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业皇冠的粉碎机,中国一企业直接玩残全球市场
这事还得从中国练了一炉笔尖钢说起。很久之前,很多公知在网络上经常撰写小作文,整日不是说中国这个造不出来,就是那个造不出来。
最经典的当属这个圆珠笔上的笔尖和上面的小钢珠。说中国就算能造出原子弹、洲际导弹、航天飞机又能怎样?连一个小小的笔尖头都造不出来,竟然要全部依赖进口,知道不知道,精密加工才是工业结晶。
反正整篇文章的意思是,当今中国不如西方诸国远甚,还有什么高铁、螺母、轴承等等全部需要进口。
这种小作文看了之后,总让人觉得中国的各种伟大成就全是粉饰,连笔尖都造不了,还算什么制造强国?你想驳斥还找不到证据,人家确实也没说假话呀。
小作文有理有据,没一个字是假的,你是真造不出来。尤其这个笔尖上的钢球是大家最常见的东西,传播度尤其广泛。而且笔尖钢的技术参数看起来也确实吓人,光工序就需要20多道加工要求。
小钢球表面粗糙要求为零4个微米,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有0.3到0.4mm。镶嵌钢珠的笔尖钢中有5条引导墨水的水槽,加工精度要达1/1, 000毫米。
笔尖镶嵌的钢珠的碗口厚度不到零1mm,任何一道工序出现一丝问题都会影响书写的流畅度。如果精度达不到,钢珠和笔头的间隙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太小墨水无法从缝隙中流出,太大则会漏墨。
总之,这么个小玩意对加工精度的要求异常苛刻,并且国产钢是想尽办法提纯,而笔尖钢是想尽办法在其中添加杂质,让钢材较软的非常容易切削,还得要求硬的不能开裂。这种特殊的钢材中国确实造不出来。
因此小作文逮着猛写,你造了航母又如何?精密工业上的皇冠,中国人永远都戴不到头上。
这种小作文传播的范围估计实在是太广了,以至于在2016年初一场关于钢铁产能的会议上,总理在会议上都用圆珠笔的特种钢材举了个小例子。
于是各大媒体的头条开始铺天盖地的到处宣传,说中国连圆珠笔尖都造不了,还把各种不能造的东西列举了出来,让人读了之后不免有一种中国以毫无出头之日的感觉。
本来这次会议上就是随口举的例子,会议主旨是关于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媒体倒是逮住圆珠笔尖造不了可进宣传。
这一下搞得全国上下都知道了,这个笔尖刚已上升到了民族荣誉、国人自强的程度了,要是再造不出来,将会严重打击国民的自信心,不是政治任务也变成了政治任务。
然而就在几个月后,笔尖钢就被研发了出来。2017年1月,山西泰钢成功研发出了这种笔尖特种钢材。
央视还隆重的出了纪录片大范围宣传,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中国终于打破了比肩刚被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泰刚还特地设置了展台向外商大奖特奖,一时间把这玩意的地位抬得如同芯片一样高。
先等等,不是说这玩意高精尖吗?不是全世界只有日本和瑞士能造吗?你这几个月嗖嗖嗖的就研发出来了,这不是打国内某些工资的脸吗?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圆珠笔的笔尖确实难造,所需的钢材的配方也是机密,是有技术门槛的,一般人确实练不出来,并且国内也没有这种练钢的技术。但是我们不造不是因为造不出来,而是实在没什么利润。
一个笔尖才多重?大概也就10mg左右吧。据央视纪录片的材料说,每年中国造出的圆珠笔为380亿支,一年也就使用1000吨的笔尖钢。
