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诫子书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一个家族兴旺发达,往往和这个家族的传承有很大关系,过年,家族长者更会请出密藏的家训警示教育后人,多年来,看到不少被视之珍宝的家训,也想聊聊这个话题。

家训不能仅仅被视为道德的说教,更应当被看做先人的人生智慧。虽然和现代社会风尚不完全合拍,甚至也有错误的成分,但一个家族能够使家训得以传承,它的发展是不会太差的,这也是今天谈论家训的意义所在

说到家训就不得不说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短短百十字,成为后世人的楷模,广为流传。人们取其一二,善莫大焉。

司马光《训俭示康》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给司马康的诫子训,说明“俭”和“侈”的必然性,“俭能立名,侈必自败”。

《包拯家训》载宗法:“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刊石,立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一代名臣,家训也是正气凛然。

曾国藩《家书》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着实扎眼,有些极端,但观其他言论亦有可取之处。

更有《菜根谭》洋洋洒洒数万言,不少家训亦来自其处,如:“好利者逸出于道义之外,其害浅而显,好名者窜入于道义之中,其害隐而深。”观现实的官场,古人的观察可谓入木三分。

也有不知出处的家训,如,“处事练达,遇事豁达,虑事洞达,成事贤达。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好像有范仲淹的名句,但更多是这个家族处事经验的总结,可以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红楼梦中说,看着他起高楼,看着他楼倒塌。也许是没有良好的家训,导致其兴也勃焉,其败也忽焉。

我可以拒绝功名,但我不可以停止成长,停止修为,家训,诫子书的作用亦如此作用吧。人世间大概如下面的诗所写,谁又知道呢?

富贵豪宅仰天哭

冰雪破庙乞丐笑

芸芸众生各有命

狂歌豪情顺天行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