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最后1%产卵地,中华鲟彻底不生了
转载自《国家地理中文网》,1 月 11 日发布于江苏。
一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在北京水族馆游泳。这只淡水巨鳄可重达半吨,最长可达 5 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
中华鲟距离灭绝可能只差一步。
研究表明,人工培育后放流的中华鲟已经放弃了最后 1% 的产卵地,自然繁殖连续多年中断。
一、中华鲟不生了
2023 年 10 月,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2年)》显示,长江流域重点物种保护情况不容乐观。
据推算葛洲坝下中华鲟亲鱼仅 13 尾,所谓“亲鱼”是指性成熟,可参与繁殖的“成年鱼”。也就是说,放逐野外的中华鲟不再生育下一代了。
作为长江生态系统的代表物种——顶级捕食者鲟鱼中的一员,中华鲟已多年被 IUCN 濒危物种红色物种名录列为“极危”。
为了促成繁殖,1981 年至今人工放流了超 800 万尾中华鲟进入长江,但尴尬的是,从 2017 年至 2021 年,中华鲟自然繁殖已连续中断 5 年。
2021 年起,长江、汉江干流武汉段全面实施禁捕工作,部分区域禁渔长达十年。三年过去,中华鲟种群依然有减无增。
科学家担心,中华鲟恐怕会重蹈“长江鲟”的覆辙。2022 年 7 月,由于未能发现除增殖放流种群外的长江鲟,长江鲟被 IUCN 评为“野外灭绝”。
2023年3月,湖北宜昌,中华鲟放归长江。
二、洄游产卵
中华鲟无法自然繁殖,还要从洄游本能说起。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鲟形目鲟科鲟属的鱼类动物,作为 17 种鲟鱼之一,中华鲟身体披覆大块硬骨板,拥有向上歪斜的尾,体内不具有任何硬骨,而是和鲨鱼一样的软骨。
中华鲟最高寿命长达 40 年,历史最高记录可达 4.5 米,重 400 公斤。它们与恐龙一个时期,已经在长江中生活了大约 1.4 亿年。
之所以能够躲过地球上数次生物大灭绝,坚挺至今,和中华鲟的生存方式——海河洄游有关。
据科学家推测,它们将幼体滞留在捕食者稀少的淡水,而成体则在海洋和河口环境中生存,以求最大概率让后代存活。自然演化的结果刻在了中华鲟的基因中。
每年夏初,成年的中华鲟离开东海和黄海,溯长江而上。
它们会经过上海、南京、九江、武汉、宜昌、重庆、宜宾等地方,历过半年多完成 3000 多公里的行程,耗尽体力,回到金沙江,找到祖辈的产卵场,产卵后再返回海洋。
在这往返长达一年多的旅程中,中华鲟完全不进食,这样的生存方式已经持续数千万年。
中华鲟洄游路线
中华鲟依靠这样苛刻的方式进行自然繁殖,唯有如此中华鲟才能保证种群独特的基因,这是人工繁殖无法取代的。
但如果任何一环出现问题,洄游产卵的计划都会落空。
三、想生,但没地生
不是中华鲟不想自然繁殖,只是条件不允许。
IUCN 鲟鱼专家组中国唯一成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所研究员危起伟介绍,中华鲟对“产房”要求很⾼。流场、河床质布局、水温等条件对⾃然繁殖及胚胎发育成活极为重要。
“葛洲坝上游曾有 600 多公里、20 多处的中华鲟产卵场。”他说,“自 1988 年竣工的葛洲坝水利设施的修建后,中华鲟无法上溯。”
它们不得不屈居于坝下约 4 公里长、不到 1 平方公里的区域产卵,产卵场地面积仅为原来的 1% 左右。
此外,长江的水文、水温节律也因此发生了改变。危起伟介绍,中华鲟通常在每年 10 月底至 11 月、水温 20℃ 以下产卵。但如今,秋季江水降到 20℃ 及以下的时间推迟数十天。
“像小麦、水稻一样,中华鲟的产卵是受光周期控制的。但现在到了产卵的时间,水温却达不到标准,导致的后果就是中华鲟的性腺退化。”危起伟介绍,性腺决定了繁殖能力。
中华鲟鱼卵
原本中华鲟有多个选择,如今只剩下单选,再加上偷猎、污染等问题,导致连仅剩 1% 面积的产卵场也岌岌可危。
从最新的公报来看,中华鲟似乎放弃了最后 1% 的产卵场。公报评估,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值总体仍处于低位。长江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等级为“较差”。
四、禁渔能阻止灭绝吗?
随着“十年禁渔”,其他水生生物资源总体呈恢复态势,但中华鲟却依然无法自然繁殖。
《公报》显示,2022 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土著鱼类 193 种,比 2020 年增加 25 种。
危起伟表示,恢复中华鲟仅靠“十年禁渔”是远远不够的。“针对类似中华鲟一样的河海洄游鱼类,它的栖息地修复,产卵场、育幼场等各个环节的保护都不可或缺。”
2022 年,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发表在《创新》(The Innovation)上的研究也认为,“禁渔”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长江鱼类资源极度衰退的现状。
文中提到,“当前迫切需要修复鱼类产卵场之间的洄游通道,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中华鲟放归
濒危的中华鲟只是长江问题的一个缩影,人工繁殖永远无法取代自然繁殖,演化上亿年的物种为何偏偏在我们这一代灭绝?
中华鲟如果灭绝,不是鱼殇,而是河海之殇。
网友1:环境不适合,连中华鲟都不想着生了。
网友2:去密西西比河生。
大家怎么看?