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蹊跷,俄军伊尔76运输机坠落,里面居然是乌克兰战俘?
俄罗斯空天军的霉运还在继续着,当地时间1月24日下午,俄军一架伊尔76运输机在别尔哥罗德地区坠落,俄方通报,坠机共造成73人死亡,包括6名机组人员,3名其他人员,而大头则是65名准备运到边境线上交换的乌克兰战俘。
事情发生之后,双方各执一词,俄罗斯方面有消息称,运输机是被乌克兰方面的防空火力所击落的,当然俄罗斯国防部的说法还是很谨慎的,只说飞机坠毁,另外一架飞机返航,后续情况要进一步调查。
而乌克兰方面则一开始就忙不迭认领,说是乌克兰空军击落了这架飞机,但随后俄罗斯公布说飞机里有65名乌克兰战俘后,乌克兰就改口了,说不清楚这飞机到底是怎么坠落的,同时否认俄罗斯方面说飞机里有战俘这种说法,而是宣称这飞机里面运输的是往前线补充的防空导弹。
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咱觉得,这飞机真有可能是被防空导弹击落的,毕竟从视频画面里来看,在伊尔-76运输机坠落之前,视频画面里出现过天上的烟迹,只有防空导弹的战斗部才会出现这种烟雾,同时乌克兰方面一开始忙不迭认领此事,加上俄罗斯紧急命令另外一架同样前往别尔哥罗德的伊尔-76返航,都证明了此事确有蹊跷,被防空导弹击落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当然,如果有另外的可能性,比如因为气象原因或者机械故障坠落什么的,那情况也不奇怪,总之一切以俄罗斯国防部的通报为准。
而如果确认这飞机是被导弹击落的呢?咱们只能说乌克兰方面,这个脑子已经不太清楚了,毕竟,这种运输战俘的飞机,必然在飞行前是要通报飞行计划的,几点几分落地机场,几点几分在哪移交战俘,双方都是商定好的,在交战状态下,运输战俘的交通工具,清理尸体的交通工具,运输军使的交通工具等不受攻击,可以在战场上自由穿行,应该是战争法规定好的内容,如果有这样一个航次的话,俄罗斯肯定是会提前向乌克兰方面进行通报的。
但是,就算进行了这种通报,乌克兰军队也依然照打不误,那只能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乌克兰军队为了获取一个战果,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了,就算是俄方通报的,运输己方战俘的飞机,乌克兰空军都敢打,只能说明乌克兰军队完全视战争法和交战规则于无物,脑子已经不清楚了。
第二个问题,乌克兰军队的信息传递出现重大失误,毕竟这种信息,肯定是俄国防部通报给乌国防部,乌国防部再往下一层层通报给现地部队,结果现地部队根本没有收到这个通报,直接开火了,那唯一的解释就是乌克兰方面的信息传递出问题了,考虑到现在乌克兰军内斗争斗的一塌糊涂,信息传递出问题是有可能的。
当然无论是哪种可能性,我们只能说,这事情整的挺抽象的,俄罗斯也挺抽象,你说你运个战俘你搞什么运输机运,弄个火车车皮拉过去不就完了吗?现在好了,折了一架宝贵的伊尔76,你说怎么办吧。
另据网络知名大V分析,当天早些时候,别尔哥罗德州一度拉响防空警报。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格拉德科夫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科罗昌斯基区发生事故,紧接着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当地社交媒体称,一架伊尔-76运输机坠毁。有媒体报道伊尔76机上人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65个战俘,3名俄军,6名机组人员,一共74个人,现场视频画面显示高空中有一团黑烟,表明飞机坠毁前空中发生了爆炸,而俄乌双方媒体则对伊尔76是否运送战俘说法各一,俄罗斯媒体称除了坠毁的伊尔76上65名战俘外,还有另外一架伊尔76装在80多名战俘及时返航,未遭难,而乌克兰媒体先是由《乌克兰真理报》承认是乌克兰武装部队击落了俄罗斯伊尔-76飞机,但是随后删除了内容。后来官方说法是,击落伊尔76装载了S300防空系统。
1月24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称,乌克兰知道飞来的是谁。这架运送65名乌军战俘的伊尔-76运输机是被爱国者或者德国防空导弹击中的,这又成了谜团了,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就是乌克兰要灭口?
卡尔塔波洛夫还透露,与坠毁的运输机一起飞行的还有另外一架载有80名乌克兰俘虏的伊尔-76运输机,在事故发生后该架运输机已飞往别处。
先不说到底俄军这飞机上到底装了啥,搭载了多少人,也不说到底是不是乌克兰的防空导弹打下来的,伊尔76这种稍显落后的设计,本来就不是用来装人的,所以看其货舱内就显得很落后,座椅也是很普通的折叠座椅,我军运20的货舱布置特别是搭载人员时,一看就是借鉴了美军C-17的货舱布置方案,整体内部显得明亮整洁。在内部搞双层座椅的时候,也比伊尔76那样更加科学。
标准情况下,伊尔76可以运载大约126名伞兵或者145名士兵。
当改装成双层舱板后,伊尔76的单层货舱配置可以运载145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者125名伞兵。
另外,也有资料显示伊尔76通常可以运载126名伞兵或145名士兵。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可能会因为具体的飞机型号、维护状况、货物装载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而且,伊尔76的设计初衷并不是专门为了人员运输,因此其货仓的高度和宽度可能并不完全适合军事人员的舒适乘坐。
至此,网民更愿意相信俄媒说法,乌克兰人很恐怖,狠起来连自己战俘都杀,我们让消息飞一会,或许明天就有不同的舆论攻势了。
本文由公众号「利刃号」(ID:lirenjunshi)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