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靠砸锅卖铁支撑,碧桂园何日走出困境?

近年来,受国内多种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销售日益下行,资金压力日益加大,成为房地产企业的常态。一些房地产企业在盲目扩张和市场炒作中积累了高额负债,使得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恒大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碧桂园近来也一直处于业绩下滑、债务压力增大的困境中,财务状况也日益恶化。截至2022年底,碧桂园的总资产为1.74万亿元,总负债1.43万亿元,净资产约3095.73亿元,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降至69.4%。自2023年4月以来,号称“宇宙第一房企”的碧桂园竟然也不断爆出负面消息。2023年4月8日,“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普将碧桂园的评级从正面调整为稳定,确认碧桂园的“BB+”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这是各大评级机构下调碧桂园评级的开始。5月30日,穆迪公司将碧桂园的“Baa3”发行人评级和高级无抵押评级列入评级下调观察名单,展望从负面调整为列入评级观察名单。相隔不足十天,6月8日,惠誉又将碧桂园的“BBB-”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高级无抵押评级及未偿债券的评级列入负面评级观察名单,至此,三大评级机构全都下调了碧桂园的评级。为提振市场信心,碧桂园选择提前赎回美元债以展示自己的资金实力,而回购票据的金额为6.83亿美元,合计人民币超过40亿。不过,回购美元债并未能挡住评级机构再一次下调碧桂园的评级。6月22日,穆迪公司发布公告称,已向碧桂园控股公司授予“Ba1”的企业家族评级(CFR),并撤销其“Baa3”的发行人评级;将碧桂园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aa3下调至Ba1,将碧桂园的评级展望从“审查中”调整为“负面”。受评级机构连番下调评级的影响,碧桂园的股价也出现了大幅下滑。至6月24日收盘,碧桂园股价报收4.61港元/股,若以4月8日首次被下调评级前的收盘价6.511港元/股为基准来计算,仅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碧桂园股价便下跌了29.2%,市值更是缩水440亿港元,在此期间其总市值更是一度跌破1000亿。

截止2023年上半年,碧桂园有流动负债1.2万亿(其中短期借款695亿元),长期负债867亿元,负债项下的有息负债余额为2579亿元;流动资产为1.4万亿(其中存货8827亿元),非流动资产1859亿元。而碧桂园2023年半年报中的毛利率为-10.72%,净亏损515亿元,令人触目惊心。2003年8月8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两笔总计10亿美元债票息应于8月7日支付但仍未支付。8月10日晚间,碧桂园发布盈利警告称,预期上半年的净亏损在450亿元至550亿元之间,而实际净亏损489.3亿元。这两个消息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8月11日,碧桂园管理层发布致歉信。面对企业创办以来遇到的最大困难,碧桂园管理层提出要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8月25日,碧桂园发布公告出售联营公司26.67%股本权益,总代价为12.915亿元。9月,碧桂园支付应该于8月7日支付的两笔美元债的票息。2023年1—9月,碧桂园实现权益销售金额约1550亿元,同比下降43.9%。上半年该数值为约1300亿元,而7—9月平均每月的销售金额近80多亿元,不足上半年平均水平的40%。

2023年12月,碧桂园再发公告,以约30.69亿元转让其持有的珠海万达商管股权,与初始投资相比,大约有1.6亿元的亏损。自陷入债务困境后,碧桂园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中。10月份,市场传出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已卖私人飞机偿债的消息,相关知情人士表示,“已卖掉一架,另一架还在卖。”12月5日,碧桂园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再次启动区域大合并,将其中14个区域公司合并为7个新区域公司。12月8日,碧桂园召开内部月度管理会议,董事局主席杨惠妍在会上表示,未来12个月公司主要有三项工作:保交付、保经营和保信用。杨惠妍称,“家族肯定会砸锅卖铁支持公司的,公司会努力成为出险企业尽快恢复的一个样板。” 据澎湃新闻报道,多位碧桂园内部人士证实,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所在的杨氏家族已向碧桂园提供了3亿美元的无息借款。在这笔借款之前,碧桂园控股股东及其家属已通过借款、增持股票、购买债券、以股代息等方式合计支持公司折合约386亿港元且从未减持股票,其中向公司累计提供折合约66亿港元的无息无抵押借款。

据澎湃新闻消息,碧桂园还有17只境外债:其中15只美元债,合计存续金额约99.1269亿美元;2只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流通的普通可转债,存续金额约69亿港元。2024年1月,媒体披露,碧桂园要打折出售其澳洲项目,其澳大利亚子公司Risland Australia拟以2.4亿澳元(约合11.38亿元人民币)出售剩余所持悉尼地块;但2017年购入价格约为4亿澳元。1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碧桂园在广州产权交易所挂牌了一系列资产转让项目,包含写字楼、办公楼、酒店、公寓楼等多种物业,合计拟转让价格38.18亿元;其中拟转让价格最贵的项目是广州增城区凤凰城酒店,为12.6亿元。增城区凤凰城酒店是广州东部最大的五星级山水主题式酒店,总建筑面积97912.69平方米,其中凤凰城酒店83099.32平方米,凤凰城酒店十三区2145.55平方米,凤凰城酒店员工宿舍12667.82平方米。增城凤凰城是碧桂园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项目,也是创始人杨国强亲自拍板拿地开发的项目。英国媒体报道,碧桂园正在出售其位于伦敦的项目Ailsa Wharf。据金融界报道,碧桂园于今年有两只到期债券:于2024年1月27日到期的9.65亿美元债,于4月8日到期的5.37亿美元债。

由于碧桂园采取高杠杆、高周转的经营模式,而且其主要战略布局三四线城市,在房地产行业下行的情况下,其公司毛利率持续大幅走低。2020—2022年,碧桂园的销售毛利率从21.8%直线下降至7.64%,至2023年半年报中的毛利率更是剧降到﹣10.72%。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去存货导致量价齐跌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快速销售回流资金,碧桂园对销售价格向下调整,而价格下降还造成了现有待售商品房的减值。中指研究院发布了《2024年1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在销售额方面,碧桂园的销售额仅为76.2亿元,排名下滑至第10位;而在销售面积方面,碧桂园排名第3位。同样是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榜单显示,2022年1月,碧桂园的销售额为494.5亿元,行业排名第1位;2023年1月,碧桂园销售额为270亿元,排第3名,被保利发展和万科赶超,可见碧桂园的业绩已大幅度下滑。今年1月,房企前10强的合计销售额接近1200亿元,相比去年1月下滑了33%;房企前100强的销售额同比下滑33.3%,相比去年12月单月销售额减少47.7%。但碧桂园的业绩,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72%。当下,碧桂园已然陷入债务和经营的双重危机中。

眼下已到“砸锅卖铁”的地步,碧桂园何日才能走出困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