合
    如果印度在中国帮助下就能崛起。那么谁都能靠着中国崛起。对不对?
    这是给中国荣耀,英国二百年做不到。美国与苏联—俄罗斯70年做不到。我们不到十年就帮助印度崛起。哈哈哈。我们成“神灯”了。
    实际上,印度现在只能说有点改善。根本问题没解决。不过是印度版的“洋务运动”。印度精英的目标与印度土豪的目标是对立。是无法在现在的印度制度下妥协的。
    印度的体量摆在那里,它根本用不着崛起,它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十分之一,就足够找一些让中国难受的麻烦了。就好比人踩到狗屎把鞋弄脏就会感到恶心一样,而不是把狗屎弄满全身才会感到恶心
  • 全部楼层
    难道你不知道我是一条狗吗
    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两年间的数字差分,可以消除这个误差,得出市郊和长途客运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年度人次的统计数字,可以倒推出市郊和长途的实际客运数量。

    这张表来之印度铁路公司申请联邦预算时提交的报告。表中还有几个数字是相互关联的。

    印度的统计数字,主要看增量,绝对值意义不大。
    jpg
    再说一遍: 人家是PKM/人·公里,你却非要往“人次”上说...这与陈经文章里的中国铁路客运人次是没法比的...我要说的是, 印度那个"34.89亿"是不可信的...而你列的这一组表格数字恰恰更说明的不用PKM而是象正常国家一次用人次的话, 所谓suburban也就是城郊通勤人次比例将远远多于16%,城郊通勤一般也就十几公里\几十公里, 比一般铁路客运少1-2个数量级,  所以陈经文中所谓"2019年中国运送旅客36.6亿人次,才超过了印度的34.89亿次"是完全错误的...中国几个主要城市的地铁年乘客人次之各就超过220亿人次...所以, 基于错误数据的interestin毫无意义!!!
  • colsbleu
    对不起, 真不知您是一条G...不过请睁开您的G眼看清楚:
    jpg
    这个“客运量”的统计单位!!! 人家用是的incredible的PKM,也就是“人·公里",而不是人次...你就说你服不服?  一个1000公里的中长途,就可以把 “1人次”乘以1000,变成好大一个数!!!
    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两年间的数字差分,可以消除这个误差,得出市郊和长途客运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年度人次的统计数字,可以倒推出市郊和长途的实际客运数量。

    这张表来之印度铁路公司申请联邦预算时提交的报告。表中还有几个数字是相互关联的。

    印度的统计数字,主要看增量,绝对值意义不大。
  • 我就想刨根问底,阿三的铁路里程数据出自哪里?到底是铁路长度还是铁轨长度?!到底是铁路运营长度还是轻轨等轨道路程长度?到底是电气化铁路还是非电气化铁路?
    毕竟阿三那所谓的公路里程长度到底是咋回事如今很多国人都已经知道了,阿三奇葩到连乡村小道都算成了公路,就是不知是否连几车道都单独算长度?
  • 惊蛰000 我爱我的祖国
    全部楼层
    带菜刀出门的诗人
    设备可以卖,就像当年外国人卖我们设备一样,以比欧美价格便宜一点的价格卖给印度就行。
    但是我们不能去帮助搞基建!!!
    我们国内总有企业见小利忘大义!!!
    国之重器当不能卖(盾构机、重型燃气轮发电机、振动台、万吨压铸机等),这类重器卖给阿三,也是在帮助阿三!
  • 按数量这个比较,铁闷罐扯装的更多人。没任何意义的比较
  • 快乐一点
    这面给俺们看一堆挂人的火车照片,那面和我说三哥的铁路电气化比咱还高百分之一,这是要让俺精神分裂么?到底想说啥。。。
    几个简单的办法:
    1)到印实地看下;
    2)到网上问三哥是不是真的。
    3)问下去过印度的人
    4)到印度的网上售票网站看看车次,根据车次查车型

  • 笨笨熊
    别拿知乎的数据来骗人,那篇文章说明了很多问题,你不提,载录部分不得全貌!
    我的数据来源来自各家公司的财报,如果数字有错,可以指正,谢谢。
  • 王摆摆
    吹印度可以可以,但是我只相信有过亲身印度经历的人吹。
    从观感上来说,我不相信一个存在感如此之低的国家(奥运会上都见不到人),各种什么民间活动,电竞比赛,文艺表演,都见不到几个印度人,充分说明印度的基础水平很差,没有多少人进入中产水平。
    印度这个国家离现代化还很远。他的市容市貌之差甚至不如很多非洲国家。如果在地球上任意画一个圈,圈出14亿人口,会发现印度这些圈中GDP最低的。在非洲画个圈都比印度gdp高。印度仍然是全世界洼地。 比较潜力,不能以国家为单位,而要以地区为单位,南亚地区就是全球洼地,这是没疑问的。 印度比非洲也就好在没有战乱而已。
    完全同意,二十多年前就有过同样的情景
  • 难道你不知道我是一条狗吗
    数据太老了。
    三哥政务公开比中国好多了,想要的数据政府网站上都有,就看你会不会挖。
    印度政府的财年是当年5月1日到次年4月30日。2022-23算是22年的统计数字。23-24是计划和预算

    jpg
    这是印度铁路硬件投资的明细。新建铁路里程只有600公里,陈经大佬的判断是对的。采购1290辆电力机车,100辆柴油机车,26000个车底。
    jpg
    印度最新的货运数据。
    煤炭运输占总货运的43%,钢铁14%,水泥9%,货柜7%,谷物9%,石油3%。
    印度的煤炭、钢铁、水泥产量在那摆着,货运量没法提升。

    印度10大火电厂,蒙德拉2个在海边,用进口煤,除了塔奇尔和鼓达外,都是坑口电厂,煤炭不用铁路运输。印度的石油天然气主要靠管道运输,粮食生产也不可能有大的增长,货运量增量只能靠货柜运输。
    印度经济最好的3个邦,西部的马邦,古邦,南部的泰邦全靠海。

    这是客运量数据。客运分郊区和非郊区两类,郊区客运占到总运量的14%,收入只占4%。jpg


    对不起, 真不知您是一条G...不过请睁开您的G眼看清楚:
    jpg
    这个“客运量”的统计单位!!! 人家用是的incredible的PKM,也就是“人·公里",而不是人次...你就说你服不服?  一个1000公里的中长途,就可以把 “1人次”乘以1000,变成好大一个数!!!
  • wanglaow
    印度也就是比中国现在明显落后不少,几十年前的起点还稍微比我们强呢。
    至于比起世界其它的第三世界国家,印度那都是妥妥地吊打它们啊。。。
    中国嘛,那更是天顶星一般的存在了,
    没法比不用比。
    起点比我们高太多了 
    1949年至1990年,印度铁路营业长度增加了7613公里,中国则增加了36000公里,新增里程是印度的4.73倍。1949~1977年,中国共修建铁路25600公里,印度修建铁路6049公里。
    我们要看发展和总量,现在太多看好阿三的主要看上升期的增速(不说数据真假把),但这个是有瓶颈的,能不能克服内在的缺陷才是最关键的,尤其是印度目前受到的外部压力还不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