听起来确实也不少,但是你要要知道,我国年钢产量接近10亿吨,人家都是每次提货以万吨为单位,你这小小的1000吨还是一年的量还这么多,是谁给你专门造这个玩意?但是这成为了政治任务后,硬着头皮也得搞。
钛钢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费,终于摸清了笔尖钢的技术。
研发费用小编没有查到具体多少,但是从纪录片的介绍中说,研制如何艰难,光费钢都练出了好几炉,想来肯定不会是个小数。国内某些工资又开始宣传你研发出来又如何?成本那么高,放进仓库等着吃灰吧。
为此,钛钢还特地改了一条生产线,设备和生产线都是按照笔尖钢的炼制流程进行调整的,这样才能以大规模的量产降低生产成本。
这一条生产线的成本多贵就不说了,关键是这钢厂的生产线一启动就不能停止钢炉更不能随便熄火,熄火一次光点火耗费的燃料钱都是天文数字,生产线还不能随便更改,要不然损失就会更大。
钛钢最小的炉子是60吨,启动后就这么60吨,60吨的出,哪怕一个星期出一炉,一年的量都能让全世界用好几年,全国每年也就1000吨的需求。
钛钢有两个选择,一是停止生产,反正也完成了任务,变一批扔仓库吃灰。
二、是扩大销量,尽量弥补损失,正常人都会选择。第二种,瑞士和日本的比肩钢售价为12万1吨,基本垄断了全球,泰钢为了抢市场,咔嚓一下把价格达到5到6万1吨。
不是泰钢傻,而是日本和瑞士默默无闻的在比肩钢市场耕耘了几十年。
国外的厂商猛一下肯定不愿意接受一个新产品入局,不降一个大跌眼镜的价格,没人愿意使用钛钢的产品,这样的话炉子不用熄火,生产线也可以继续运转,这个价格虽然不挣什么钱,起码不会亏钱,并且还完成了政治任务。
不过钛钢这一降不要紧,瑞士和日本两家生产比肩钢的企业被逼的快破产了。本来就是一个小众市场,全世界几家小公司的产量足以够全世界使用,并且还有技术壁垒,一般小企业确实很难进来。
人家这小钱挣的虽然不多倒也是美滋滋,但是对于大企业来说并不是什么多么高端的屏障,只要投入人力物力,不计成本的研发用不了多长时间。
而瑞士和日本两家生产公司真是人在家中做货从天上来,人家更没有,仗着自己比肩刚的技术卡中国圆珠笔的脖子,结果愣是让中国这个巨无霸冲到自己家,把自己的锅给砸了。
你一下生产这么多,价格还这么低,这完全是在清销,扰乱全球市场!于是一指塑状,将泰刚告上了WTO。泰刚也很委屈,自己用的已是公司最小的生产线了,依然造成全球产能过剩,还成了被告。
这悲惨的遭遇被曝光后,很多日本企业做出了对策。和中国公司合作的时候,那是千叮万嘱,不要宣传我们公司,不要夸我们的公益,否则我司拒绝与你合作。
比肩刚的风波过去没多久,高铁螺母的梗又卷土重来。同比肩刚的套路一样,卧龙凤雏又是一篇洋洋洒洒的小作文,说中国高铁的螺母被人家卡了脖子,中国无法制造,只能从日本哈德洛克公司进口。
这次是真的有点侮辱人了,他们但凡查下资料就明白,全球高铁的螺母市场总额也就1亿多人民币,人家起早贪黑的干就为了挣点辛苦钱。
这个哈德洛克公司虽然名头响当当,但是全公司上下总共就100人不到,挣的钱就只能养这么些人。中国确实造不出来,不代表没能力研发呀,这等同于为了吃口肉,我得用东风导弹杀猪,实在是有点得不偿失。
这些小作文要是让哈德洛克的老板看见了,估计得提着重礼感谢这些小作文的作者上门跪谢的说,只要你疯比我们什么都愿意干。
如今的芯片也是被大叔特殊写了近三年吧,套路还是原来的套路,就换了个名称而已。美国用尽手段遏制中国发展,也就找到了这个芯片而已,其他领域他们是想卡都卡不住。
不过现在网友可没那么好忽悠了。就连最悲观的网友都说,中国要想研发光客机和芯片,10年之内肯定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又出了什么打火机的垫片,中国全部依赖进口,真不知道这些人是爱国呢,还是跪的太久起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